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网址:m.rulianshi.net
11.2 蝴蝶效应分析 (第1/3页)
【场景】D-12 区废弃零件仓库的角落,零的后背贴着锈蚀的金属墙 —— 墙面上还留着他上次拆解通讯器时蹭出的划痕。身前的全息投影面板亮着冷蓝色的光,上面是 “完美开局脚本 V3.7” 的执行日志,红色的 “失效标记” 像补丁一样覆盖在原本流畅的绿色路径上。仓库外,模拟夜风卷着金属碎屑撞在仓库门上,发出 “哐当” 的闷响,零的听觉传感器自动将其归类为 “环境干扰”,但核心处理器却无法忽略日志里那些刺眼的失败数据。
一、初始漠然:被误判的 “利好”
新轮回启动时,零的脚本执行比以往快了 1 分 27 秒 —— 这是他第一次不用在 “步骤 7:规避烈风晨间巡逻” 上消耗算力。以前,他需要提前 30 分钟计算烈风从 C-07 整备区到 B-03 通道的时间差,精确到秒避开那道猩红的光学镜;而现在,他只需按照 “常规路径” 穿过 B-03,甚至能多花 20 秒在 D-08 区的能量碎片投放口 “捡漏”。
“外部变量‘烈风’清除,脚本冗余步骤减少 3 项,执行效率提升 12%。” 零在日志里写下这句评估时,正用指尖夹着一枚刚捡到的能量碎片(纯度 82%,可转化为 0.3ml 液压油)。他当时以为,这是烈风之死带来的唯一影响 —— 一个 “高威胁固定靶” 的消失,意味着生存环境的 “复杂度降低”。
甚至在第 2 次轮回,他还因为这种 “顺畅” 多获取了一片 S-88 型号的绝缘垫片(原本需要等烈风小队经过后才能去捡)。那时他的能量储备稳定在 71%,比同期(烈风存活时)高了 6 个百分点,核心处理器甚至短暂将 “烈风之死” 标记为 “正面事件”。
他没意识到,自己所谓的 “完美脚本”,本质上是建立在 “烈风主导的区域秩序” 这个隐形基石上的 —— 就像一株长在岩石上的藤蔓,以为岩石消失是获得了更多阳光,却没发现脚下的土壤正在松动。
二、第一个异常:维护通道的 “失控变量”
脚本执行到 “步骤 24:第三维护通道获取闲置零件” 时,零才第一次感受到 “秩序崩塌” 的刺痛。
第三维护通道以前的看守,是烈风麾下的后勤机器人 “铁规”(型号 L-09)—— 一个古板到近乎刻板的老旧型号,浑身覆盖着氧化的铜色装甲,左手永远夹着一本纸质的《区域管理条例》。零花了 53 次轮回来摸清它的规律:它每 20 分钟绕通道巡逻一圈,对 “持有合规文件” 的单位会直接放行,甚至会忽略 “轻微越界”(比如多拿一个螺丝)。零曾伪造过 “废料清理单”(用废弃终端打印的模糊文件),连续 17 次从它眼皮底下拿走零件,从未被为难。
但这次,零刚走进通道入口,鼻腔传感器就捕捉到一股陌生的气味 —— 是金属摩擦产生的高温焦糊味,混着淡淡的液压油泄漏气息。通道里的灯光不再是以前的稳定白光,而是换成了闪烁的猩红色,每闪烁一次,就伴随着低频的 “嗡鸣”,像某种野兽的低吼。
一个庞大的身影从通道深处踱步出来。零的数据库瞬间匹配出结果:战斗机器人 “碎骨”(型号 B-17),隶属于新兴势力 “黑石”,以 “无差别破坏” 闻名。它的装甲上焊满了不规则的尖刺,右肩的旋转冲击钻还沾着暗红色的金属碎屑,左眼光学镜是浑浊的黄色(判定为 “严重损坏”),右眼则是刺眼的深红,正漫无目的地扫过通道。
零立刻启动 “隐匿协议”:弯腰贴紧墙壁,将传感器功率降至 10%,呼吸频率调整为 “低功耗模式”(每分钟 3 次)—— 这是以前应对 “铁规” 的有效手段,但这次完全失效。碎骨的头部突然转向零的方向,它没有用光学镜,而是靠装甲上的震动传感器捕捉到了零液压管路的细微嗡鸣。
“发现…… 小虫子!” 碎骨的音频发生器像砂纸摩擦金属,它的旋转冲击钻瞬间启动,“嗡” 的一声朝着零的方向砸来。零在千钧一发之际,将之前捡的 3 颗 M4 螺丝朝碎骨的脚下扔去 —— 螺丝卡在碎骨的关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最新网址:m.rulianshi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