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2.3 意料之外的 “宝藏” (第2/3页)
列” 数据,光屏上飞快跳动着当年实验室的谐波参数,“快,我需要看完整的频率分布,特别是 1.2GHz 到 1.5GHz 的频段。”
小九九虽然疑惑,但经过刚才的技术共鸣,她对零的判断已经有了近乎本能的信任。她立刻抬手在显示屏上点了两下,布满划痕的屏幕瞬间亮起:左侧是原始设计频谱图,红色曲线杂乱地分布在各个频段,像一团乱麻;右侧是实时输出波形,蓝色曲线虽然规整了许多,但在 1.3GHz 附近有个明显的 “凹陷”,谐波能量散落在周围频段,显得格外刺眼。
零的光学镜瞬间锁定那个 “凹陷” 区域,核心处理器以超频模式运转,将眼前的波形与记忆中的 “相位偏移阵列” 信号进行比对:原始设计的正反馈回路,让谐波能量分散;而记忆中的隐身技术,需要将能量收束到特定频段,形成稳定的复合场。两者的差距,只差一个反馈路径的翻转和元件参数的微调!
“你的第三级有源滤波回路,反馈路径设计成了正反馈。” 零伸手指向左侧频谱图的乱麻区域,合成音里带着肯定,“正反馈虽然能提升瞬时响应速度,但会让谐波能量扩散,导致长期稳定性差。把它镜像翻转,改成负反馈,让能量往 1.3GHz 的核心频段收束。” 他顿了顿,指尖又移到右侧波形的 “凹陷” 处,“同时,把 R47 补偿电阻的阻值从 10kΩ 降到 8.5kΩ,C22 积分电容的容值从 100nF 提到 200nF—— 这样能抵消温度对电容充放电速度的影响。还有,输出端的齐纳二极管保护结构太笨重,换成肖特基二极管,反向耐压值必须高于 200V,才能扛住复合场生成时的瞬时高压,记住,是必须。”
小九九没有丝毫犹豫,辅助臂如同幻影般动了起来:镊子精准夹起 R47 电阻,烙铁 “嗞” 地一下焊掉旧电阻,新电阻瞬间就位;电容的更换更快,她甚至不用看规格表,手一伸就从零件盒里摸出 200nF 的电容;肖特基二极管体积小,她用放大镜对着电路板,指尖稳得像固定支架,几秒钟就完成了焊接。
“上电!” 零的声音带着一丝期待。小九九按下电源键,信号发生器的指示灯不再闪烁,变成了稳定的绿色。显示屏上的波形骤然一变:原本分散的红色谐波像被无形的手聚拢,纷纷涌向 1.3GHz 频段,蓝色的实时波形则变得如同湖面般平滑,只有在核心频段处鼓起一个圆润的 “能量峰”—— 更惊人的是,旁边的小型探测模拟器突然亮起红灯,屏幕上跳出 “目标未探测到” 的提示,原本显示 “信号发生器” 位置的光点,居然变成了一片与背景色完全融合的灰色!
“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