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二章 无良之争 (第2/3页)
他不愿意公主受委屈,二来也没人敢在太岁头上动土,所以这句话也没有机会出口。
既然崔察已经有所行动,自己也应该回应一下,沈三问立刻传信到东门,“以后烈士处姓崔的人捐赠,一概不收。除了王氏商行的玉器,其他一概严查。崔家二品以下官吏,必须下马车接受检查,所带行礼,无论轻重,必须仔细查验。”
此举公然叫板崔家,玉器严查必然损毁无数,官员下马也给他们增加许多麻烦。至于玉器,除了少数胡商,就是崔王两家的天下,一些无辜受灾的人也只能感叹他们时运不济了。
公主这时参政主要是决议方面,宫中政务繁多,一些小事便交于公主处理,军政大事,公主也能从旁建议。看着不是实权,却能对国家运转程序了熟于心,大事也能直接左右武后的决定。卫国太平公主参政,也不会有不长眼的人来评论干政与否。
不过此举,确实有人颇有微词,高宗托军政大事于武后,虎符便没有落在李显李轮手中,这些群臣不知内情,又受儒家观念影响,认为武后牝鸡司晨,是不可取的。
早朝没讨论完的事情,下午公主和正主到了,便可以开始议了。自裴炎拥立新帝,武则天对他更加信赖有加,这次裴炎也很懂武后的心意,太平公主在场,难道让他支持崔察不成。
裴炎不复早朝时的沉默,“抚恤烈士是先帝旨意,至于砸毁货物,其他三门亦不可避免,驸马严令将士小心监察,不但无过反而有功。”
崔察知道裴炎的能量,也不敢轻易反驳。
武后再问,“崔爱卿可还有本奏?”
崔察心中更是无语,这就开始问还有没有其他事情上奏?这就打算把此事揭过去了?此事就如此不了了之了?他一个新晋侍中,虽然了解公主的权势,却没想到裴炎一个托孤重臣,能为一个小小的驸马说话,当下只得放弃纠缠。“臣以为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