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第七十八章 要银子,还是要脑袋?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:
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
    第七十八章 要银子,还是要脑袋? (第2/3页)

赵允让的嘴,阻止他向皇帝汇报。

    赵允让的意思就是这个,现在抓几个贪官出来杀掉,是没有什么意义的。

    现在救灾还是要靠他们。

    众官员员立刻屁滚尿流地跟着何大人去做了。

    这可是命啊,万一这位大爷突然生了气,不要银子,让所有人都人头落地,就麻烦了。

    说起来这群官员虽然都有些问题,但是执行力还是杠杠的。

    其实贪腐与个人能力关系其实不大!

    呃,或者说也有一点吧,没能力的人,你就是让他贪腐,他也贪腐不来多少!

    这长期以来形成的错综复杂的关系网,本身就是一种极强的执行力。

    所有的官仓全部打开。

    所有的大一点的村镇,都设置了施粮点儿。

    保证在方圆二十里内的村民,能赶到这里来领粮食或者吃东西。

    可是问题也很快就出现了,因为粮食不够了。

    所有的人都来吃这些救济粮,而且有的人还抱着吃饱吃好的一种态度,显然是不现实。

    何大人大人哭丧着脸来了。

    “怎么办?朝廷下发的赈灾粮食都已经发放下去了,仓库的银子也拿出来到各处去买了,可是这次旱灾的规模极大,买粮也是买不到啊!”

    赵允让皱着眉头,这何大人说的也是实情,确实是如此。

    而且在长途运输的过程中,人吃马喂,也会是一种极大的消耗。

    还是有高铁和飞机的时代好啊,朝发夕至。

    可是现在不成,估计出去买粮的人,还未见到粮食呢!

    既然不能开源,恐怕只能先节流了。

    不过,怎么有这么多灾民呢?

    “外面所有的人全部都是灾民?”

    何大人摇头,显然也不是。

    起码这些官员们就不是。

    官员们自然不是,也就有富商大户不是。

    相当的一部分人,哪怕是在灾难之时,也是家有余粮,吃得起饭的。

    这可不是现代,家里边只存着当月的粮食。

    哪个大户家里边儿,不是粮谷满囤,储存到三年以上的。

    赵允让突然一拍大腿,妈的失误了。

    这里面没有考虑到这样一种情况。

    庐州街头,一家粮店正在施粥。

    这粥本来要求是稠稠的,筷子插上去都不倒。

    可是现在不行,因为没有米了。

    所以粥很稀。

    就是如此,那等待施粥的队伍也排得老长。

    要不是有官兵维护,恐怕早就引起骚乱了。

    赵允让来的时候,正看见队伍中有一个身材矮胖,穿着一身家常衣服的人,正端着一个大碗,在队伍里伸头探脑。

    长长的队伍中间,自然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