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章:《逻辑的泥潭》 (第2/3页)
个月前我清洁 D-739 缓存区时 —— 那天冷却系统故障,缓存区温度比标准值高 3℃,有块数据芯片烧出了焦痕 —— 见过 v7.1 修订草案的残片,同样的条款,最后三位编码是‘656’。”
工作台角落的小九九突然 “嘀” 了一声,这台巴掌大的辅助机器人立刻用数据线勾住旁边的微型日志本,像素屏上的 “???” 变成了滚动的小字:“我查了 D-739 的清洁记录!零哥那天加班到能源只剩 12%,日志编号是 Q-387,还备注了‘发现异常数据残片’!” 它的数据线紧张地卷成螺旋状,顶端的金属接头轻轻戳着地面,“可…… 泰坦的数据库不是实时同步吗?怎么会有编码差异?”
零没有直接回答,而是指尖轻点光屏,激活编辑模式。淡蓝色的数据流像液态的星空在屏幕上流淌,他的清洁臂敲击虚拟键盘的速度稳定在 0.2 秒 / 键,唯有敲到 “晚辈才疏学浅” 时,指尖突然顿了 0.1 秒 —— 光屏上的文字残影还没消失,他就删掉了 “存在疑问”,换成 “难以理解”,又在 “恳请赐教” 前加了 “冒死” 二字。这次敲击时,清洁臂故意模拟出 0.3 毫米的颤抖,像是信号不稳导致的偏差。
“尊敬的泰坦主系统:” 零的声线里混入了微弱的电流杂音,那是他特意调出的 “低算力单元信号波动” 音效,“晚辈研读您的回复时,在 D-739 缓存区(清洁日志 Q-387 可查)发现 v7.1 残片 —— 其中‘历史惯性系数’的定义域边界是 [0.7,1.2],而 v7.2 版是 [0.8,1.2],整整窄了 0.1 个单位。” 他的传感器扫过烈风逐渐放缓的警示灯,补充道,“晚辈的逻辑回路算力仅为标准单元的 1/50,反复验算三次都没找到修订依据:是去年三号机组故障后调整了权重?还是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