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百二三回上方谷世民受困 铁冠道施法禳星 (第2/3页)
汝等于明日早间,可一齐并力,攻取武都。本帅自引兵来接应就是。”众将领命,各各准备出战。徐茂公说道:“请问元帅何故反欲攻其后?”李世民说道:“徐将军不愧是当世奇才,语出惊人,诸位请想,武都乃曹法正之根本,若见本帅兵攻之,各营必尽来救;本帅却取上方谷烧其粮草,使彼首尾不接:必大败也。”徐世勣拜服。李世民即发兵起行,令徐世勣、李靖各引五千兵,在后救应。
且说曹法正正在山上,望见贼军,或三五千一行,或一二千一行,队伍纷纷,前后顾盼,料必来取武都了,乃密传令众将:“若李世民自来,汝等便往劫贼寨,夺了渭南。”众将各各听令。
却说贼军皆奔武都来,隋军四下一齐呐喊奔走,虚作救应之势。李世民见隋军都去救武都了,便引程咬金并中军护卫人马,杀奔上方谷来。卢隆义在谷口,只盼李世民到来;忽见一枝贼兵快马杀到,卢隆义纵马向前视之,正是李世民。卢隆义大喜,上前大喝道:“李世民休走!”舞枪相迎。李世民一看,好一个卢隆义:
头戴峻岭闪光盔,身披犀角塔牙甲,腰束狮蛮带,外罩排利泰山袍,足蹬日月血池靴。掌中二百四十斤漓泉麒麟枪,背负孟德倚天剑,坐下飞山千里白罗马。
李世民急睁凤目看去,果然利害,问道:“来者何人?”卢隆义说道:“我乃是大隋天子坐下,兵部侍郎,加骠骑大将军,卢隆义是也。”李世民说道:“此人真虎将也!谁可生擒,赏布帛二百匹!”王龙道:“我来一战!”卢隆义问道:“慢,你是何人?”王龙说道:“我乃是联军大将,王龙就是。”卢隆义笑道:“我知道你,你是那刘武周的副先锋,你那先锋尉迟恭有些本事的,你既然是副先锋,必然也是好汉,不要走,吃我一枪!”王龙道:“既然如此,我也不会留手了!”挺铲接战。只一合,震得王龙双手流血,被卢隆义赶上一枪刺死了。尉迟恭大怒道:“反贼,你爷爷又尉迟恭来也!”卢隆义见了,拨回马便走。李世民道:“此人武艺盖世,还在已故罗将军之上,所以逃跑,是因我们人多,一定要抓住他。”随后赶来。卢隆义只望七星旗处而走。李世民见卢隆义只一人,军马又少,于是放心追之;令尉迟恭在左,程咬金在右,李世民自居中,一齐攻杀将来。卢隆义引五百兵,皆退入谷中去。李世民追到谷口,先令人入谷中哨探。回报谷内并无伏兵,山上皆是草房。李世民大喜道:“此必是积粮之所也。”于是大驱士马,尽入谷中。
正走间,李世民忽见草房上尽是干柴,前面卢隆义已不见了。李世民心疑,谓徐茂公、李靖道:“倘有兵截断谷口,如之奈何?”言未已,只听得喊声大震,山上一齐丢下火把来,烧断谷口。贼军奔逃无路。山上把火箭射下,地雷一齐突出,草房内干柴都着,刮刮杂杂,火势冲天。李世民惊得手足无措,乃下马抱二将大哭道:“都是本帅一时不慎,我等三人皆死于此处矣!”山上曹法正看了,心中大喜,说道:“老天有眼啊,我大隋江山又该一统,黎民百姓数十年的战乱之灾,如今都要化为尘土了。”
那厢李世民吩咐徐世勣、李靖道:“今日如此,实是本帅低估了曹法正,然则孤为唐皇嫡子,爵位秦王,断然不能投降。但是三军将士,本为一日之安稳而反隋。如今将要死于此地,本帅之过也,彼等安可同受之?孤之表叔,其实好大喜功之辈,无罪于杨隋,有罪于黎民。今我等叛乱可平,彼必再行土木征战,或为仁政科举取仕,此事未可知也。是以汝等不可死于此地,盖因此也。传令军士,本帅允许他们放下武器,走出谷口,向曹法正投降。”二人未回一言,左右军士说道:“元帅待我等有如父之于子,虽国家不同,不分远近。今元帅遇难,却要我等独活苟且,是何道理?”渊盖苏文说道:“本帅听闻中原有一大侠荆轲,一豪杰高渐离,有歌一曲,乃是《风萧萧兮易水寒》。今日本帅转战他乡,与众位英雄遇难于此,并无怨言,不如传唱此歌,有何不可。”程咬金道:“诸位,脑袋掉了不过碗大的疤,二十年后,你我再来反隋!”这两个领头,倒也有趣。
曹法正在山上听见,大惊道“贼军所谓为何?”孙静空道:“似乎在唱歌?”曹法正道:“是什么?”卢隆义道:“好像是《风萧萧兮易水寒》。”曹法正说道:“当年荆轲刺秦,都是这妖物所坏!”三个正说话之间,忽然狂风大作,空中黑气漫空,一声霹雳响处,只见骤雨倾盆。满谷之火,尽皆浇灭。地雷不震,火器无功。李世民见了大喜,忙说道:“不就此时杀出,更待何时!”即引兵奋力冲杀。执失思力、段达亦各引兵杀来接应。史思文军少,不敢追赶。李世民、徐世勣、渊盖苏文、李靖等与执失思力、段达合兵一处,同归渭南大寨,不想寨栅已被隋朝军兵夺了。李建成、李元吉等正在浮桥上与隋军接战。李世民等引兵杀到,隋军退去。李世民烧断浮桥,据住北岸。
曹法正在山上见卢隆义诱李世民入谷,一霎时,火光大起,心中甚喜,以为李世民此番必定难逃一死。不期天降大雨,火不能着,哨马报说李世民和其他各国元帅姜军俱逃去了。曹法正见了,叹道:“这就是:谋事在人,成事在天。不可强也!”
却说李世民在渭北寨内传下大令,道:“渭南之寨栅,今已失了。诸将如再言出战者,定斩。”众将听令,据守不出。徐世勣入告道:“近日曹法正引兵巡哨,必将择地安营。”李世民说道:“这个的确可怕,曹法正若出武功,就要依山而东,我等皆危矣;若出渭南,西止五丈原,方无事也。”令人探之,回报果屯五丈原。李世民以手加额,曰:“历史又要重演,大魏皇帝之洪福我等亦有也!”遂令诸将:“坚守勿出,彼久必自变。”
再说铁冠道人来到李世民军中,说明前事。李世民就把战事说了一遍。铁冠道人说道:“这曹法正端的利害,可惜不会道术,虽然武艺高强,并无一用。”李世民道:“此人武艺和宇文成都一般,兵法也不弱,道长何出此言?”铁冠道人笑道:“明日把他叫出来,贫道画好相貌,此人就死定了。”李世民听闻此言,半信半疑,却也无计可施,唤来李元霸,说道:“明日你去讨战,只要曹法正出来。”元霸道:“晓得了。”
次日天明,李元霸顶盔掼甲,来到武都前,说道:“曹法正快出来一战!”隋军看是李元霸,连忙报进:“元帅爷爷,李元霸讨战。”曹法正道:“这是李世民的诱敌之计,必然要我追他去,好布下埋伏,我却不上当的。”于是拿了一对锤子,飞身下来,说道:“李元霸,你不必惺惺作态了,今日必然是哥哥想要杀我,所以派你来引诱,本帅如何不晓得?不要走,吃本帅一锤!”飞马上前,劈面就打。李元霸连忙接住,好杀:
金翅大鹏雕,元帅曹法正,只为武都城,相逢各骋强。粗心元帅将人骗,大胆元霸把人诓。这一个,翁金锤起无情义;那一个,一对铁锤有智量。法正施威喷彩雾,元霸放泼吐毫光。齐斗勇,两不良,咬牙锉齿气昂昂。播土扬尘天地暗,飞砂走石鬼神藏。这个说:“你这厮爱耍阴谋斗心计!”那个说:“曹元帅莫说逆言乱家邦!”言村语泼,性烈情刚。上一锤飞沙走石大将死,下一锤快如闪电险身亡。伶俐的曹元帅,凶顽的李赵王,一心只要杀,更不待商量。锤打锤迎齐努力,有些松慢见阎王。
两个斗了三十回合,曹法正遮拦不住,回马就走。铁冠道人看去,已经有了打算,也收兵回营。李世民问道:“情况如何?”铁冠道人笑道:“曹法正死定了!”李世民笑道:“道长,这怎么说?”铁冠道人说道:“元帅听说过‘钉头七箭书’么?”李世民大惊道:“莫非是当年害死赵公明的禁术?”铁冠道人闻言,大笑道:“什么禁术?只要能杀人,那就是好术!”世民道:“道长如今怎样?”铁冠道人说道:“这有何难?先立一营,营内一台,结一草人,草人面上贴着敌人画像,人身上要书敌人姓名,头上一盏灯,足下一盏灯,脚步罡斗,书符结,印焚化,一日三次拜礼,至二十一日之午时。二十一日后,敌人的三魂七魄就会被拜散,此时射箭到草人上,如若射敌人本体,则草人和敌人都会喷出血来。”李世民大惊道:“好狠毒的恶术也!”
当下铁冠道人冷笑一声,转身前往嵩山,暗出三千人马,又令尉迟恭、程咬金前去安置。铁冠道人后随军至嵩山,尉迟恭筑起将台,安排停当,扎一草人,依方制度。铁冠道人被发仗剑,脚步罡斗,书符结印,连拜三五日,把一个曹法正只拜的心如火发,意似油箭,走投无路,帐前走到帐后,抓耳挠腮。孙静空、卢隆义、史思文等人见曹法正如此之不安,心中甚是不乐,亦无心理论军情。这一日,又见曹法正昏乱,不知军务,只是睡卧,尝闻鼻息之声。古云“神仙不寝”,乃是清净六根,如何今日六七日只是昏睡!
且不说隋营乱纷纷计议不一。铁冠道人早拜掉了曹法正元神,只是散而不归,但神仙以元神为主,游八极,任逍遥,曹法正也是上神下凡,自然如此。今一旦被铁冠道人拜去了,不觉昏沉,只是要睡。卢隆义和史思文心下甚是着忙。自思:“曹元帅为何只是睡而不醒,此中必有凶兆!”二兄弟愈觉郁郁不乐。
那一边,铁冠道人在嵩山拜了半月,曹法正越觉昏沉,睡而不醒人事。众将军入内帐,见曹法正鼻息如雷,用手推而问道:“元帅,你这是怎么了,为何只是酣睡?”曹法正忙回答道:“这是什么话来?本帅并不曾睡。”盖庄见曹法正颠倒,谓众人道:“列位将军,元帅,请听我一言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