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曲解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:
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
    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曲解 (第2/3页)

计划就有关系、有责任、有义务了?

    你是吃了面子果实的红发吗?就算是,我叶枫就要给你面子吗?别说叶枫尚且不知道你那方舟计划的目的是什么?退一万步讲,就算你方舟计划还就是救世,那么我的能力大,就必须有义务必须去救世,就必须和你那救世的方舟计划有关系?

    什么?能力越大责任越大?这么道德绑架的二货道理,到底是哪个脑残想出来的?

    其实叶枫并非是对“能力越大,责任越大”这句话有什么恶意。只不过是世人会为一己之私将这句话断章取义歪曲了罢了。绝不是作者叶yu携带的什么私货。解释如下,

    首先自古以来被断章取义、歪曲误解的古语明言比比皆是,并不少见

    比如“人不为己,天诛地灭。”现在的人们把它理解成:人如果不自私,天地不容。但是古人的原意里面,这里的“为”是指修为、修行,意思是说人如果没有磨炼自己修为、品行,天地不容。古今之意南辕北撤

    再比如“量小非君子,无毒不丈夫。”古文里面的“无毒”其实应该是“无度”,没有度量的意思,没有度量就不是大丈夫,而不是不狠毒不是大丈夫。是不是很令人唏嘘啊?

    其实连孔夫子的道理都有人能曲解,比如“以德报怨。”在现代语境,以德报怨是褒义词,但是要知道说这句话的孔夫子是把它定位成贬义词的。因为“以德报怨”的语境里还有一句话,那就是“何以报德”。原语境是这样的。《论语·宪问》记载,或曰:“以德报怨,何如?”子曰:“何以报德?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。”论语这段说的是,有人向孔子请教,受人害了,不作计较,反而以恩德回应,这样做法对吗?对于这种说法,孔子反问到,如果报答仇怨要用恩德,那么,受人恩惠之德又将如何报答?孔子的本意是:善者善之,恶者恶之,以公正无私的率直平和心态对待人和事

    简单总结孔子想表达的意思就是:以德报怨的人都他妈的是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