第三十二章 血衣腰牌 (第2/3页)
节,只言明了在山丹马场发生之事,自己和寿春王遭遇顽阻,且遭到刺杀,情势危急,请曾刺史速速调兵前来协助勘验,稳定局势。
言辞十分简练,却将此间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表述得清清楚楚,一目了然。
写罢,她将墨迹吹干,又细细看了一遍,随后将信折好。
又从怀中取出那枚临行前狄仁杰赠与的铜符,将其和信笺一并递给李宪。
“选派可靠之人,持此铜符和信笺趁夜色火速赶往肃州,面呈曾泰大人,他一见铜符必知轻重缓急。”楚潇潇郑重说道。
狄公的信物,远比任何言语更能取信于曾泰。
李宪伸手接过,重重点了点头,“放心,小七自幼便养在王府,跟随本王多年,忠心不二,身手利落,必不会被人发现…”
随后他来到门口,低声唤来护在外面的小七,“你即刻动身,骑我的千里驹,以最快的速度赶到肃州,将此信和此符当面交予刺史曾泰。”
说着,目光扫过院中那些巡视的金吾卫,确定没人注意到这里,方才将手中的信笺与铜符交给他,并再次嘱咐道:
“沿途若有阻拦,格杀勿论,务必在三日内将东西送到。”
“是,王爷您放心!”小七神色凛然,毫不迟疑,接过信笺后贴身藏好,抱拳领命,身影迅速消失在夜色中。
求援的问题解决了,两人这才稍稍缓了口气,心中稍定,但屋内本就压抑的气氛并未减轻。
危机尚未完全解除,潜在的威胁很可能就在两人身边。
楚潇潇和李宪毫无睡意,二人相对而坐,将此案发生以来的所有线索再一次详细梳理。
从洛阳“咒骨”案发生后,尸骸上的突厥密文及骸骨中蕴藏的“龟兹断肠草”的毒,再到因“凉州马场,三十俊驹”一言,赶赴西北,还有当下的山丹疑云。
一桩桩,一件件,都在二人脑海中闪过,试图从纷乱的线索中理出一个头绪…
“这…所有的线索都断在了这里,毫无头绪啊…”李宪沉吟片刻,凑近说道。
楚潇潇指节在桌子上不停地敲打着,忽地抬头看着李宪,嘴角浮起一抹笑容,“王爷,我们现在不是又有新的线索了吗?”
“你是说…”李宪恍然,指了指窗外。
楚潇潇没有回应,只是嘴角的弧度更加上扬。
一切尽在不言中。
经过这几日的交谈,两人对彼此认知似乎加深了一层。
这二人在诡谲云涌,纷乱繁杂的危机中,渐渐萌生了一种奇妙的默契。
这一夜,客舍中的烛火始终未熄。
第二天一大早,天光放亮,薄雾笼罩着整个马场。
楚潇潇推开房门,独属于西北清晨的冷气扑面而来,让她浑身舒畅。
客舍的庭院中已被清理完毕,但地上的血迹和刀尖劈砍的痕迹仍旧让她感觉心悸。
“王爷,我们也该去看看昨夜那些不请自来的‘客人’了…”她回头看着趴在桌子上小憩的李宪说道。
李宪坐起身,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,走到门口大大地伸了个懒腰,看到院门外正在视察金吾卫的魏铭臻,他高声呼喊道:“魏将军…”
听到寿春王的声音,魏铭臻立刻跑了过来,躬身行礼,“王爷,楚大人,昨夜受惊了,末将已重新布置防务,绝不会再让宵小有可乘之机。”
楚潇潇微微颔首,表情依旧冷清,“有劳魏将军费心…那些杀手的尸体现在何处?”
“暂时放置在西边空着的马料房内,末将已加派人手看管。”魏铭臻恭敬地答道。
“带我去看看,或许能从他们身上找到些什么线索…”楚潇潇的语气十分平淡,听不出任何情绪的波动,“还请魏将军安排一下,验尸期间,任何人不得靠近。”
魏铭臻眸光微闪,停顿了一瞬,随即拱手,“是,末将这就去安排。”
只消片刻功夫,金吾卫便将在厢房外五十步的地方做好了警戒。
楚潇潇给李宪递了个表情,随后二人在魏铭臻的带领下,来到了马料房。
房中阴冷潮湿,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