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第82章 昭君怨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:
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
    第82章 昭君怨 (第2/3页)

更是联名上书朝廷,请求皇帝陛下,拒绝将文成公主嫁去吐蕃和亲。

    李世民气的大发雷霆,着令查封大唐日报,关闭中华大酒楼,禁止茶馆说书的先生,再说昭君出塞的故事。

    甚至气得要下旨,撤了李中华的节度使,还有双流县子的爵位。

    幸好有侍中丞魏征死谏:“陛下!诸羌羁縻州节度使李中华何罪之有,陛下要如此降罪于他,难道仅仅只是因为,他写了几首同情昭君出塞的诗吗?”

    “他什么时候不写这些诗,偏偏在朕答应下嫁公主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之时,这分明是对朕不满,操纵民意来讽刺朕,靠女人和亲来讨好吐蕃,朕没有下旨杀了他,己经是格外开恩了。”

    “王昭君出塞匈奴和亲这件事,本来就是个悲剧,当时匈奴强大,汉朝势弱,朝廷才不得不答应匈奴的和亲。

    如今,朝廷尚未来的及出兵,就己经击败了吐蕃的入侵,而吐蕃赞普入侵大唐之前,更是出言威胁陛下,必须下嫁一名公主到吐蕃和亲。

    若是我大唐打不过吐蕃也就罢了,牺牲一名公主,也算是牺牲的有价值,可是吐蕃打败了之后,吐蕃派遣使者前来大唐请罪,还又再次的提出求取一名公主的要求,陛下本就可以拒绝对方的。

    虽然牺牲一位公主的幸福,的确可以安抚吐蕃,对大唐的稳定,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,但老百姓未必能够理解陛下的苦心,民间有些怨言,也实属正常。

    至于李中华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,写一些昭君出塞的诗词,也许只是巧合,也许是出于对文成公主的同情,就算的确有些影射和暗示之类的意思,但毕竟人家也没有明着反对陛下和亲,陛下如此大动干戈,岂不是告诉大家,陛下真的心虚了吗?”

    “朕有什么心虚的,朕难道会让文成公主受委屈了吗?”

    “有没有受委屈,只有文成公主自己心里清楚,在臣想来,如果可以不用远嫁吐蕃和亲,文成公主应该会更高兴一些。”侍中魏征不卑不坑的说道。

    “魏征,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,难道你也认为,是朕做错了,不应该答应吐蕃的求婚,当初吐蕃进犯吐谷浑的时候,你可是反对朕出兵,与吐蕃为敌的。”李世民气呼呼的说道。

    “臣那是以吐蕃不侵犯大唐为前提的,吐蕃侵犯我大唐,朝廷肯定是要出兵的。

    现在朝廷尚未出兵,吐蕃就己经被诸羌羁縻州节度使李中华,指挥羁縻州各部族的勇士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