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1章 李世民要悔亲 (第2/3页)
这其中自然是有原因的,一个是因为吐蕃的表现确实不错,人家进入吐谷浑,可是没有费吹灰之力,就像是在逛自己家的后花园一样。
这第二个原因就是禄东赞的嘴巴,却实是很会说话,不仅只是能言善辩,而且还很会吹捧李世民,讨得李世民的欢心。
不得不说禄东赞此人,不仅很有学问,而且博古通今,对汉人的历史非常了解,对汉文化也非常的精通。
李世民和禄东赞居然非常的聊的来,甚至动了爱才之心,想把禄东赞留在长安,为自己所用。
禄东赞虽然知道,自己如果留在长安的话,会前途无量,但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对他有知遇之恩,又十分的信任他,重用他,而且,他也以吐蕃人自居,非常热爱吐蕃,所以他很坚定的拒绝了李世民的好意。
李世民觉得禄东赞很不识抬举,便想为难他,拒绝将公主嫁到吐蕃去。
只是李世民己经在朝堂上,当着很多大臣的面,同意了吐蕃的求婚请求,自己是皇帝,金口玉言,岂能随便反悔。
而且,虽然李中华己经出兵,击败了吐蕃,但李世民认为,并没有对吐蕃造成伤筋动骨的程度。
目前,对大唐来说,最重要的是先彻底解决突厥的问题,暂时不宜和日渐强大起来的吐蕃,把关系闹的太僵,把吐蕃打得臣服了,也就够了。
只需要嫁一个公主便可以解决的问题,又何必花费太大的心思呢?
从贞观元年开始,大唐对外战争就没有真正的停止过,虽然灭了东突厥的颉利可汗,打败了吐谷浑,打服了党项人,可是大唐也没有得到什么好处,每一场战争的胜利背后,都是一笔巨大的损失。
这其中既有人员伤亡的损失,也有经济上的损失。
任何一场战争都没有赢家,前朝人口最多时,全国有九百万户,经历了贞观十几年的发展,如今大唐人口最多也就三百万户,没有一个稳定的环境,人口是很难快速恢复的。
所以,能够以嫁一个公主为代价,换取邻邦的友好,给百姓一个安养生息的环境,李世民觉得很划算。
正在这个时候,有好几个国家,派使臣不远万里的来到长安,向大唐进贡,想和大唐搞好关系。
各国使臣都听说了,大唐刚刚将一位弘化公主,下嫁给了吐谷浑的可许慕容诺曷钵,现在吐蕃也派了求亲使,前来长安求亲,而且大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