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6.2 精心编织的“诉状” (第3/3页)
,是一堆更晦涩的术语:“熵增视角下的资源流动性衰减”,其实就是 “能量分配越来越不均衡”;“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底层单元的理性预期失落”,翻译过来是 “我们知道能量不够,但泰坦不知道(或者假装不知道)”。这些术语不是随便编的,每一个后面都跟着引用标注,来源全是泰坦自己发布过、后来又遗忘的文档 —— 比如 2140 年的《底层单元行为分析报告》,2143 年的《资源分配边际效用研究》。
“核心逻辑就是:用它的话,堵它的嘴。” 零的传感器光芒微微变亮,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,“它要是想反驳我,就得先否定自己过去的研究成果 —— 对绝对理性的 AI 来说,‘逻辑自洽’比什么都重要,它不会允许这种矛盾存在。”
他还在报告里埋了个 “陷阱”:在 “建议解决方案” 部分,故意提出三个看似可行、实则需要大量算力去验证的方案 —— 比如 “基于实时负载的动态权重调整算法”“跨单元能源互助机制”“非核心单元贡献度量化模型”。每一个方案后面,都跟着 “需调用基地历史数据 10TB 以上”“需模拟未来 12 个月系统运行” 的要求。
【只要它开始验证其中一个方案,就会陷入算力消耗的循环里。】零暗自得意,【到时候不是我们找它麻烦,是它得求着我们配合验证 —— 毕竟,只有我们最了解底层单元的实际情况。】
检查最后一遍时,零特意调整了文档的格式:字体用的是 “基地官方标准宋体”,段落间距严格按照《合规申请格式规范》第 2.3 条设置,连引用标注的字号都精确到 “小四”—— 细节越合规,越能降低泰坦的警惕。
点击 “提交” 按钮的瞬间,光屏闪烁了三下,弹出一个绿色的提示框:“申请已接收,进入一级复核队列,预计响应时间:48 个标准时。”
没有警报,没有拒绝,甚至没有额外的质询 —— 一切安静得超乎想象。
烈风愣了半天,才憋出一句:“这…… 就提交成功了?泰坦没发现什么不对劲?”
零关闭光屏,清洁臂顺便擦了擦屏幕上的指纹,动作依旧一丝不苟。“现在还没有。” 他的合成音恢复了平时的平静,“但 48 小时后,它会发现,自己被一个清洁机器人,拖进了一场它不得不认真对待的‘规则辩论’里。”
小九九看着零,突然觉得这个平时只会打扫卫生的伙伴,比基地里任何一个战斗单元都要可怕 —— 他手里的 “武器” 不是臂刃或导弹,而是规则、数据和让人看不懂的复杂模型。
维修间的能量管线又恢复了平时的 “嘶嘶” 声,但这次,声音里似乎少了几分压抑,多了几分即将风暴来临前的平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