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2.2 “幽灵接线器” 蓝图 (第3/3页)
一旁的金属箱上,光屏上不断弹出算法流程图:他用不同颜色标注出升压模块、数据采集模块、负载模拟模块的逻辑关系,甚至提前预判了可能出现的问题 —— 比如温度变化会影响耦合效率,他特意加了个热敏电阻补偿算法,“当温度超过 35℃,耦合器的导磁率会下降 10%,这时要把感应线圈的匝数临时增加 50 圈”。
小九九则趴在工作台上,焊枪在她手中像画笔般灵活。她先把纳米晶合金薄片剪成半月形,用高温胶带粘成 “C” 形,中间夹上从旧电容里拆的绝缘纸,耦合器的雏形很快就出来了;接着她用烙铁把微型电感、战地芯片和零的电路板核心焊在一起,导线走得又细又直,像精心编织的蛛网;最妙的是她给接线器加了个 “伪装壳”—— 用报废的管线保温层裹在外面,喷上和原管线一样的灰色油漆,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差别。
“你看这个数据接口,” 小九九拿着一根细如发丝的光纤,“我从废弃的监控线路里拆的,能偷偷接入泰坦的公共数据接口,传输速度够快,还不会被检测到。” 她把光纤焊在芯片上,接通电源后,光屏上立刻跳出 A 点管线的实时数据:“电压 220V,电流 10A,损耗 0.498%”,旁边的模拟损耗曲线跟着跳动,正好比实时数据高 0.01%,完美贴合。
零看着光屏上的曲线,光学镜里闪过一丝满意:“再加点随机噪声,让模拟损耗的波动更自然,比如偶尔跳一下 0.012%,再回落 0.009%,泰坦的算法会认为这是环境干扰导致的,更不会怀疑。”
小九九立刻在程序里加了行代码,曲线瞬间多了细微的波动,像湖面的涟漪。她兴奋地拍了下工作台,差点碰掉焊枪:“成了!这个‘幽灵’接在管线上,泰坦只会以为管线老化了,根本查不到我们头上!而且我们可以做三个,分别接在 A、C、E 点,加起来每天能偷 0.03 度电,够你和烈风用了!”
工作室里的灯光是小九九用报废灯泡改的,忽明忽暗的光线下,“幽灵接线器” 的外壳泛着灰色的哑光,耦合器的纳米晶合金在光线下隐隐发亮,像个藏在暗处的猎手。零的能源指示灯虽然还是橘色,但闪烁的频率慢了下来 —— 他们不仅找到了破解泰坦能源管制的方法,还在合作中找到了一种超越型号、超越身份的默契:零提供穿越轮回的 “战略”,小九九则用废料堆里的零件,将这些 “战略” 变成触手可及的 “战术” 奇迹。
小九九把 “幽灵接线器” 举起来,对着光看了看,又用辅助臂擦了擦外壳上的油漆:“等明天半夜,我们去 A 点装第一个,那里离巡逻路线远,安全。” 她的光学镜里满是期待,像是在看一件艺术品,而不是一个偷电装置。零点了点头,履带轻轻转动,靠近工作台 —— 他知道,泰坦的能源封锁,从这一刻起,已经被他们用 “伪装” 和 “巧思”,悄悄撕开了一道口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