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170火山星纪事:板结层下的新生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:
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
    170火山星纪事:板结层下的新生 (第2/3页)

让助手从生态站的育苗室里搬来几盆培育好的裂石藤幼苗——幼苗的茎秆只有铅笔粗细,气根已经长出了十几厘米,像白色的胡须垂在花盆里。“裂石藤的幼苗更容易适应新环境,我们把它的气根剪下来,和矿苔的叶片混合,埋在板结层的表面,再浇上特制的营养液,说不定真的能加速疏松土壤!”

    说干就干,周明立刻调配营养液——他把之前促进矿苔扎根的营养液,加上裂石藤气根分泌的酸性酶提取物,再混入少量沙棘麦的抗热成分,这样既能促进气根生长,又能让它在高温环境下保持活性。王玲则用检测仪在种植区画出了板结层最严重的区域,用红色的喷漆做上标记,方便大家集中种植裂石藤。

    风澈的任务是帮忙处理裂石藤的气根,他戴上特制的隔热手套,小心翼翼地把气根从幼苗上剪下来,每一段都保留五厘米长,确保根须末端的小刺完好无损。“裂石藤,加油哦!快点把板结层钻开,让焰麦的根能扎得更深!”他一边剪,一边小声念叨,还把剪好的气根放在铺了矿苔叶片的托盘中,像摆放小树苗一样整齐。

    就在大家忙着准备的时候,生态站的气象监测仪突然发出了警报,屏幕上的红色预警灯不停闪烁。慕容冷越快步走过去查看,脸色瞬间变得凝重:“不好,气象站监测到西北方向有一座休眠火山开始活动,预计48小时内会有一次小规模喷发,伴随大量火山碎屑流,虽然不会直接冲击种植区,但喷发带来的高温气流会让地表温度升高到90℃以上,板结层会变得更坚硬,裂石藤的气根可能会被高温灼伤!”

    “90℃?那焰麦的蜡质层也承受不住啊!”赵研究员急得直转圈,他看着种植区里已经抽穗的焰麦,眼里满是不舍,“要是高温气流过来,不仅板结层的问题解决不了,就连已经长出来的麦穗都会被烤焦!”

    风澈心里也跟着着急,他摸了摸怀里的画册,突然想起在沙丘星时,大家用沙晶花的花瓣制作过隔热层,沙晶花的花瓣能反射阳光,降低周围温度。他赶紧翻开画册,找到沙晶花的那一页,指着上面的画说:“我们可以给种植区做一个‘遮阳伞’!就像在沙丘星用沙晶花那样,找一种能反射高温的东西,盖在种植区上面,降低地表温度!”

    王玲眼睛一亮:“生态站的仓库里有一批耐高温的反光薄膜,是之前准备用来覆盖种植区保湿的,这种薄膜能反射70%以上的阳光,应该能抵挡高温气流!”

    “但反光薄膜太重,直接盖在焰麦上会把麦穗压断!”周明提出了问题,他皱着眉头思考,“而且薄膜需要支架固定,种植区这么大,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搭建支架。”

    风澈看着种植区边缘的火山岩,突然有了主意:“我们可以用裂石藤的藤蔓做支架!裂石藤的茎秆虽然细,但很有韧性,能承受薄膜的重量,而且它的生长速度快,只要我们给它足够的营养液,48小时内应该能长出足够的藤蔓!”

    大家一致同意这个主意,立刻分工行动。赵研究员和他的助手去仓库搬运反光薄膜,慕容冷越则在种植区周围的火山岩上钻孔,用来固定裂石藤的幼苗;周明继续调配营养液,这次他特意加入了更多沙棘麦的提取物,增强裂石藤的抗热能力;风澈则负责把裂石藤的幼苗种在火山岩的钻孔里,每种好一株,就浇上足量的营养液,还在幼苗旁边插了一根小木棍,标记种植的位置。

    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,种植区里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。风澈的额头上渗出了汗水,顺着护目镜的边缘往下流,但他一点都不在意,只是不停地给裂石藤浇水、施肥。他能看到裂石藤的藤蔓在慢慢生长,每小时都能长出几厘米,藤蔓上的气根像触手一样,紧紧抓住火山岩,不断向种植区中央延伸。

    24小时后,裂石藤的藤蔓已经在种植区上方织成了一张密密麻麻的网,气根则深入板结层,开始分泌酸性酶分解土壤。王玲用检测仪测量后,兴奋地告诉大家:“板结层的孔隙度已经提高到18%,裂石藤的气根已经钻进去三厘米了!而且土壤中的氮元素含量也在增加,焰麦的根系开始往深层生长了!”

    风澈蹲在一株焰麦旁边,看着它的根系从土壤里伸出来,根须上沾着湿润的泥土,比之前粗壮了不少,心里别提多开心了。他掏出画册,在裂石藤的旁边画了一张反光薄膜,用黄色的线条代表阳光被反射回去,旁边写着:“裂石藤支架+反光薄膜=种植区的‘保护伞’!”

    就在这时,生态站的警报再次响起,这次的警报声比之前更急促。慕容冷越快步跑过来,手里拿着监测仪:“火山喷发提前了!预计20小时后就会有高温气流到达种植区,我们必须在这之前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