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青云弃徒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:
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
    青云弃徒 (第2/3页)

础功法秘籍,他虽不能练,却早已倒背如流,甚至能指出其中几处在他看来逻辑不通、效率低下的运行路线。药草图谱、矿物志、宗门规条、乃至日月星辰的运行轨迹,都是他研究的对象。

    在外人眼中,他是个挣扎在底层、毫无希望的废物。

    但在他自己的世界里,他正在以一种无人能理解的方式,疯狂地汲取着关于这个世界的“数据”。

    夜幕降临,寒风更甚。

    杂役们的居所没有保暖阵法,冰冷刺骨。大多数杂役只能依靠微薄的体质硬抗,或者挤在一起取暖。陈凡独自躺在冰冷的板铺上,盖着单薄的棉被,却似乎感受不到寒冷。

    他的意识,沉入了一种奇特的“内观”状态。

    这不是修炼,因为他依旧感应不到丝毫灵气。但不知从何时起,他发现当自己极度专注时,眼前的世界会变得“不同”。

    不再是山、水、木、石,而是无数细密、杂乱、却又遵循着某种更深层规律的“线条”和“光点”。它们流动、碰撞、交织,构成了这个世界的一切表象。修炼者吸收的“灵气”,在陈凡的“视野”中,是一种呈现特定波动态势的能量流。而宗门那些被奉为圭臬的阵法符文,在他眼中,更是充满了不和谐的“断点”和“扭曲”,就像一段段漏洞百出、亟待优化的原始代码。

    他无法吸收这些能量,但他开始能“理解”它们的结构和流动规律。

    这,便是他那与生俱来、被视为废物体质根源的“天赋”——一种直指世界底层规则的“洞察力”。他来自另一个湮灭于时空长河的科技侧宇宙的灵魂烙印,带来的并非具体的科技造物,而是其文明巅峰对宇宙认知的终极哲学与方**——《万物数理架构学》的种子。这种子与这个玄幻世界的规则碰撞、适应,最终在他这个“绝灵之体”上,开出了诡异的花。

    “引力常数近似9.8,但存在区域性波动,与地脉灵气浓度呈正相关……能量守恒定律在此界需加入‘灵能质能方程’进行修正……那道防护阵的能量逸散率高达百分之十五,节点处存在共振缺陷……”

    他的大脑如同一个超频运行的处理器,无声地计算、推演着。这些推演毫无灵力波动,却是在从根本上解析这个世界的“物理规则”。

    突然,一阵压抑的哭泣声打断了他的思绪。

    声音来自隔壁,是一个叫小石头的年轻杂役,今年刚满十四岁,资质低劣,经常被赵虎等人欺负。今天似乎因为打碎了某个外门弟子用来浸泡药浴的玉盆,被狠狠责打了一顿,还被克扣了本就少得可怜的食物。

    陈凡沉默片刻,坐起身。

    他走到屋角,那里堆放着一些他平日采集的、被修士视为无用的凡俗草药。他点燃一盏昏暗的油灯,就着微弱的光亮,开始熟练地挑选、研磨、配比。他没有丹炉,没有真火,只能用最原始的方法萃取药液。

    他的动作精准而稳定,每一种药材的分量、混合的顺序、搅拌的力度,都严格遵循着他基于草药化学成分析出的最佳方案。这不是炼丹,更像是另一个世界的精细化学实验。

    半个时辰后,他得到了一小碗墨绿色的、散发着苦涩气味的药膏。这药膏毫无灵光,看起来平平无奇。

    陈凡走到小石头的屋外,敲了敲门。

    哭声戛然而止。过了一会儿,门开了一条缝,露出小石头肿着眼睛、满是泪痕的脸。

    “陈……陈凡哥?”小石头有些畏惧地看着他。在杂役区,陈凡是个异类,大家既同情他又有些疏远。

    陈凡没说话,只是将手中的药碗递了过去。

    “这……这是?”小石头闻到药味,愣了一下。

    “外敷,消肿。”陈凡言简意赅。

    “可……可是我没有灵石买药……”小石头怯生生地说。

    “不值钱,山里采的。”陈凡将碗塞进他手里,转身便走,没有多余的安慰,背影在清冷的月光下显得格外孤直。

    小石头看着手中的药碗,又看看陈凡离去的方向,犹豫了一下,还是用手指蘸了点药膏,抹在红肿的胳膊上。一股清凉的感觉瞬间渗透,火辣辣的疼痛竟然减轻了大半。

    他惊讶地睁大了眼睛。

    第二天,天色阴沉,乌云低垂,似乎山雨欲来。

    陈凡被派往后山黑云崖砍伐一种更为坚硬的“乌铁木”。那里地势险峻,常有猛兽出没,平时少有杂役愿意去。

    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