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三十二章:命题 (第2/3页)
一名举人站了出来,说道:「滕王殿下,既然要举办文会,这文会自然得有主题不是?」
「是他?」程墨看着那走出的人,嘀咕了一句。
「眼熟。」李星云也看清楚那人的相貌,脑海中搜索了一遍,过目不忘的记忆力让他很快找到了对方的身份。
常先河!
当初在江陵城端阳诗会上赛龙舟的时候,还有过一点个人恩怨,虽不是生死大仇,但对方小人姿态过于明显,让他反感。
程墨轻笑一声道:「没想到他在这种地方也还是如此风头盛行。」
二人并肩站在一边,静看他想要做什么。
文会的主题是什么,大家也都不知道。
像是几月前的端阳诗会和今日下午的中秋诗会,那主题必然是一个范围内,会与佳节中的元素有关。
可这文会乃是临时起意,主题定什么,还得多方有一个兴致而起的时机。
「今日是中秋,又有夜宴,若以中秋晚宴为主题,各位意下如何?」有儒生提议道。
但他话音刚落,便有人站出来反驳了一句。
说:「下午才参加中秋诗会,想来大家对中秋的诗才,再天才也不能一日屡屡有所感悟吧?」
「况且,前有李公子的水调歌头绝唱在,谁还敢作中秋有关的诗词文章,岂不是自讨没趣?」
众人一听,觉得也是这个道理,纷纷下意识的摒弃了中秋的主题。
「可今天这种特殊日子,中秋的主题最能激发读书人的感悟。如何是好?」
就连在场的儒家前
辈们也都沉默着思索起来。
有中秋珠玉在前,的确不再适合挑选中秋佳节的有关一切作为主题,否则水调歌头一出,其他人全都成了陪衬,哪还有心思将文会热闹起来?
「中秋有关一切不再适合,明月也不行,思念也不好,团聚也比较宽泛了。」
他们议论纷纷之际。
阎公拼命使了使眼色,示意着几个人出面将话题引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