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七章 大战将起 (第2/3页)
在明年春耕之前务必剿灭东安县反贼,若有延误,从重问罪。”
明珠急忙答应下来,拟好圣旨,康熙看过之后让人正式用印,派人送往了湖南。
……
东安县,经过半个月紧锣密鼓的筹备,沈墨的三千守备军基本全部到位。
各种装备虽然一时不能配齐,但是装备率也超过了一半。
最少每个人手中都有武器了,就算没有铁制武器,也有木矛作为暂时的替代品。
剩下的装备在紧急制造的同时,守备军就开始了正式训练。
每天训练四个时辰,吃饭管饱,还经常有肉吃,士兵们训练热情很高,并不觉得这样的训练有多苦。
而且他们在来守备军之前基本上都是村兵,有着一定的训练基础,所以进入状态很快。
与此同时,各村的村兵也在持续训练。
整个东安县到处都是一片喊杀之声。
自从赛吕步的脑袋被挂在了东安县城墙上之后,再也没有流寇敢到东安县打劫了。
现在周边的府县都知道东安县被一伙实力极为强横的反贼给占了,东安知县以及永州总兵都被反贼给杀了。
再听着那遍地的喊杀声,谁敢再去东安县那真是老寿星上吊—活的不耐烦了。
更别说铁牛为了练兵,还下令让各村护村队在本村周围的山里转悠,美其名曰山地拉练,其实也有驱赶躲在山里的贼匪强盗的目的。
又是半个月后,守备军的军备已经基本上配齐。
经过一个月的训练,已经有了三分正规军的样子。
虽然距离沈墨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,更别说能跟荡寇军的嫡系士兵相比了。
但是如果跟满清的官军相比的话,除了战斗经验缺少之外,训练强度上甚至已经超过了大多数的清军部队。
这时候的军队,能够做到十日一练的都算是合格。五日一练的都是精锐。三日一练的那就是精锐之中的精锐。
至于每天都操练的,那基本上没有。
主要原因是如果操练的太过频繁,养兵的成本就会极大的增加。
士兵们训练强度大,那就吃得多,战袍盔甲乃至兵器损耗的速度也快。
而且如果训练太频繁,军饷却不增加的话,士兵们肯定不乐意。
后勤成本太高就限制了绝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