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第一卷 胡地西风卷苍狼 第二章 黄粱梦里付兴亡(二)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:
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
    第一卷 胡地西风卷苍狼 第二章 黄粱梦里付兴亡(二) (第2/3页)

退了。

    灯火昏黄的房间之内,再次只剩下柴宗训和小符氏二人。

    这次柴宗训总算找到机会,问出了自己一直想问的问题:

    “母后,赵匡胤那边怎么样,他……可已经领军回来了吗?”

    柴宗训之所以昏迷,正是因为听到赵匡胤于陈桥驿兵变,黄袍加身,宫里的小太监为了争夺“从龙之功”,才给他暗中下了毒药。

    他昏迷时,赵匡胤自立为帝的消息才刚刚传回边梁,柴宗训还不知道自己昏迷了多久,当然也就不知道现在的情况。

    只是身为一个帝王,即使他年龄低幼也很清楚,天无二日,地无二主,赵匡胤拥兵自立,一旦他率领大军回朝,他和自己二人之间,就必定会有一个人跌落王座。

    从如今的情况来看,应该是他被废帝的可能性更大。

    赵匡胤在领兵北上之前,曾因“兵少将寡”而托辞不能出战,当时宰相范质、王溥等人都被契丹联合北汉大军南下的消息给吓破了胆,不得不任命赵匡胤为天下兵马大元帅,许他调动天下所有兵马的大权。

    正是因为有了这个身份,赵匡胤才能在陈桥驿成功兵变,胁迫十万禁军随他一起拥兵自立。

    禁军,可以说是整个后周建立的基础。

    自唐末朱温起兵反叛以来,整个中原就进入了一个军阀割据的战乱时代。在这段时期,各大军阀之间相互征伐,军阀内部亦是纷乱不休,三五年间就会有一个势力崛起,三五年间又会有一个势力覆灭,朝代更替朝闻夕改,各种各样割据势力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冒了出来。

    而这一切的基础,无疑都来自于两个字——兵权。

    据统计五代十国期间,一共涌现出后梁、后唐、后晋、后汉、后周等五个大的朝代,其间还先后出现过前蜀、后蜀、南唐、吴越、闽、楚、南汉、南平、北汉等十余个国家。

    这些国家有的传承数十年,有的可能只有一任皇帝便宣告灭亡。

    而取代他们的,有时并非是敌对的势力,而是这些国家内部的将领。

    比如周太祖郭威,他便是后汉的出色将领,正是在他的协助下,后汉高祖刘知远建立了国家,刘知远死后,郭威又官至枢密使,成为朝廷内部统领兵权的第一人。

    正是因为忌惮于郭威的权势和名望,后汉隐帝刘承祐才在他领兵出征之时,杀了他全家,顺带连周世宗柴荣的原配妻子刘氏也给一并杀掉了。

    于是这才有了后来郭威反汉自立,建立后周的历史。

    所以说在五代十国时期,兵权成为了各国君主最为忌惮的话题,无论是敌人还是自己人,拥有多少兵力,才是各个国家能够建立和延续的关键。

    正因为对兵权的重视,所以五代十国时期几乎所有国家都采取了“强干弱枝”的军事政策,就是将最精锐、最能打的士兵收拢到中央,用以拱卫国都,而守边的将士,则采用战斗力低下的乡兵、甚至是民兵。

    周世宗柴荣虽然英明神武,但他也对兵权十分重视,所以后周的军队,同样采用了和其他国家相似的“强干弱枝”的政策,全国所有最精锐的兵力,几乎都被聚集到了禁军之中,守卫汴梁的二十万禁军,便是后周最能打的军队,其他军队和它相比,简直不堪一击。

    赵匡胤时任殿前督检点,也就是禁军的统领,又被临时加封天下兵马大元帅,将全国兵权收归于一身,可以说,宰相范质与王溥等人的愚蠢,将他推了一把,让他彻底获得了对皇帝和对朝廷的压倒性优势。

    他手中掌握着禁军,京中又有结社兄弟石守信等人同样控制着兵权,可以说柴宗训母子此时此刻,几乎已经是砧板上的鱼肉,到了任人宰割的地步了。

    这也是柴宗训为什么一醒过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