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第1章 杀人凶手?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:
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
    第1章 杀人凶手? (第2/3页)

下,凶手不是她,那就必然是另一个活着的人。

    而另一个活着的人,是小姑娘的继妹:苏见薇。

    苏见薇比小姑娘小一岁,是继母与已逝前夫的女儿。

    苏见薇随她母亲进入陶氏已有好些年,因为某些不可明说的原因,一直未曾改姓。

    苏见薇的容貌完美地继承了她母亲的美艳,加之才情不俗,在浔阳颇有美名。

    与小姑娘的关系,也极为要好。

    小姑娘被诬陷杀害谢瑶时,苏见薇还昏迷未醒。

    大约因此,而未被怀疑。

    陶令仪办案多年,又有小姑娘的记忆帮忙,自然一眼就识破了她的伎俩。

    想找出她是凶手的证据也很简单:

    其一:案发之时,苏见薇既昏迷不醒,回家之后,一定会请大夫检查。

    查出她请的是哪个大夫,诊断的结果是什么,再与案发现场的茶具与残留茶水的检测结果做一下对比,用以确认是否为同一种毒药。

    无论是与不是,皆需查明毒药来源。

    从古至今,贩卖毒药都属违法,若需用毒药入药,则需在政府登记,且进货、销售及买卖用途都必须做好记录。

    只要查明毒药的来源,那么顺藤摸瓜,自然就会查到真凶身上。

    其二,查苏见薇当日穿着。杀人之时,身上一定会喷溅不少血迹。

    案发之前,也就是小姑娘和谢瑶、苏见薇在退居闲话家常时,苏见薇穿的是珊瑚红织锦交领襦、泥金描绘折枝菊绛紫纱裙和缥色罗地夹半臂。

    案发之后,小姑娘自顾不暇,来不及观察她被人架走时穿的是什么,但前去参加品茶宴的人不少,总有人看到。

    其三……

    陶令仪的思绪忽然一滞。

    闲暇之余,她研究过各朝不少律例,其中,尤以唐朝为最。

    按照大唐律例,案发二十四个时辰内,需要进行首轮供词,即单独审讯小姑娘。

    但案发至今,已经过去五日,却从未有人前来审讯过小姑娘。

    以苏见薇的身份,在讲究阶级关系的唐朝,她还没那个本事让官府包庇她。

    她的背后,还有人。

    另外,按照唐朝《断狱律》规定,士族女性犯罪后,家族可参与照料,以避免其在狱中遭受不当待遇。

    按照小姑娘的记忆,其父亲极重脸面,族老也将清誉看得比天还高。

    小姑娘杀人入狱,他们应该积极奔走,努力为小姑娘洗刷冤情或是减免罪责,以挽回颜面才对,但案发至今,陶氏却无一人前来探望。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