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第196章 发钱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:
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
    第196章 发钱 (第2/3页)

   杨玉珍直接瞪了他一眼:

    “我家六哥儿没有数错,拿走。”

    “可是。”

    余大郎还想在说,又听赵祯道:

    “我这都是有数的,拿走吧。”

    “哎。”

    余大郎这才笑呵呵的拿走。

    反正不是自己主动占官府便宜的。

    是官府他们自大数错了。

    拿到钱的人家都三三两两的散去,一家人准备把窝棚的门关起来再细细的数上一遍。

    方才他们等候的时候也都聊了。

    要不要去城里转一转,看看花灯之类的。

    毕竟这里可是东京城!

    虽然钱不多,但是在小摊上一家人吃点,那也是够用的。

    尤其是不做工,就算不去城里吃,那也可以在这里喝完粥之后,再进城溜达溜达,瞧瞧热闹。

    若不是逃荒来的,哪有机会来东京城呢?

    虽然陈尧咨接受了调令,但是按照大宋官场的宽松程度,也不会立即逼你走马上任的。

    总是要给你一些时间去安排家里的事。

    陈尧咨也没带着自己的家小,只是带着老妻以及侍妾。

    他本想着等宋煊合龙失败的消息传来后再痛快的出城。

    奈何得到的消息是成功了,陈尧咨便也没有了心气,直接乘坐驴车出了城门。

    可以说陈尧咨是极为狼狈的离开,昔日同僚避如蛇蝎,连吕相爷都没有出来相送。

    陈尧咨接受调任的任命书后,吕夷简也未曾再与他多说什么。

    因为吕夷简认为陈尧咨一意孤行,是不符合团队内互帮互助的,趁早让他去外面也好,省的再惹出什么麻烦来。

    再加上吕家带头促使家族补缴罚款,吕相爷低头之后,宋煊还给台阶,让其次子吕公弼也参与到了治河当中。

    就算是陈家不情不愿,可也是补缴了罚款,更不用说阎文应,甚至还主动加码示好,希望此事就这么结束,万不可再追究了。

    如此一来,朝臣更是看明白了大娘娘释放的信号:“得罪宋煊,等于自毁前程”。

    谁不知道宋状元是大娘娘的人啊?

    只不过此时城外要渡河的地方十分的吵闹,让陈尧咨掀开了驴车的窗户帘向外张望。

    灾民营外也围了不少看热闹的百姓。

    但是有禁军专门看管,不允许灾民之外的任何人靠近十步内。

    防止有人趁机搞事。

    周遭人都在议论着,会给这帮人发多少钱?

    早就听闻那铜钱跟金山似的堆在里面,更不用说在汴河旁边的空地上,县衙也拉了许多铜钱过去发放结账。

    现在里面总是传出来感谢宋大官人的声音。

    陈尧咨听清楚后,直接把帘子放下。

    他更加生气了!

    “这帮刁民,不知道感谢大娘娘与官家,都感谢一个知县,真是可笑至极!”

    陈尧咨愤愤不平的道:“这钱都是朝廷的钱,可不是他宋煊的钱。”

    “如此多的灾民出声,宋煊他也想要复刻陈桥兵变吗?”

    驴车里除了他的妻妾没有外人,她们也都清楚陈尧咨为什么生气。

    但是这种话题,她们几人也都没多说什么。

    谁家状元郎会带着灾民谋反啊!

    自己郎君定然是被气糊涂了。

    城外一片感恩之声,皇宫内,杨怀敏也是在报喜。

    刘娥听的很满意。

    她本以为排水是一件大难事:“这渴乌的作用还真不小啊!”

    “是啊,大娘娘。”

    杨怀敏脸上带着笑:

    “渴乌这玩意能把水从低处往高处运送,这下子工程进度会极大的提高,也不用耗费太多的民力。”

    “怕不是用不了三五日,就会把堵住的汴河水给排干净,从而更好的清淤。”

    “待到清淤过后,再把另外一边的河水用渴乌给弄过来,循环往复几次,这汴河怕是就要被彻底清理干净了。”

    “以前都没几个人知晓,宋状元说在唐朝被运用的如火纯青了。”

    刘娥强调了一句:

    “定是晚唐时期,各处战乱,丢失了许多文献,导致咱们都不清楚,还是宋十二他博学多识,读的书多。”

    “大娘娘说的在理。”

    杨怀敏又开始吹捧,大宋要比大唐强上许多。

    这也不是杨怀敏故意吹捧,而是宋人都习惯于跟晚唐的时局作为对比。

    毕竟贞观之治以及开元盛世,对于他们而言都太遥远了。

    甚至许多人都不知道这两个名词。

    不是谁都有机会读书识字,甚至是读史书的。

    再加上长安城的人口,也不如东京城人口多。

    大宋比前朝强,几乎是宋代上下阶层的共识,以及有意为之。

    矫枉必须要过正,宋朝的统治阶级是十分害怕会回到武夫争霸的岁月当中去,那个时候人都不叫个人。

    “广济渠船只运行更畅快了,只不过因为河流中断,货物无法通过船只运输到东京城外码头。”

    “倒是让车马行给赚了不少钱,尤其是宋大官人还提前跟他们沟通过,不许涨价太高。”

    听着杨怀敏的汇报,刘娥再次颔首:

    “那么多淤泥怎么办啊?”

    杨怀敏登时愣住,确实不知道怎么办。

    “宋状元没说。”

    杨怀敏如实回答。

    开封县的沟渠清淤,这些淤泥可以卖给粪行,他们可以堆积一些肥料,用来制作花泥。

    总之都是有用的。

    但是不止是汴河需要清淤,那必然会产生许多淤泥。

    这些淤泥不仅味道大,而且还量多,不知道宋状元是作何打算的。

    “且先让宋十二歇息几日,你再去询问一二。”

    有了刘娥的嘱咐,杨怀敏再次应声表示记下了。

    在杨怀敏看来,这件事确实是一件麻烦事。

    当年丁谓一举三得,皇宫失火后,他先挖掘街道取土形成壕沟,引入汴河水入渠运输建筑材料。

    竣工后将废墟瓦砾回填沟渠回复街道原貌,解决了取土、运输、肥料的三大难题,大幅度节省工程成本。

    宋状元他也是通过赈济灾民的同时,兴修水利来同时解决两件麻烦事。

    就是不知道这淤泥要怎么用?

    刘娥也没没有继续追问,而是转移话题:“这中秋游街怎么样了?”

    “回大娘娘,今日都布置妥当了,尤其是宋状元已经开始给灾民与东京城干活的百姓结了工钱。”

    “从明日开始,怕不是会十分热闹。”

    刘娥莞尔一笑:“老身也想出去瞧瞧。”

    杨怀敏自是说着没有一个灾民饿死,全都是大娘娘的恩泽,出去转转与民同乐,也是极为恰当的。

    况且有大娘娘在身边,杨怀敏也觉得马季良不能总来烦自己了。

    虽说他总是以大娘娘心思都在赈灾上,没空理会茶叶的事,但马季良总是来问,让杨怀敏心中十分不爽。

    刘娥并没多说什么,但也是有点心思想要去逛一逛。

    “宋十二这件差事做确实是出乎了我的意料,如此一来,不仅能为朝廷省钱,还为后来者做了榜样。”

    刘娥思考了一会:“上次赏给他的朱服,我看他腰带都不是玉的,过十分简朴,赏赐宋煊一个银鱼袋以及一根十两重的金腰带。”

    银鱼袋纸礼仪性的配饰,主要放银鱼符。

    最高是紫衣金袋,包拯的墓志铭就说他被赏赐过这种级别。

    “喏。”

    杨怀敏连忙应了一声,他打算明日再给宋煊送过去,正好瞧瞧外面的热闹。

    王曾等人也都得到了工程的最新进展。

    “渴乌高效排水远超预期,汴河清淤的时间怕是要打破记录,并且给后人留下了如何做的经典案例。”

    王曾摸着呼吸啧啧两声:

    “宋十二,还是有些智慧与担当的。”

    “不错。”

    张知白笑呵呵的道:

    “若是动用人力,就算是上万人同时动手,一个月能掏干了被截留的汴河水,那也是出了大力了。”

    吕夷简也是赞同,渴乌这玩意他虽然被别人提醒后,才知道自己在书上看过。

    但是从来没有想到过应用起来。

    宋煊想到了你没想到的解决方法,便立即凸显出他的智慧来了。

    尤其是对比滑州水灾的进度,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。

    朝廷大规模钱粮,可都是支援去了滑州。

    宋煊虽说一直跟朝廷讨要钱财,但用的都是他开封县的税收库存。

    双方一对比,都是用宋煊的法子进行的赈灾,可情况大不相同。

    “这宋十二还真是一个干吏。”

    吕夷简哼笑一声:

    “惠民河拆除违规建筑,百姓奔走相告,今日又发工钱,百姓大声呼喊宋大官人,可惜这宋大官人直接回家睡大觉去了。”

    对于吕夷简的话,几个人都没有在意。

    反正宋煊在赈灾这件事情上办的确实漂亮。

    “明日旬休,正好去街上热闹热闹,花花钱。”

    王曾笑呵呵的道:“如此一来,才能够产生更多的商税,用来赈灾啊。”

    几个宰相都点点头,让摆摊的百姓挣到钱了,那效果才叫好呢。

    更何况大家日夜操劳,凑凑热闹适当放松一下,也在情理之中。

    第二日。

    东京城就开始热闹起来了。

    诸多商贩推着车,或者担着扁担,甚至是雇佣旁人的驴车拉着自己的物件,前往御街摊位。

    这可是前所未有的体验,当真是谁运气好,谁就能入选。

    简直是再公平不过了。

    甚至为了防止官员串通,宋大官人特意要求,除了第一个人由官府的人抽签名字。

    被喊上来的人自己个摸另外一个箱子里的位置编号。

    当然是有空白的,就代表你没有摸中。

    下一个人则是由上一个人摸出名字,以此类推。

    谁都觉得公平,反正全凭自己的运气。

    宋煊靠在躺椅上,今日邀请了刘一手全家来家里做客。

    张方平趁着这个机会,约了杨家小娘子出去逛了。

    曹清摇也想要凑热闹,但是宋煊说晚上出去看花灯更好看。

    白天要接待客人。

    陶宏带着刘一手全家来了,站在门前,搞得刘一手媳妇有些畏畏缩缩的。

    毕竟这里的宅子价格可就不低,再加上说着宋状元。

    东京城谁不知道宋状元啊?

    自家夫君怎么可能会与宋状元认识!

    直到打开大门,她拽着刘一手的胳膊走了进去,才觉得是真的。

    原来自家夫君当真是与宋状元认识的。

    “宋温暖。”

    刘一手笑呵呵的喊了一声。

    “哈哈哈,刀哥,许久不见。”

    宋煊大笑几声,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