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1章 靠山? (第2/3页)
仅靠军统内部的关系,尤其是经历过李维恭的失败和他戴笠之前的冷遇后,他需要更强大的庇护。
戴笠之前确实有意压制吴敬中,原因就是吴敬中是黄埔出身,建丰的同学,而且屡立功勋,校长那里挂号的,他后台太硬,怕他崛起后,在军统内分权。
而如今在赣南风生水起、被视为未来希望的建丰,无疑是最佳选择。
更妙的是,吴敬中选择的方式极其高明。他没有私下投靠,而是让建丰以“公事公办”的形式提出请求。这既给了戴笠面子,遵守了组织程序,又让戴笠无法轻易拒绝——驳斥建丰的面子,对他戴笠没有任何好处。
“解决实际困难?”戴笠咀嚼着这个词,嘴角的冷笑更深了。什么“特殊物资”,什么“渠道信息”,说穿了,不就是钱吗?
吴敬中在津塘肯定是找到了快速搞钱的路径,而且这条路径的利润,足以打动建丰,让他不惜亲自出面!
这让他想起了之前告诉吴敬中“自筹经费”,本来是为了为难吴敬中一下,没想到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。
看来,吴敬中不仅仅是为了筹措经费,怕是找到了绝佳的财路!要不然‘不爱财’的建丰同志,怎么会下场参与呢?
一股强烈的掌控欲和猜忌心在戴笠心中升起。吴敬中名义上还是他的人,如今却要借着为建丰“办事”的机会,要脱离他的完全掌控,这是他绝对不能容忍的。
但同时,他又不得不权衡利弊。
建丰的地位特殊,是老头子着力培养的接班人。与他搞好关系,对军统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。如果此刻驳了建丰的面子,不仅会得罪这位“太子”,也可能在老头子那里留下不好的印象。
而且,吴敬中若能借此机会,真的为建丰解决一些“实际困难”,无疑也是替军统、替他戴笠在高层结下了一份善缘。这笔“投资”,从长远看,或许是有价值的。
关键在于,如何既能满足建丰的请求,又能确保吴敬中和他找到的这条“财路”,能够让自己参与!
戴笠眼中寒光闪烁,迅速做出了决断。
他拿起笔,在一张信笺上快速写下几行字,字迹凌厉:
“一,复电建丰,表示军统全力支持赣南建设,吴敬中站长那里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