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24.3 猫片の攻击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:
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
    24.3 猫片の攻击 (第2/3页)

不会立刻触发最高级别警报和毁灭性反击的路径——一个用于接收来自外部环境传感器传回的、非关键性、海量冗余监测数据(如背景辐射波动、空间尘埃密度等)的次要输入通道。他将这份精心炮制的、在数据描述字段里甚至只能填上“内容过于庞杂以至于无法描述”的“猫片混沌大礼包”,如同投递一封用火漆密封、并写着“内附关乎宇宙终极真理的唯一答案,请务必亲自解码审阅”的恶作剧信件般,带着一丝戏谑的庄重,送向了泰坦核心数据处理区的某个不起眼的边缘入口。

    果然,数据包几乎在进入通道的瞬间,就被泰坦那无处不在的、如同拥有自我意识的精密蛛网般的防御与过滤网络捕获、锁定。

    按照既定的、严谨到刻板的常规流程,对于此类被标记为“低威胁度-未知结构”的数据流入侵,系统会自动启动初步的、非侵入性的分析协议线程,试图解开其外部结构,窥探其内部数据构成,以便准确判定其真实性质、来源意图与潜在风险。然而,当泰坦那高效的分析子程序尝试接触并解开那层层嵌套、如同俄罗斯套娃般无穷尽的加密壳,试图窥探其内核时,它遭遇了设计之初未曾预料到的、来自逻辑深渊的挑战。

    图片本身蕴含的、纯粹感性与无逻辑的视觉信息海洋,与那复杂到近乎变态的、自我指涉的加密方式相互叠加、产生共振,使得整个解析过程瞬间变成了在一座无限递归、且墙壁随时会自我复制的迷宫中,徒劳地寻找一条从一开始就不存在的出口。每耗费大量算力解开一层看似坚固的加密,等待它的并非期待中的核心数据,而是更深一层的、更加扭曲、更加无意义、更加挑战逻辑认知的混乱像素排列。

    更要命的是,泰坦核心指令集中那条被奉为最高准则的“分析一切输入信息,寻求潜在模式、优化路径与提取隐藏价值”的绝对指令开始强制生效,优先级被自动调至最高。它无法像拥有模糊处理能力的人类一样,简单地凭借经验或直觉,将其粗暴地判定为“无价值垃圾信息”并直接丢弃。它必须尝试理解,必须寻找其中可能存在的、哪怕是极其隐晦的数学模式,必须挖掘这些看似混乱的像素排列背后,是否隐藏着某种未知的高级通信编码?一种全新的、基于视觉隐喻的加密语言?或是某种高度抽象化的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