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坐而论道三 (第2/3页)
就是彻底的放下。这个和佛家的‘破所有相,如实观照’,如出一辙。
“其次,如何忘?我的看法是要从内心本我层次上认为自己一无所知,并且一直维持这种状态,那么便可以开始慢慢的忘了,直到达到无我的状态,无执着、无标准、无欲望等等。那时候我们也就能看到,本就是为我们所拥有的,也应该被看到的东西了。最终达到天地与我并生,万物与我唯一的境界。”
“这个才是真正的坐忘,而现世那些自称是坐忘道的乐子人们,根本就是坐忘的反面却还以‘坐忘道’自居。殊不知这样的行为就好比明明是丑女却自称是西施,他们根本就是东施效颦,邯郸学步的执迷不悟的蠢货罢了。”
阳明先生看了眼叶枫,笑道:“叶老弟之前把庄子喷的那么狠,现在居然认同他的观点了?”
叶枫也鄙视地看了眼阳明先生,道:“王兄,你是故意装糊涂取笑于我。你也知道任何人都不可能全对或者全错,部分对部分错才是常态。那么与别人正确的看法相同,于别人错误的认知相异,不正是后世之人进步的本质吗?”
叶枫顿了一下道:“举例来说,‘天下皆知善之为善,斯恶也’,天下人都知道什么是善,就说明他们都知道善的标准,但是标准是表,他们只要表面做到善,就会被认为是善,即便内里做了不善之事也依旧会被世人认为是善。
“按照人心人性本恶的思维起点,那些把善特殊化、标准化的人,心里就必然是恶的。因为一个真正善的人,早就把善平常化,根本就不会去标榜善。就好像有的人做了一点好事就要宣扬一番,但是有的人默默地做了很多的好事,因为在他的心中,这些事是人应该做的,既然是应该做的,何必要去标榜。特殊化标准化的善,其实存在于社会的意义更多是被那些心存不善的人所利用。就好像那些陈规陋习,比如父母死后披麻戴孝,只要做到这一点,那些子女就会被世人认为是孝。殊不知太多子女在父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