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三章 大结局(人杳杳,思依依) (第2/3页)
呆滞,仰首对天凄惨的笑了起来,笑声中流露着从未有过的凄凉与悲痛。她娇弱颤抖的身子缓缓转身过去,沉重的迈起步子...口中喃喃念叨,“容颜未老恩先断,我错了吗?我错了吗?爱一个人有错吗?哈哈...连死都不让我相陪,皇上,你的心,真的好毒啊!好毒...”她慢慢离去的背影落寞得引来我一阵心酸。
一声沉闷之音,庄子再度吐出一口鲜血,我冲上前将他扶起来,很想在和他说话,却一句也吐不出。
“柳儿,走吧!带着对流云的爱,带着我的祝福,走吧!”他艰难的吐出话,并伸手推开我,“我会含着这口气,直到任何人,都找不到你...”
我将带血的玉龙雕玉紧紧拽在手心,什么幸福,什么怨恨,什么彼此之间的那些恩怨,都如同烟般在慢慢消散,剩下的,是平凡的一颗心。
他眼中的红血丝泛上整个眼眶,那不是憎恨的眼神,而是担心期盼的眼神,彼时,我的心境如水般平静,望着他很久很久,我想记住他,我不晓得这次分别后,是否还有机会再见,其实,我心里很清楚,将会是永别。
他很难受,身上不知有多少令他疼痛难忍的伤口,可在我面前,却始终装作坚强,为何,我不能答应他呢?为何,不能照着他的话去做呢?带着对流云的爱,还有他的祝福,好好活下去呢?
最后一次,也是第一次主动拥抱他,俯在他耳畔,我伴随着抽泣声对他道:“我答应你,我会好好活下去,好好活下去,我答应你...我一定会...”
他放松了一口气,了然一笑,仿佛这刻,一切都尘埃落定,“你答应我的,就一定会遵守,柳儿,如果有来生,我还是会选择认识你...走吧...快走吧...”
我缓缓松开他,站起身慢慢往后退去,双眼朦胧中,他依旧对我笑着,那笑意,甚是满足。转身那刻,我瞧见从他眼角流下的泪,和那抹笑靥一样,在他脸颊上画出一道令我终生难忘的风景。
迈起步子,我努力向前跑,往城门的方向跑,我不敢停下,因为我一旦停下,就无法再继续前行。
心痛杂夹着苦涩,我知道,我们拥有的,已经是一生一世的情谊。
欲语心情梦已阑,镜中依旧见春山。
方悔从前真草草,等闲看。
环佩只应归月下,钿釵何意寄人间。
多少滴残红蜡泪,几时干?
骑马奔出嘉裕城时,我回望了这座城池一眼,仅能瞧见的,是庄子那张脸庞。
带着那份悲痛,我回到了桃源村,冲进屋里那刻,放声痛哭。
问苍天,为什么我身边的人总是会一个个离去,为什么到头来,还是剩下我一个人。
那夜,我从天明哭到天晚,再从天晚哭到天明,直到精疲力尽。
其实我,早就精疲力尽。
当我不再哭的时候,我才发觉,原来自己眼中早已没了泪水。
到头来,还是空一场。
我问自己,到底我身边,还剩下什么?
什么都没了,都没了...
乾封十年七月初七,氒和帝庄景驾崩。
同日,皇后吴雪自缢。
我听到这个消息时,内心除了平静,没有其他情绪。
眼前闪过的,是曾经的那一幕一幕。
漫步走到那颗树下,蹲下身拂过那片庄子曾经趟过的地,十年前那个漫天飞雪的冬季,就是在这里,我救了他。从他醒过来的那日起,他的心里,有了我。而我,直到今日,也只是将他当作朋友。
我冒着生命的危险,去给他采摘蜜陀罗,一晃,弹指间的日子竟流逝得这般快。十年啊!人生能有几个十年!
我深爱着流云,吴雪深爱着庄子,但是她,没有用最好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他的爱,而是走上了一条错误的路。她恨我入骨,我能理解。她三番五次的要杀了我,我也能理解。但我不能理解的是,就因为得不到庄子的爱,所以就必须改变自己善良的心?因为她,和语兰一样,和思玉一样,纵然思玉最后还原了本来的那颗心,我依旧不能理解。
庄子给她的惩罚无疑是最致命的,就连死,也不愿和她一起。这好比,将她凌迟处死。
或许,对一个活着痛苦的女人来说,死是一种解脱。
这和我当初失去流云的时候,有什么区别。
十二年前,我十五岁,带着仇恨进宫。那时,在我的脑中除了五年前中秋血腥的一晚,再无其他。
十一年前,我和流云相爱。那时,我们之间没有阴谋,没有利用,也没有伤害。拥有的,是对彼此单纯的爱恋。
九年前,我失去了皓轩。这是继我全家灭门后的另一次痛苦,也让我第一次体会到生命中,还有人如此爱我。
八年前,失去了希云和语兰。这是我生命中唯一的两个姐妹,我至亲之人,最终,也没能相互扶持走下来。
七年前,我怀着流云的孩子成为了庄子的柳妃。可是,孩子终究没能活下来,我也一度迷失了自己。
三年前,我回到流云身边。迫害,失忆,失明,在恢复记忆,恢复视明,一切,好似一场梦。
一年前,我失去了流云。那一刻,我的天,完全暗了,我活不下来,真的活不下来。那种撕心裂肺每时每刻都折磨着我,我依靠着仇恨才能够往下走...
如今,又失去了庄子。痛心的内疚,我们的相识好似一场错误。无比的怀念,是唯一我还能为他做的。
欲哭却无泪,算算,我身边再也没有什么人可以失去了。只因我身边,已经没有人了。
能记住的,只是那些从我生命中走过的亲人,友人和爱人。
还有那些,永不忘怀的过去,幸福过,甜蜜过,怨恨过,痛苦过...
回首,我只能笑笑,还要好好活下去,忘记不开心的,重新开始!
景弘元年九月,氒国因和帝驾崩无子嗣旁亲继位,出现一国无君的凄惨景象,并造成朝廷动乱。凡有能力的大臣皆都蠢蠢欲动,对皇位虎视眈眈,想取而代之。
景弘元年十一月,旻宣帝拜张子骞为镇南大将军亲率五十万大军,一路向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