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九章 败亡的理由(二合一) (第2/3页)
称帝,此等草蛇一般人物,比起文王曹孟德何如?”
“乃父之王位,乃是越王所封,乃父并无…..”杜怀威正想说自己父亲并无称王之意,说道这里,自己都说不下去了。
“便是这伏威公想要挟天子以令诸侯,但是这越王杨侗,当时亦在王世充之手,当日伏威公接下吴王封号,便是往败亡之路上,前进一大步矣。”陆哲开口说道。
“其劣根性之三,便是这黔首义军将领,多出身孤贫,受限于眼界,极易被钱财女子所吸引,为世家所用,从而背叛其主,李密之瓦岗寨,何其声势,为何失败,不正是瓦岗寨中之人,为了钱财女子,背叛李密所致?”陆哲吃了口蘑菇,继续说出了一个冰冷的事实。
“宗主高论,不过事后观之,若是宗主身处其位,又当如何?”杜怀威犹自不服气道。
“黔首义军若想得势,无非九字,‘高筑墙,广积粮,缓称王’而已。”陆哲笑着说道。
一语既出,满屋俱惊。杜怀威倒是没有什么感觉,一直沉默的杜镜伏,如遭雷击,缓缓地把这九个字念了好几遍,这才缓过神来,冲着陆哲行了一礼。
“宗主高论,令人振聋发聩,听宗主所言,镜伏如同茅塞顿开,先严确如宗主所言,有其劣根性。”杜镜伏想了好久,觉得对方的言语虽然刀刀入骨,但是句句在理,仿佛从一个高高在上的角度,将这一千年来,起义军的劣根性说得如此清楚。而并非是那些儒家子弟等说的有违天命那一套,简直令他收获匪浅。
如果陆哲此时能听到杜镜伏的心声,肯定会不屑地冷笑一声,这tm能不对么,这可是出自在***呀,怹老人家比起你们这帮古人,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。
按照马克思的论述,李密,杜伏威等人,就属于典型的流氓无产者起义,而***认为,“流氓无产者在反对旧社会秩序的斗争中虽常常能冲锋陷阵,却带有极大破坏性,还易于被反动势力给收买。”简直一针见血有木有,不可增删一字有木有。
自己不过将这几点套在了杜伏威的身上,充其量也不过是后世键盘侠的水平,结果一说一个准,把杜镜伏和杜怀威这俩封建贵族的后代,给震得一愣一愣的,简直好像听到了世间真理一般。
不过讲道理的话,主席关于“流氓无产者”的论述,也算是鞭辟入里,在后世很长的一段时间内,也是颠簸不破的真理了。
“既然如此,还请宗主将先严注定败亡其二,其三,一并讲出,好让我兄弟二人,长长见识。”杜镜伏此刻已经收起了心中的愤怒与轻视,正襟危坐,一副求知甚渴的样子。
“那好,哲便继续讲这伏威败亡缘由之二。”陆哲从对于先贤的佩服中缓醒过来,继续开口道。
“这其二,便说这伏威公之经营。”陆哲对着两人比出了二的手势,面露神秘微笑。搞得两人一头雾水。
看来唐人不懂后世二的意思,陆哲觉得一拳打在了空处,于是,继续开口道。
“大业十一年至大业十四年,伏威公结束流寇生涯,”陆哲特意顿了一下,发觉两人并未对“流寇”两字有明显的反应,这才往下说道,“占据江淮一带,经略江淮,由于伏威公出身卑寒,所以轻徭薄赋,税赋极低,而且杀尽治下贪官污吏,百姓交口称赞,江淮一地,可谓声名大震,可有此事?”
“先严苦民所苦,便是至今,江淮民众之家,亦有先严之牌位。”杜镜伏不由得感叹道。
“可是,这又错了!不识时务,便是伏威公败亡缘由之二。”陆哲一字一句地说。
“汝——”杜怀威想要开口,但是想到之前的窘境,嘴唇张了张,没有说出后面的话。
“宗主可是觉得,先严杀尽贪官污吏,得罪境内士族,才至此境地乎?”杜镜伏看着陆哲,眼中充满了然神色,这个问题他也想过,也得出了一样的结论,不仅是他,天下的士族们,在暗地里讨论杜伏威的事情的时候,也都是这个论调。
“非也,非也,此乃其中缘由之一,更大的缘由,乃是其眼光不足,不识时务所制。”
“哦?”杜镜伏没有生气,反而露出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