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八章 君臣之辩 (第2/3页)
过是纳谏尊儒,为文人们称颂。不过陛下的功绩,在史册中,却未必能如贞观之治,为世人所知。”
武则天冷哼一声,“朕为天下儒生创造这入仕之机,使得有才学之士能参与治理天下,却抵不过文人的面皮,抵不过儒家对男女的歧视。”
沈三问叩首请罪,“臣万死。”
武则天:“无罪,朕亦不在乎这些文人说了些什么,公道自在人心。”
沈三问暗叹女皇帝真不愧是千古一帝,胸襟豁达,不逊于太宗。
可是,武则天继续道,“若谁敢提此言,朕便杀了他,天下士子如此说,朕便杀尽天下士子。朕能比太宗做得好,只需要这一世天下的臣服。不管后世如何评论,至于史册,人死之后,又有何用?”
我死之后,哪管洪水滔天?
好吧,这女皇帝真的是霸气,颇有神挡杀神佛挡弑佛的决绝。
只是武皇的晚年,与李隆基却有几分相似。
沈三问想了想便直接开口了,“陛下,狄大人虽然是忠耿之辈,却没有识人之能。”
武皇点点头,直接让他退下了。
沈三问觉得这话压根没说清楚,却没有机会说了,皇帝不愿意听啊。
武皇并没有立太子的念头,此问不过打消对狄仁杰的顾虑,如今看来,狄仁杰却还不能做这个相位,宰相毕竟不是普通人,他在夏州年久,还需要观察一番。
次日,武则天升了前御使大夫之子,鸿胪寺卿崔神基为相。
此举让来俊臣彻底明白了武皇的意图。宰相不可能是自己,不过他十分庆幸,武皇从来没有放弃他,崔神基为相,不过是堵住悠悠众口,一个负责与蛮夷外交的人,能有多大的能量?只要自己实权在握,愿意为武皇扫平障碍,宰相又何须放在眼里。不过是一个虚名,还被皇帝防范,远不如御使大夫自在逍遥。
至此,来俊臣开始了他的真正的酷吏之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