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第一百三十六章 实则大有隐情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:
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
    第一百三十六章 实则大有隐情 (第3/3页)

    注意到两人的表情,玄奘赶忙摆手道:“不是你们想的那种关系。”

    “贫僧乃是遗腹子,父母早亡,年幼时便尝遍人间疾苦,直至十三岁才削发为僧,有了落脚的地方。”

    提及往事,玄奘脸上少了些许笑意。

    “贫僧年幼时,过得是颠沛流离的生活,食不饱衣不暖,而早年间战乱不止,大人尚且吃不饱,更何况不过五岁的孩子?”

    “当时,贫僧偶遇躲避战乱的沈夫人一家,正是沈夫人苦苦哀求父母,舍了一口吃的,贫僧这才撑到了净土寺。”

    “毫不客气说,若没有沈夫人一家,贫僧早就成了路边一具枯骨,与沈夫人一家分别后,贫僧本以为再无见面的机会。”

    “不曾想,贫僧小有所学四处云游时,再度遇到举家迁至长安城的沈夫人一家。”

    说到这里,玄奘道了声双手合十,道了声佛号,脸上也没了笑容:“常言道,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,更何况救命之恩。”

    “他们或许早就忘记了路边那个瘦骨嶙峋的孩子,但贫僧却没有忘记虽贫苦却心地善良的明眸少女。”

    “之后,贫僧便在长安城落了脚,借着这些年攒下来的香火情,暗中照拂沈夫人一家。”

    “贫僧本以为,沈夫人若是能够嫁入元家便能安稳一生,不曾想,元家那位却不是良善之辈。”

    玄奘微微摇头,神色无奈:“沈夫人或许并不知情,但这并不能否认,正是贫僧亲手将沈夫人推入了火坑。”

    “之后,听闻常施主意欲来汤峪镇,贫僧意欲稍稍弥补一二,这才做出了些许安排。”

    一番解释完,玄奘神色肃穆,静静看向常昊。

    而常昊眉头微皱,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。

   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他比玄奘本人都要更加了解他自己,因为没有人比常昊更清楚接下来玄奘会做什么,未来会达到怎样的高度,给后世留下怎样的名声。

    但常昊却对玄奘毫无所知。

    不知道玄奘曾遭遇了什么,也不知道他为人处世的风格与手段。

    所以,面对这些过去的事情,常昊没有任何评价的权力。

    玄奘一番话说完,而后又微微躬身,双手合十:“事情的起末缘由便是如此了,还望常施主……见谅。”
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