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第百三一回黄天荡两军博弈 归正道月娥报信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:
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
    第百三一回黄天荡两军博弈 归正道月娥报信 (第3/3页)

线娘、操师乞、东方玉梅、新月娥。当下各司其职,杀到无锡。此时无锡守将乃是隋将刘子翎。这刘子翊是彭城丛亭里人。父徧,齐徐州司马。少好学,颇解属文,性刚謇,有吏干。仕齐殿中将军。开皇初,为南和丞,累转秦州司法参军事。十八年,入考功,尚书右仆射杨素见而异之,奏为侍御史。时永宁令李公孝四岁丧母,九岁外继,其后父更别娶后妻,至是而亡。河间刘炫以无抚育之恩,议不解任。子翊驳之曰:《传》云:“继母如母,与母同也。”当以配父之尊,居母之位,齐杖之制,皆如亲母。又“为人后者,为其父母期”。报期者,自以本生,非殊亲之与继也。世祖爱之,官拜左武侯大将军,正三品。当下听闻唐军来犯,遂发书一封,请求援兵。李世民问徐茂公:“刘子翊如何?”徐茂公说道:“不可劝降,全力攻城即可。”李世民闻言,传命三军,明日攻城。

    是夜,新月娥谓东方玉梅道:“嫂子,你我本是隋朝将官,只因罗家恶贼,被迫投降李唐。如今我等帐前听用,还不如程咬金匹夫,是何道理?”玉梅道:“我何尝不想重回故国,奈何无路也。”新月娥道:“我救了隋将卢隆义,他如今就在无锡后山,可教他做个路人,我们就投奔刘子翊去。”玉梅大喜道:“何不早说?”两个连夜来到后山,带了卢隆义,就去了无锡。刘子翊闻之,教放进来,问道:“果然是卢将军么?”卢隆义忙说道:“正是小将。”刘子翊道:“如此好极。”新月娥道:“刘将军,李世民明日就要攻城了,你快快准备。”刘子翊大惊道:“莫非要强攻么?”对道:“必然的。”刘子翊道:“我城中守军只有两万五千,全然不是对手的。你就算今天黎明告诉我,也没有用啊!”卢隆义道:“刘将军,你只管丢了无锡就是,末将有个主意,教他虽占了无锡城,也要损兵十万。”刘子翊大喜,问道:“将军有何打算?”卢隆义道:“只需如此如此。”正是:

    吾衰谬养生,任运常坦坦。每婴相如病,渐作叔夜懒。昨因触大暑,留势在鬲脘。医师戒饮酒,所嗜不可断。寒热一朝作,水火互濯熯。地偏无药饵,伏枕但忧。

    次日李世民领兵到,教且夺无锡城歇马。军士至城下时,只见四门大开。唐兵突人,并无阻当,城中亦不见一人,竟是一座空城了。徐茂公说道:“此是势孤计穷,故而逃窜去了。我军权且在城安歇,来日平明进兵。”此时各军走乏,都已饥饿,皆去夺房造饭。李世民、渊盖苏文就在衙内安歇。初更已后,狂风大作。守门军士飞报火起。程咬金说道:“此必军士造饭不小心,遗漏之火,不可自惊。”说犹未了,接连几次飞报,西、南、北三门皆火起。李世民闻之大惊,急令众将上马时,满县火起,上下通红。是夜之火,更胜当年博望烧屯之火。后人有诗叹曰:

    太祖孟德守中原,九月南征到汉川。

    风伯怒临无锡城,祝融飞下焰摩天。

    李世民引众将突烟冒火,寻路奔走,闻说东门无火,急急奔出东门。军士自相践踏,死者无数。李世民等方才脱得火厄,背后一声喊起,卢隆义引军赶来混战,败军各逃性命,谁肯回身厮杀。李世民大怒道:“那一个说斩了卢隆义的,非要灭了他不可!”正奔走间,新月娥引一军至,又冲杀一阵。李世民大怒道:“匹夫罗成,坏本帅事者多矣!”李世民大败,夺路而走,东方玉梅又引一军,截杀一阵。到四更时分,人困马乏,军士大半焦头烂额;奔至白河边,喜得河水不甚深,人马都下河吃水,人相喧嚷,马尽嘶鸣。

    却说刘子翊在上流用布袋遏住河水,黄昏时分,望见无锡火起;至四更时,忽听得下流头人喊马嘶,急令军士一齐掣起布袋,水势滔天,望下流冲去,唐军人马俱溺于水中,死者不可胜数。李世民引众将望水势慢处夺路而走。行到琥陵渡口,只听喊声大起,一军拦路,当先大将,乃卢隆义也,大叫:“李世民快来纳命!”唐军见了大惊。正是:

    城内才看红焰吐,水边又遇黑风来。

    当下卢隆义引军从下流杀将来,截住李世民混杀。忽遇张士贵,便与交锋;张士贵不敢恋战,夺路走脱。卢隆义赶来,接着刘子翊、新月娥、东方玉梅,一同沿河到上流。隋军已安排船只等候,遂一齐渡河,尽望汉阳而去,卢隆义教将船筏放火烧毁。

    却说李世民收拾残军,就无锡屯住,差点兵马,阵亡八万。渊盖苏文大怒,说道:“卢隆义村夫,安敢如此?”李世民就催动三军,漫山塞野,令大军分作八路,一齐去取汉阳。此时世祖已知丢了无锡,杀敌八万,是功过相抵,对刘子翊不赏不罚,把史思文派去,令刘子翊为元帅一同守汉阳城。不一日,秦叔宝率领前部来到汉阳,军士报道:“前面是汉阳城了。”秦叔宝道:“抢了汉阳,然后扎营。”军士领了命,一齐来至汉阳城下呐喊。

    那边隋军报上城来说道:“有唐将在关前讨战,请令定夺。”刘子翊闻报,随即带领隋军下关来,一字排开,便叫一声:“那里来的毛贼,敢到此地来寻死?”秦叔宝大喝道:“你这老狗,见了俺秦琼老爷,还不下马受缚?”刘子翊道:“你就是大闹长安城的秦叔宝么?不是本帅的对手,且等李元霸来会我罢!”秦叔宝大怒,提起锏便打,刘子翊抡枪招架。战有两个回合,秦叔宝战他不过,只得败下阵来。刘子翊也不追赶,回城去了。秦叔宝败下来,传令三军,离城数里下营,候元帅大兵到来。

    不一日,李世民、渊盖苏文大兵已到,秦叔宝出营迎接二人。李世民问道:“秦叔宝,你曾会战么?”秦叔宝禀道:“有一个老头子,白马银枪,战有二个回合,小将败了,他也不来追我,故此不曾再战。”众将听了,都微微笑道:“如此说,秦将军打了败仗了!”李世民又问道:“那人叫甚名字?”秦叔宝道:“这却不曾问他。”李世民道:“秦将军!你出兵多年,还是这等冒失,连姓名也不问,就与他动手。倘然立了功,那功劳薄上怎么样个写法?下次交战,必须要问了姓名,然后打仗。”徐茂公说道:“既然是个老人家,必然是刘子翊了。”秦叔宝连连点头道:“本将军一时却忘了,正是此人。”李世民大笑道:“既然是他,你那里是他的对手!待本帅明日亲自出马,诸将或有利害的,劝他归顺了,岂不是好?”

    到了次日,天尚未明,李世民吩咐:“擂鼓!点齐众将随我出阵。”众将上前禀道:“杀鸡焉用牛刀!谅一草寇,待末将等前去拿来,何劳元帅亲自出马?”李世民道:“列位有所不知,本帅武艺一般,也非本帅今日要立功。只因这个刘子翊乃是一员虎将,本帅亲自出马去,收降这个英雄,来做个臂膀,相助国家,故尔要亲自出马。”从将齐应一声:“得令!”又有徐茂公上前来禀道:“元帅可带末将等去,看看元帅怎么样一个说法。”李世民道:“既然如此,皆可同去。”说毕,竟出大营来,来到汉阳城下讨战。众将俱在后头观看。那边隋军飞报上关,刘子翊领兵下关,来会李世民。李世民抬头观看,那刘子翊怎生打扮?但见:

    头戴凤翅银盔,身穿一领鱼鳞细甲,腰束狮蛮带。手执一杆一百二十九斤的滚金枪,腰悬竹节钢鞭。外罩一件白云战袍,跨一匹千里翻江银鬃马。身高七尺,面白唇红,白须三绺;腰圆膀阔,头大声洪。真个是:英雄盖世无双将,百万军中第一人!

    李世民拍马上前道:“刘将军,别来无恙?”刘子翊听了,便道:“李世民,你父亲与我当年虽然同殿为臣,可如今他是反贼,我是忠臣,水火不容。”李世民道:“本帅有一言奉告,将军乃将门之后,武艺超群,为何失身于昏君?岂不有拈祖宗,万年遗臭!况将军负此文武全才,何不归顺大唐,与国家出力?那时名垂竹帛,岂不美哉?”刘子翊呵呵大笑道:“李世民,你且住口!我刘子翊岂是不知道理之人?大隋皇帝扫平逆党,交通海洋,文治武功,都算一代明君。你等利欲熏心,非要造反,反而在此血口喷人。你不若同我回京面圣,皇上慈悲,必然宽恕你家。你若不听我言,只怕将来死无葬身之地,懊悔无及也!”李世民道:“将军差矣!你如此愚忠,只怕来日玷辱祖宗!若不听我良言,只得与你决一胜负。”刘子翊道:“李世民,你岂不知男子不能流芳百世,亦当遗臭万年!本帅是好言相劝。既然不听,不必多言,放马过来罢!”何宗宪闻言,大怒道:“这老匹夫,那一个怕你?你敢与本将军打三百回合么?”刘子翊笑道:“听说唐军有一个使戟的小将,名叫何宗宪,十分利害,就是你么?”何宗宪道:“既然知道小爷的名号,怎么还敢过来送死?”刘子翊道:“本事不是吹出来的,你敢近前一战么?”程铁牛道:“何家哥哥不要动,小弟先来会会这匹夫!”何宗宪说道:“小弟小心。”刘子翊一看,程铁牛怎样打扮:

    身高八尺,面如蓝靛,大眼浓眉,虎背熊腰,獠牙锯齿。头戴书铁盔,身披连环甲,腰束狮蛮带,足蹬战靴,坐下一匹黑马。外罩一件蓝袍,掌中一口八十一斤开山大斧。

    刘子翊问道:“你这小丑鬼是谁?”铁牛大怒道:“放屁!小爷是鲁国公程咬金之子,程铁牛是也。”刘子翊道:“老子无能,儿子多大本事?”程铁牛闻言大怒,一踹镫,挥杆一斧。刘子翊催坐下马,立枪一挂。程铁牛往回一撺把,反腕子斧子就奔刘子翊砍来了。刘子翊见他无能,有心玩他。拿枪一拨,“仓啷”一声拨开。二马冲锋,程铁牛往左一摔斧奔刘子翊的后背。刘子翊悬裆换腰,横枪一挂,挂了出去。一抬右腿,把十三节亮银鞭摘了下来,带好挽手,裹到枪底下。拨转马头,二将再次碰面。刘子翊摔杆一枪。程铁牛立斧一挂,可是挂空了,忽见刘子翊摇枪奔他的左额角打来,猛一低头。这时候,刘子翊微裹里手橙,马抢上风头,二马过镫时,把枪交于左手,右手就把鞭抽出来了。不容程铁牛回身旋腰,把三成的气力都搁在鞭上,正打在他的后背上。程铁牛往前猛一栽身,几乎掉下马来,他三摇四晃,震动了五脏内腑。回马败走。何宗宪见了大怒,飞马摇戟,照面就打。刘子翊收了鞭,举枪来战,但见:

    这一个咬牙发狠凶,那一个切齿施威武。这个是银剪戟分三路,那个是滚进枪下三盘。两个喷云嗳雾照天宫,真是走石扬沙遮斗府。往往来来解数多,翻翻复复金光吐。齐将本事施,各把神通赌。这个要取玉玺转帝都,那个喜同诸将居山坞。这场都是没来由,舍死忘生因国主。

    这两个斗了一百回合,不分胜负。何宗宪道:“老匹夫,天色已晚,有本事,你我明日再战。”刘子翊道:“老夫看你武艺不俗,也罢,本帅明日来和你见个高下。”于是两家各自休战。刘子翊回来说道:“这何宗宪还是有本事的。”卢隆义道:“昔日与他交战,诚然是一员虎将的。”刘子翊道:“本帅原来是个书生,不会打仗。你们替我写信,上报天宝将军,请求派吕将军前来为帅。”卢隆义道:“这个好说。”于是写信,报入江都。成都得书,与公主商议道:“老将军此言有理的,但如何回复?”公主道:“这事实难。除非燕王前去劝一劝。”成都道:“明去见燕王,自有说法的。”正是:

    楼下公孙昔擅场,空教女子爱军装。

    潼关一败吴儿喜,簇马骊山看御汤。

    未知后事如何,且听下回分解。
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