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第三百六十七章 用尿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:
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
    第三百六十七章 用尿 (第2/3页)

    殉葬的人可以是墓主人的妻妾或者是奴仆,当墓主人死后,这些人都会被送到陵墓中,以各种方法杀死。

    在商朝时期,殉葬的人大多是奴隶,到了秦汉开始用俑来代替人,就比如秦兵马俑、汉兵马俑。当然,不是说没有活人殉葬了,而是收敛了一些。

    辽代的时候,殉葬再次盛行,辽太祖去世后,有一百多名大臣为其殉葬。

    殉葬可以说是延续了几千年,直到明朝明英宗时才被废除,也就是说朱元璋时期仍在使用殉葬。

    不过这种用了几千年的习俗不可能一下子就灰飞烟灭,在清初时仍有部分在使用。

    辛亥革命后,严禁殉葬,但还是会有个别人买儿童殉葬,当然到了这个时代就属于个例了。

    对于前秦时期“人殉”的了解大都是通过考古发掘,但明朝前期却有十分详细的记录。

    据《明史·后妃传》记载“太祖崩,宫人多从死者”。

    在明太祖驾崩之后,陪葬和殉葬的人多达40个,而殉葬的就有38个,换句话说就是这38个人全部都是被杀死的。

    明代的殉葬方式基本都是自缢或者绝食。

    比如为明成祖殉葬的嫔妃,她们先是用餐,而后带到殿内。在殿内有几十个小木床,小木床之上便是绳子。嫔妃”以头纳其中,遂去其床,皆雉颈而死“。

    这些殉葬的人,大多都是没有子女或者是地位比较低的嫔妃,朝廷在她们死后会给她们的家人一些报酬,最常见的就是追赠谥号。

    只是想不到江户镇这么偏僻的地方也有古代达官贵族的墓穴。

    离开养老院时,我脑中冒出个想法:既然死在广场的街坊和烈士们不可能害自己子孙后代,那梦魇会不会和鬼子有关?

    我们可是世仇!

    只是老洪年龄太大,再说这事也已经过去了大半个世纪,虽说沧海桑田有些夸大其词,但那一代的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。

    他已经不可能找到那处“窟窿”的位置,不过我还是觉得他提供的这信息很重要。

    眼看已经到了傍晚,我急得坐立不安,随便在路边吃了碗面条,还没等吃完最后一口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