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章 丰临城起 (第2/3页)
方便。大凉山本是三不管地带,鱼龙混杂之地,充满着夷地的黑暗。而天启教的降临,却彻底驱逐了这片黑暗,还这里青山绿水。
丰临城选址在山脚,但天启教总坛的选址却在山间上。林天对山上一处双鸾峰特别中意,于是选址在此处,大凉山本为荒山,可现在林天来了,这儿再不会荒凉了。天启教总坛怎么在无名之地,故给双鸾峰取名为驼峰。
驼峰用来作为天启教总坛,非常适合林天的心意。到时候两峰之间架起一座吊桥,在吊桥上既能欣赏这山间美景,又能眺望城中景色,岂不快哉?这就是林天之所以中意驼峰的地方,这里不仅景色宜人,环境好,适合这种远离喧嚣的教会,也能让人安静下里专心修身养性,不被世俗所打扰。
农忙后,丰临城项目就正式破土动工了。建一座新城加一座教会总坛,可谓是夷地最大的工程了。工程款不仅从天下商会中支出,且其余二部也给予了支持。面对林天释放的善意,二人安能不知?不表示表示?
表示上不仅体现在钱财物资上,还提供了劳工。二部招来了大量的劳工,来建设这个大项目,以期待早日完工。
在劳工这一点林天哭笑不得的表示,“倒头来还是你们来赚我的钱,2只老狐狸。”
对此,林天只是随口一说,其实并不介意。这个项目如此庞大,光天盟是吃不下的,因此其他二部来分一些,倒也不错,也能拉动整个夷地的内需。
自从滑轮这个东西被应用在打水的车辘轳上面,之后应用的地方多得数不胜数。就比如在建设驼峰间的吊桥时,要拉起比人手臂还粗的绳索,只需在山峰上架起一座滑轮装置。用一根结实的绳子放在滑轮上,一头系到粗绳索上,一头系上石块,就能拉起粗绳索。
这比用人力来拉方便太多,而从山脚运送材料到山峰上也是这样做的,因此工程的建设上进度能大大加快。
到了冬季,从丰临城规划的三条直道开始投入建设之中。从丰临城出发的三条直道中,或多或少遇到了山峰不可越的时候,怎么办呢?
这时林天提供了完美的解决方案,遇水架桥,遇山开道。桥是好架的,毕竟夷地境内除了沮水就没有一条特别大的河流。而夷地大的山脉却不少。
在“火烧水激”法下,直道成功解决了这个难题,当然直道的选择路线还是尽量避免复杂的地形。大的山脉自然是开掘不了的,小一些的山脉用火烧水激的法子还是能从山腰间开出一条道的,打隧道肯定是没有这个技术的。遇见有低洼地的,就用开出的山石填平,使直道尽量保持平直。
如果实在无法避免山河地势,只有使用最后一种办法了,在实在无法越过的地方会建设中转站,在中转站改变行驶方向,到下一个中转站再改回方向,只不过这样为绕路,但也是没办法的事情。
到了开春的时候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