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第百十五回临潼关大战叛逆 卫文升败退丹阳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:
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
    第百十五回临潼关大战叛逆 卫文升败退丹阳 (第2/3页)

?”赵才说道:“这细作在信上说了,那李子通本是要封锁消息的,但是他帐前的兵士害怕,还是说了出去,故而被细作知道了。”杨彪道:“如此一来,大小事情都说通了。”杨龙道:“既然如此。我和你一起去,也是一个照应。”杨彪道:“不可,人多了反而容易暴露目标,我只带三千兵士足矣。”杨龙闻言大惊道:“两军交战,何等大事,怎么可以视如儿戏?”杨彪道:“大哥,你不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的威风,如今天色已晚,我就去了。”说罢,不管杨龙,就带了三千军马去了伍云召大营。是时正是二更,伍云召早有准备。杨彪方才进入大营,就被伍云召围住。杨彪大怒,喝一声:“伍云召反贼,吃你杨爷爷一鞭!”伍云召一看,好一个杨彪:

    身高八尺,面如黄金,大眼浓眉,威风凛凛。头戴弯月流星盔,身披玉锁珠帘甲,腰束碧玉蓝田带,外罩一领卷珠袍,足蹬黄鹤圈秀靴。掌中一对四十斤龙头钢鞭,坐下一匹窫窳千里马。

    伍云召见了,呼呼笑道:“杨彪,本帅劝你快快下马投降,也许你还可以活着离开这里。否则,你哥哥杨虎就是你的写照!”杨彪闻言,大怒道:“反贼伍云召,今日不杀了你,我也不是杨彪!”伍云召见说,呼呼冷笑道:“你也不想想,就凭你的三角猫功夫,你是本帅的对手么?”杨彪大喝道:“我呸!就是被你打死,也比投降你们这一伙响马草寇强!”伍云召闻言,呼呼冷笑道:“既然如此,你就放马过来罢!”杨彪道:“反贼休走,你爷爷来了!”飞马上前,劈面就打。伍云召把枪来迎,斗不到二十回合,伍云召大叫一声,一枪刺死了杨彪。跳下马,拔剑取了首级,吩咐把隋军斩尽杀绝。正是:

    对潇潇暮雨洒江天,一番洗清秋。渐霜风凄紧,关河冷落,残照当楼。是处红衰翠减,苒苒物华休。唯有长江水,无语东流。

    不忍登高临远,望故乡渺邈,归思难收。叹年来踪迹,何事苦淹留。想佳人妆楼颙望,误几回、天际识归舟。争知我,倚阑杆处,正恁凝愁!

    那伍云召连胜两阵,暗自忖道:“隋军遭此大败,只怕不会轻易出战了。须得想一个办法,诱使隋军出战,才是办法的。”于是对李子通说道:“大王在上,臣有一言:隋军连续战败,心中对我军已经产生畏惧。我想一时半刻之间,他们是不会轻易出战的。我们最好想个办法,逼迫他们出战,才好动手。”李子通大喜道:“想来元帅已经有了对策。”李子通道:“这也不难。我们往来奔波,粮草不济,可以假意和他们谈判,就好动手了。”李子通道:“可是他们两次被我们打败,只怕不会相信我们。”伍云召道:“这也不难,陛下可以派自己的一儿子前去,他们就相信了。”李子通大喜,命次子李琦前去。那边杨义臣又见折了杨彪,烦恼倍增。次日,听说李子通派儿子李琦前来送上谈判文书,心中有些迷惑。此刻那卫文升也有八分惧怯,先稳住了李琦。随即写书,速差一人赍擎,直到李子通大寨。小校报知,临潼关有人下书,李子通传令,教唤入来。小校将书呈上,李子通拆开看时,写道:

    大隋朝右侯卫大将军卫文升顿首,再拜寿州王李子通王爷及统军头领麾下:日昨结义兄弟杨义臣膝下小男,倚仗一时之勇,误有冒犯虎威。向日反王李密率众到来,本理合就当归附。奈何吾等思前想后:那李密乃是无用之人,只有大王可以成就大事。今日僵局至此,虽百口何辞!原之实非本意。今顽犬已亡,遣使讲和。如蒙罢战休兵,将城中粮草、马匹,尽数纳还,更赍金帛,犒劳三军,免致两伤。谨此奉书,伏乞照察。

    那李子通看罢来书,假意大怒,扯书骂道:“阻挠天兵,焉肯干休?只待洗荡村坊,是吾本愿!”下书人俯伏在地,凛颤不已。伍云召一看,冷冷一笑,慌忙劝道:“大王差矣。我等相争,皆为气耳。既是卫文升差人下书讲和,岂为一时之忿,以失大义?”随即便写回书,取银十两,赏了来使。回还本寨,将书呈上。卫文升忙与杨义臣拆开看时,上面写道:

    河内寿州王李子通,手书回复临潼关卫文升、杨义臣、孙天佑帐前:国以信而治天下,将以勇而镇外邦,人无礼而何为,财非义而不取。我李子通与大隋皇帝杨广,自来无仇,自然是君臣。奈缘尔将行一时之恶,惹数载之冤。若要讲和,便须赔偿我军队粮草十万石,战马三百匹,并且犒劳军士金帛。忠诚既笃,礼数休轻。如或更变,别有定夺。

    卫文升与杨义臣看了,俱各惊忧。次日,卫文升又使人来说:“若肯讲和,当各请几人质当。”李子通不肯,伍云召便道:“无伤。”随即便差自己的儿子伍登,前去为信。临行时,伍云召叫过伍登,附耳低言:“如此如此,休得有误。”不说伍登去了,却说于仲文、赵才、杨龙、孙静空听说了消息,一个个只要厮杀。当时见了众人,就在中军扎驻。

    且说伍登引李琦,来见卫文升、杨义臣、孙天佑,李琦向前说道:“奉父王将令,差伍元帅儿子伍登引孤家前来讲和。”杨义臣道:“这伍云召差遣你们两个人来,必然有谋。”伍登大怒,揪住杨义臣便打,卫文升慌忙劝住。李琦道:“伍登虽然粗卤,却是我父王和元帅伍云召的心腹之人,特使他来,休得疑惑。”孙天佑中心只要讲和,不听杨义臣之言,便教置酒相待,请去法华寺寨中安歇,拨五百军人前后围住。却使两个亲信来李子通大寨讲和。二人到中军相见了,随后将粮草、车马,并金帛一车,送到大寨。李子通看罢道:“这马都是精壮的,带到后堂,好好养着才是。”这二人闻言,暗自好笑伍云召,便写书,叫从人还寨,说明这些事来。杨义臣听得,回道:“我看这事还不太简单,我们先等一等,看看伍云召还有什么花样,不能被这小子欺骗第三次了!”

    那李子通见杨义臣怎样也没有动静,便与伍云召商量。尚然未决,忽有人来报道:“江都杨广听说临潼关将要不保,打算派项子龙前来救护。”李子通大惊道:“那厮们知得,必然变卦。”伍云召说道:“为今之计,一定要先把临潼关打下来,才不会被项子龙牵着鼻子走。”于是把两个亲信叫过来,好言好话安慰了一番,劝他们投降。两个一看,知道没了主意,只能投降伍云召了。伍云召大喜道:“你们只管骗那杨义臣,教他过来透析我的大营,那时候我收拾了他,你们也有功劳。”二人大喜,急忙写了书信,给伍云召看了一遍。伍云召大喜,吩咐把书信送出去,然后把剑在手,说道:“你们两个不忠不孝的家伙,今日你们可以背叛杨义臣,明日也一样会背叛我伍云召!”不由分说,杀了二人。

    再说杨义臣收到了二人的书信,领了杨龙来见卫文升、孙天佑,备说李子通无心讲和,可以乘势劫他寨栅。卫文升道:“这一战倒是好说,只是要先杀了伍登和李琦,不然万一他们两个报信,那就不好办了。”杨义臣道:“不可,打破他寨,好歹一块杀了。今晚传令与各寨,尽数都起,先劫李子通大寨。如断去蛇首,众贼无用,回来却杀李琦和伍登两个贼未迟。”卫文升道:“杨兄弟智谋高我一头,可以善用良计。”当下传令与北寨赵才、东寨于仲文、南寨孙静空,一同劫寨。

    再说李子通同伍云召说道:“未知此计若何?”伍云召道:“大王不必多心,他们已经中我的计了。他若今晚来劫我的营寨,我们就把伏兵杀出去,此名‘番犬伏窝’之计,百发百中的。”

    当晚却说杨义臣带了杨龙、于仲文、赵才,尽数起发。是夜月色朦胧,星辰昏暗。杨义臣、杨龙当先,于仲文、赵才押后,马摘鸾铃,人披软战,尽都来到李子通总寨。只见寨门不关,寨内并无一人,又不见些动静,情知中计,即便回身。急望本寨去时,只见临潼关里锣鼓炮响,却是城中伍云召的儿子伍登爬去法华寺钟楼上撞起钟来,声响为号,东西两门,火炮齐响,喊声大举,正不知多少军马,杀将入来。却说法华寺中李琦抽出宝刀,当场发作,杀将出来。杨义臣等急回到寨时,寻路不见。卫文升见寨中大闹,又听得梁山泊大军两路杀将入来,无可奈何,只能去了丹阳。赵才大惊,径奔西寨,撞见了李琦,大怒,一枪刺死了李琦,夺路而走。于仲文要奔东寨时,遇着伍登,斗了几个回合,夺路便走。孙静空死命奔出北门,却有无数陷坑,背后李子通亲自率领军队杀过来,赶杀将来,前逢伍云召,乱箭射了过来。幸亏孙静空的铁背神功利害,得了性命,忙忙逃命去了。

    且说杨义臣靠着自己千里马,行得快,杀出西门,落荒而走。此时黑雾遮天,不分南北。约行了二十余里,不知何处。只听得树林背后,一齐锣响,撞出四五百军来。当先一将,手提杆棒,望马脚便打。那匹宝马是千里龙驹,见棒来时,从头上跳过去了。杨义臣正走之间,只见阴云冉冉,冷气飕飕,黑雾漫漫,狂风飒飒,虚空中一人,当住去路。杨义臣疑是神兵,勒马便回,东西南北,四边都是尚师徒阴魂圈住的。杨义臣再回旧路,四周没有一个贼军,心中大吃一惊。空中一人说道:“杨义臣,你不赶快逃命,还在等什么?”杨义臣闻说,如梦初醒,急忙去了丹阳,不表。

    话说杨义臣连续战败,北方大片土地被瓦岗寨抢占,消息传到江都,隋世祖明皇帝大惊失色,连忙召集武将议事。成都道:“陛下,为今之计,须得派壹元上将,统领兵马,前去和李密、李子通会战,务求一战功成。”世祖问道:“哪一位可以担当此等大任。”颖儿说道:“子龙可行。”成都道:“子龙是项家苗裔,颇有智谋,只是意气用事,需要一员大将作为副手。”子龙道:“曹法正将军老成持重,请得同行。”世祖闻言大喜道:“子龙、法正,你们需要多少兵马?”子龙道:“启奏陛下,不必过多,三万足矣。”世祖道:“好!希望你把临潼关变成彭城,继往开来。”子龙道:“臣领旨!”可惜项子龙此番一去,若不是伍云召,管是那一个都该被项子龙杀了。只是逢这伍云召,又忘了一句谶语。正是:

    对西风、鬓摇烟碧,参差前事流水。紫丝罗带鸳鸯结。的的镜盟钗誓。浑不记、漫手织回文,几度欲心碎。安花著蒂。奈雨覆云翻,情宽分窄,石上玉簪脆。

    朱楼外。愁压空云欲坠。月痕犹照无寐。阴晴也只随天意。枉子玉消香碎。君且醉。君不见、长门青草春风泪。一时左计。悔不早荆钗,暮天修竹,头白倚寒翠。

    不说项子龙前去支援。话表伍云召来到丹阳,吩咐下去,围住三门,放一处北门。赵才闻之,呼呼冷笑道:“列位,不必说了。这定是伍云召想要迷惑我们,让我们自己内乱,他好收一个渔翁之利。我这就反其道而行之,杀出北门,偷袭伍云召。”杨义臣闻言大惊,连忙劝阻道:“赵兄,不要鲁莽,万一又是伍云召的计谋,却该怎么是好呢?”赵才道:“杨兄弟,你也过于谨慎了,罢了,等我砍了伍云召,功劳分你一半。”点兵一万,出了北门,就去伍云召那里了。伍云召的亲兵看见了,急忙前去报告伍云召。伍云召听说是赵才,对众将说道:“诸位将军,你们不要欺负这赵才年老。此人年轻时骁勇好斗、擅长骑射。虽然性情粗悍,但不傲慢无礼。北周时为舆正上士,文帝即位后,因屡立军功迁升,在昏君杨广门下供事。杨广立为太子后,被文帝授予朝廷右虞侯。杨广篡权夺位,赵才升为左备身骠骑,后提升为右骁卫将军。赵才严守法纪,勤于政事,很有声望,那昏君对他十分礼遇。当年出征讨伐吐谷浑时,赵才任行军总管,率领卫尉卿刘权、兵部侍郎明雅等从合河道出击敌军。大胜而还,被提升为金紫光禄大夫。在辽东战役中,赵才率兵又出碣石道胜利而归,被授为左候卫将军。当然了,和宇文成都在正面战场上的作战相比,赵才的这些胜利不算什么,所以也没多人在意。但是那昏君杨广为了自己的名声,不久之后找个滑头又升赵才为右侯卫大将军。今日来此,你们也不要小看他。”伍登道:“父帅说的是了,昏君每次出巡,都让赵才担任斥侯。所以,赵才经常和宇文成都、颖儿、项子龙、杨济清等名将交谈,颇得用兵的精髓,此人的随机应变能力也因此十分可怕。”伍云召道:“赵才平日里对那些奸猾之臣毫不避让,途中遇到公卿家室有违犯禁令的,他都直言不讳的训斥,毫无顾忌。很多人都被赵才责骂过,也包括我。尽管杨广对他有些不满,但因赵才公正廉洁,也无可奈何。今日他来,新账旧账一起算,绝对不能让他活着回去,大家明白么?”众将道:“我等誓死诛杀老匹夫!”伍云召大喜,亲自带领五万大军,来到尽才口埋伏,等候赵才前来送死。

    再说赵才一路行军,来到尽才口,见此地十分高耸,大惊道:“此地何名?”郎明雅闻言说道:“来人啊,给我查!”左右答应一声,不久回报道:“启禀赵将军,这里是‘尽才口’。”赵才大惊道:“我名叫赵才,此地名为‘尽才口’,难道要绝我不成?我死倒没什么,可是将士无辜,传令三军,马上掉头,撤回丹阳。”刘权道:“赵将军,有这个必要么?”赵才道:“刘将军,我们不能因小失大,快撤!”刘权无奈,只能下令撤军。

    那伍云召在尽才口等了许久,也没看到赵才过来,大惊道:“赵才许久不来,一定是意识到了危险。此人骁勇善战,远胜战国悍将廉颇,一定不能放过他。传令下去,不必继续等候,全力追杀赵才,一定要灭了他。”左右答应一声,伍云召三军飞奔出了尽才口,全速追杀,不到半个时辰就赶上了赵才大军。赵才闻说,吩咐下去:“传我将令,后军变前军,前军变后军,保持队型,弓箭手瞄准伍云召本人,只要我一挥手,第一箭只许射伍云召。”隋军得令,立时转变阵型。赵才来到阵前,威风凛凛,怎见得?

    身高七尺五寸,面如银盆,虎背熊腰,目崩寒光。头戴蓝龙遮光盔,外罩大红座蟒,身披踢庭兽甲,腰束狮蛮带,足蹬八字飞云靴。掌中一百二十一斤凤嘴梨花刀,坐下八方步云马。

    当下伍云召说道:“赵将军,你当年看到社稷有倾覆之患,自己又受皇恩深重,不能坐视隋朝灭亡,于是极力进谏说:‘如今百姓穷困,府库空虚,盗贼蜂起,禁令不行,望陛下回京都以安抚百姓臣僚。’老将军啊,你是一片忠心,那昏君却勃然大怒,把你交给小吏处置。十多天后,那昏君怒气略消,这才放你出来,我问你,这样反复无常的小人,你为什么要忠心于他?”那赵才闻言,呼呼大笑,说道:“呔!伍云召,我赵才虽然愚笨无知,但是冒死相请那是臣子的本分。不说陛下没有杀我,就是砍了我赵才又如何?况且事后陛下主动认错,待我更加亲昵,我岂能不忠心朝廷?”伍云召说道:“赵老将军,你不要执迷不悟。你以为本帅是瞎子还是聋子?江都即将粮尽,隋朝将士早已离心离德。内史诗郎虞世基、秘书监袁充等多次鼓动那昏君游览西湖,那昏君居然真个招来诸大臣商议此事。老将军极力陈述回京的道理,遭到虞世基的反对,昏君也默默不言,你也因为此事而忿忿退出朝廷,来到此地。我问你,既然如此,你和必要为他卖命,不如归顺寿州王,做一个开国功臣,这有什么不好?”赵才道:“伍云召。任你说的天花乱坠,我也不会投降,将士们,反贼就在眼前,给我杀!”一声令下。无数羽箭直奔伍云召而来。伍云召大惊,大叫一声,飞身跳下马去,闪开弓箭,吩咐大军掩杀上去。隋军虽然作战勇猛,但是过不敌众,不到半个时辰就被突破防线。刘权大怒,飞马横锏,直取伍云召。伍云召回家不忙,揉身而上。二人碰面,刘权摔杆就是一锏,伍云召一看,把枪一打,破了他的十字锏,往右边一挂,把自己这条枪挂出去,不容他换式,左手的枪一兜,只听“呛”一声,震得刘全两腕发麻,一对锏就撒手了。伍云召发手一枪,刺死了刘权。那一边郎明雅大怒,叫一声:“伍云召不要走,你爷爷郎明雅来取你的狗命了!”伍云召笑道:“你是来送死的罢?”把枪挂在得胜钩上,取出一对三棱锏,大叫一声,飞马冲杀过去。那郎明雅来到伍云召的马头前,刹那之间,郎明雅的人到、马到、兵刃到,大刀搂头盖顶地劈了下来。伍云召冷笑一声,不慌不忙,把双锏十字一架,略略往外一踹镫,用锏往上一迎,接着了大刀往下一卸,好一招一巧破千斤,把来郎明雅劈了一个空。急忙抽回刀来,一横刀杆将要变招,伍云召那里容他变招?晃一晃,双锏反腕,使了一个“双龙搅海”,朝着郎明雅的面门扎来。此时正赶上二马错镫,两匹马急,郎明雅再躲就躲不开了,当下伍云召双锏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