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第十九章:王府夫人秘辛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:
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
    第十九章:王府夫人秘辛 (第2/3页)

打在李星云的肩头,没好气道:“下回直接把你扔教坊司睡,也省的我费力了。”

    秦可卿闻言,美丽清澈的眸子瞪了一眼顾清辉,数落道:“你敢!教坊司那种什么地方,年纪轻轻不学好。”

    “咳咳,读书人喝酒消遣消遣嘛。”顾清辉尴尬一笑,然后脚底抹油溜之大吉:“我先回家了。”

    “可卿姐,你说教别人的样子,还挺有老师风范呢。”李星云脑袋靠在那迷人的雪白脖颈处,扑鼻而来的阵阵清香,让他着迷。

    “我可不是教书先生,哪来的老师风范,喝醉说胡话呢?”秦可卿又恼又好笑的看着李星云,任其趴在身上,将他扶了进去。

    穿过小院,又走过正厅,来到正房的床边。

    秦可卿把李星云轻轻往床上放,但奈何她力气不大,被轻而易举的带了下去。

    “世子...”秦可卿身躯僵硬,吐气如兰,细如蚊吟的声音不断撩动着眼前人。

    “嗯?”李星云缓缓睁开了眼睛,看着面前的娇嫩脸蛋竟比自己喝醉后的脸还要醺红。

    “我...我去给你打点水来擦擦?”她眼神有些躲闪的说道。

    “我没抱着...”李星云如实说道。

    秦可卿一听脸色更加酡红,这岂不是在说她赖在身上不起来?

    噌的一下起身,整理了一下凌乱的衣服,她瞥过头去轻啐道:“小小年纪不学好,定然是跟那顾家小子学的。”

    李星云笑而不语,这种事情还是让顾清辉背锅好了。

    秦可卿转身逃也似的出门去打水,没过一会儿再次进来的时候,却发现李星云已经熟睡了。

    她也只好上前将其脱下衣服擦洗一番,完成这一切后,才开始整理今天李星云带去文院科举的书囊。

    “笔墨纸砚...”

    “糕点都吃完了...世子挺喜欢吃这些糕点的。”

    “咦...这是什么?”

    忽然间,秦可卿发现一堆草稿纸中,有一张在发出金光。

    “这应该是比较重要的东西,世子如此粗心,怎么能与其他草稿纸放在一起呢。”

    她想要将其单独拿出来,细心整理放好。

    可抽出之后,却发现上面没有像是其他草稿纸上的密密麻麻文字,只有寥寥二十几个字。

    只是看了一眼那诗名,她就不由自主的深陷其中。

    “相思。”

    “世子他...在对谁寄托相思吗?”

    再继续往下看。

    “红豆生南国,春来发几枝。愿君多采撷,此物最相思。”

    刹那间,秦可卿心脏揪紧,她感知到这一首诗中蕴藏最深刻的相思情感。

    这红豆生长地,就在她与李星云母亲的故乡,南国!

    只是南国如今已经覆灭,并入了大秦的版图。

    第二十章:批卷!

    “可卿姐,你是不知道,当我定睛看到策问的选题竟然是评断大唐太宗皇帝的时候,也着实有些吃惊!”

    翌日早晨,正与秦可卿共用早食的李星云正在说着昨天科举上的趣事。

    秦可卿听得认真,一双纯净清澈的美丽眸子一眨一眨的看着李星云。

    说到策问竟然是评价太宗皇帝,她也是跟着揪心了一下。

    “今年的科举竟然这么刁难?虽然儒生不畏惧皇权,敢于直言,但那毕竟是大唐的太宗皇帝,若是一个不妥,岂非要留下不好印象?”

    秦可卿不知道李星云更加大胆,不仅挑了太宗皇帝最饱受争议的玄武门之变作为切入点,更还说了一句算是抨击帝王的话。

    但就是这一篇策问,很可能让许多读书人倒在童生门前。

    好在李星云不用为晋升童生担心,秦可卿也只是微微担心而已,继续听着李星云讲述。

    而在文院中的圣庙中。

    批卷行动也正式开始了。

    院君鲁桓、县令杨楠、京兆府翰林司如三人为阅卷的主审官。

    在圣庙中,上万份试卷平铺了一层又一层。

    三人站在孔圣石像面前,敬拜道:“请圣选!”

    儒家圣人手段,于圣庙中可判断试卷中蕴藏的才气强弱。

    因此请圣选是请圣人选出最好的两百份试卷,其他都算是走个过场,被卷到了一个地方。

    而这两百份试卷的主人中,最优秀的一百人就是此次万年县春闱科举的童生人选。

    这也是为了防止出现一些意外,忽略了一些有独特方面的读书人,这一方面单指诗赋方面。也是为了防止有勾结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