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第十八章 工业萌芽与希望书院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:
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
    第十八章 工业萌芽与希望书院 (第2/3页)

    这几天,他从系统里找出了好几种砖窑的图纸。

    隧道窑是不成了,需要的配套设备太多了,只能舍弃。

    能拿出来的,只能是素有“八卦窑”之称的轮窑了。

    轮窑连续性作业,生产能力较大,而且燃烧烟气通过预热带排出烟道,又可用来充分预热砖坯。

    产量高还省煤!

    就这么简单一描述,老周心里就痒痒的不行,做个经销商固然不错,可是整个产销售一条龙都掌握在自己手中,这家业就大发了。

    看着老周一脸憧憬的模样,赵允让又直接扔给他一张营造法式一书中关于砖瓦作的图纸,里面详细著述了各种不同的砖的尺寸,用法。

    甚至,连计算用砖瓦的数量公式都在里面了。

    “这会成为官方的市场准入标准的。”赵允让神秘地预言。

    这营造法式本就是关于建筑方面的专业标准,只不过,现在赵允让决定,这标准,要由自己来制定了。

    现代不是有句话么,三流企业卖产品,二流企业卖技术,一流企业卖标准!

    没问题,咱们三位一体,拿着自己的标准,用自己的技术,生产自己的产品!

    目前最迫切的问题,主要有两个,一个是轮窑的建造,一个是燃料问题。

    青砖窑因为规模的关系,还可以用些柴草,好点的窑口,会使用木炭。

    可是大规模的生产,那必须是煤!

    煤素有工业血液之称,有了血液,工业才能发展起来。

    想当初,赵允让对于前世工业门类齐全的那种自豪感,可是念念不忘。

    万事不求人,建设一个工业大宋,这就是北宋的资本主义萌芽!

    砖窑建造的事情,就交给老周去办了,不过赵允让特意嘱咐,这砖窑要离开碧落山庄十里以外。

    最重要的,是要建设在庄子的东南方向。

    面对老周的疑惑,赵允让可没心思向他解释什么盛行性季风的概念,这叫什么来着?

    对了,这叫“紫气东来”!

    小周呢,则被赵允让派去了汝州。

    拿了一千两银子去买地。

    现在可是土地私有,肥沃的土地还是蛮值钱的。

    可是,有露天煤矿的地方,土地绝对是贫瘠到了极点的,基本就是个不毛之地的情形。

    便宜就一个字!

    照说内蒙的露天煤矿可能多一些,不过这时候估计也都是些游牧民。

    依照现在的交通水准,这距离太远了!

    到时候煤运回来比砖还贵,得不偿失啊!

    汝州!

    就是平顶山,赵允让记得这里有大型的煤矿,而且,这里还有一部分小型的露天煤矿。

    正合适,估计用来烧砖,怎么也能用上几十年!

    顺便把煤矿勘察的要点告诉了小周,其实直接告诉他地点也可以,但是太惊世骇俗了。

    万一朝廷知道了,让自己满世界找煤矿怎么办?

    这汝州离着开封也不过三四百里。

    当地也可以建造砖窑,也可以运输煤过来,毕竟汴梁城这样的大都市,居然还以柴草为主要原料,实在令人费解。

    本来赵允让没打算这么大量的使用煤炭,毕竟,受教育多年,环境意识还是有的。

    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