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八章:端阳节 (第2/3页)
九章》九篇,《远游》、《卜居》、《渔父》....
他更是凭借这些名篇,晋封儒家半圣!
是儒家半圣当中的佼佼者!
当时有许多王朝拉拢过他,屈原也可以凭借一国气运晋升亚圣之境,可全然被他拒绝。
因为他当时生在楚国,楚国却被妖蛮所灭,一生绝不沾染他国气运,只为报国仇。
终是以半圣之姿,血屠三万里妖蛮之地,与一尊妖圣战斗了足足十几年才拖着残躯从妖蛮异域回到人族。
最终,他自感时日无多,散掉一身才气,投身于楚国遗址的汨罗江而死。
生于楚,亡于楚!
天下人为感念屈原的伟大,便定下投江当日,也就是五月初五成为端阳节,包粽子投入江中,寓意不让江中鱼类啃噬圣贤残躯。
后来者们也对屈原有过诸多盛赞,
儒家圣人的荀子在名篇《荀子.不苟篇》中指出:「君子行不贵苟难,说不贵苟察,名不贵苟传,唯其当之为贵。故怀负石而投河,是行之难为者也,而申徒狄能之。然而君子不贵者,非礼义之中也。」
独尊儒家的大汉皇朝,也曾有帝王热忱于敬拜屈原,敬读对方的名篇。
称颂屈原有「浮游尘埃之外」的人格风范,可「与日月争光」。
后世的儒家史圣司马迁更是为屈原作传,他称屈原「其文约,其辞微,其志洁,其行廉……」
总之,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,李星云的记忆中,
端阳节的由来总是跟屈原离不开关系的。
「若是屈原圣人生在那个世界,得受到多少人崇拜啊?」他想着那么多古之圣贤,唯有这屈原老兄的端阳节能留下三天假期。
某位诗仙留下那么多名篇,连个假期都没办法挣来。
吐槽归吐槽,用过白哥诗词的李星云,还是在心中默默为这些古之圣贤敬了三炷香。
「话说回来,当初在西湖雷峰塔之前,那个沐浴神曦的女子,貌似是用过屈原圣人的名篇吧?」
花间舞听着端阳节,就想起屈原圣人,也记起来一些事情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