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第172章 有一口黑锅让宋煊背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:
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
最新网址:m.rulianshi.net
    第172章 有一口黑锅让宋煊背 (第1/3页)

    “当然了,这有何不可?”

    啸风义正严辞的反问。

    无忧洞就是该办这种事。

    按照以往的经验,只要是东京城有人家孩子丢了。

    第一时间不是赶快去报案,而是想方设法的托关系跟无忧洞的人打听。

    若是钱能给的痛快点,孩子没被发卖之前,你钱到位了。

    兴许就能找回去。

    就当破财消灾了。

    若是钱给的少了,或者不舍得,那你找回孩子的概率,十分渺茫。

    这个林夫人就是久在皇宫,不懂得民间的潜规则。

    所以才会落得如今窘迫的下场。

    苍鳞咳嗽了一声。

    他许久不曾亲自操刀这种缺德的事了,一般都是张嘴吩咐人去做。

    “那你打算要多少,她能出啊?”

    “一万两黄金,买她儿子的命,应该不亏吧!”

    啸风也是咳嗽了一声:

    “大哥,毕竟可是她唯一的亲儿子啊,尤其是林家也不缺钱,要的少了,怕她不上当。”

    “一万两黄金对于林家而言,不过是九牛一毛,对于咱们而言,那才叫大钱。”

    “一万两黄金。”

    苍鳞摸着胡须思考了一会:“倒也合适,敲她一笔狠的,让这个蠢女人长长记性。”

    “对,反正现在外面的人也都认为是咱们无忧洞的人干的,那我们去送信要钱,林家也会相信的。”

    啸风觉得既然没命社的老大没毛大虫来找无忧洞,就是想要把锅甩到无忧洞头上来。

    莫不如将计就计,反正朝廷这么多年都无法剿灭无忧洞。

    无忧洞是个锅,许多人杀人后,也会把凶手扔在无忧洞的头上去。

    一万两黄金就相当于刘从德吐出来的十万贯,对于东京城许多人而言就是巨额财富。

    足可以支撑三百多位宰相一年的工资。

    在大宋干个中等规模的工程绰绰有余,甚至都能支撑一个中等战争一个月的军费。

    就用来赎一个人。

    而东京城一个普通人一天能挣三十文,便是一份普通工作了。

    财富上的差距,在大宋是越来越明显了。

    所以当林夫人拿到勒索信件的时候,眼里冒出浓浓的怒色。

    先是耗费了五千两黄金找人去刺杀宋煊,紧接着被大娘娘警告,又花了一千两黄金去让他们闭嘴。

    好在大娘娘极为贴心,帮助自己处理尾巴,命令士卒掏了没命社的老巢。

    唯一知情人林泉也死在动乱当中,这下子这件事没有人会知道了。

    林夫人当然不觉得这件事里面,会有宋煊的算计。

    她潜意识还觉得自己能瞒得住,这点小心思更不会被宋煊所发现。

    全都是大娘娘的暗中照拂,自己还没有失去恩宠。

    只不过又丢了樊楼的经营权,这下子可算是伤到肌肤了。

    樊楼不仅仅明面上的日进斗金,就算是背地里灰产走私之类,那也是极为赚钱的。

    “一万两黄金,无忧洞。”

    “果然是他们干的!”

    林夫人把手中的勒索信都给捏皱了,随即她叫来新管家:

    “你告诉宋煊,让他去把无忧洞给灭了。”

    “是。”

    新管家连忙拿着信件走了,他心里也犯嘀咕。

    无忧洞可是从宋朝建立之前就存在了,据说当年周太祖郭威率兵大掠开封府的时候,就有许多百姓进入躲避。

    大宋太祖太宗真宗三位皇帝又不是没有围剿过,但都是以取得阶段性“胜利”而结束。

    开封县衙内。

    宋煊写了一道奏疏。

    第一个是他要清点开封县的丁口,核实丁产,编成户籍,按册课税,清查富户漏税行为。

    既增加了国库收入,又减轻了穷人的负担。

    第二个就是要开封府防范突然下大雨,洪水爆发之事。

    第三个他想着要短时间内建请浚自盟、白沟、圭、刀四河,以疏畿内积水,兴修水利,保田防灾。

    反正他现在手里有钱,把钱花出去,不仅给东京城的这些泼皮以及闲散人员提供工作岗位,还能进一步刺激消费,维持治安。

    宋城治安逐渐转好,那也是让许多泼皮闲散人员有了活干,不至于天天蹲在街头敲诈。

    虽然在东京城复刻比较难,但总归如今自己是开封县知县。

    就算是这帮人跑到临县祥符县去闹事,只要不在自己的辖区闹事,宋煊觉得自己的目的就达成了。

    与邻为壑用在这里,也差不多。

    毕竟以前就是魏国丞相治水把洪水排到邻国去,才让孟子抨击的。

    赵祯看完了宋煊写的奏疏,倒是也没什么意见。

    “十二哥,你当真觉得今年还会下一场暴雨,黄河会泛滥吗?”

    “就算是不下雨,对于我而言,顺便也就做了,反正可不能把我家给淹没了。”

    宋煊指了指外面的环境:

    “就那么脏兮兮的水,可别想着让我蹚浑水来上值。”

    赵祯就算是被水淹,那也是有高大的士卒背着他去高处避水。

    可是寻常百姓就大不相同了。

    死于洪灾的人可不在少数。

    赵祯也瞧见了宋煊把挖钱窖的土装在袋子里,堆在后院等地。

    一旦有洪水过来,方便堵在门口。

    尤其是围绕着县衙这边的沟渠,更是重点疏通了一阵。

    甚至赵祯在跟着郭恩等人“习武”的时候,瞧见有人往后面堆放竹排,这你敢信?

    “相比于发洪水,还是干旱一点好。”

    赵祯感受着外面的温度:

    “如此一来,从汴河抽水浇灌城外的农田也是可以的。”

    “我听人汇报说,黄河部分地区已经高过地面一丈有余,全都靠着堤坝阻挡,若是堤坝毁了,京师周遭也会全都是洪水。”

    宋煊也没多说什么,只是喊来齐乐成,让他把自己的奏疏送往皇城门口,他就准备下班了。

    有什么突然事件,那也有手下的人去做。

    就在宋煊想撤的时候,齐乐成去而复返,说是林夫人的新管家来了。

    宋煊眉头一挑,闲来无事,就看看林夫人能够整出多少活来。

    “宋大官人。”

    新管家极为客气的行礼,把勒索信放在桌子上请他过目。

    宋煊拿起来细细看了看,就是无忧洞绑了她儿子,要求三日内准备一万两金子,不许报官。

    “好叫大官人知晓,我家主人说请宋大官人剿灭无忧洞,救出我家少爷。”

    信件还没有看完,听到这话,宋煊抬头瞥了他一眼:

    “你怎么来的?”

    “小人乘着林府的驴车来的。”

    “驴车停在县衙外?”

    “是的。”管家不明白为什么这么问。

    宋煊直接把信扔在桌子上:

    “蠢货!”

    林管家一愣,就算宋煊是官人,可自己也是林夫人新提拔来的,宰相门前尚且七品官呢。

    更何况自家主人还在大娘娘身边做事,怎么也得比宰相地位高。

    “大官人,何出此言?”

    宋煊哼了一声,懒得理会他:

    “老齐,把这个蠢货给我轰走。”

    “是。”

    林管家还不愿意走,刚想大叫,就被齐乐成一个巴掌给打回去了。

    这是什么地方?

    对面坐着的是什么人?

    也是你敢咆哮的!

    果然。

    一巴掌下去。

    直接让他刚刚升任林家管家的嚣张气焰给打下去了。

    整个人被齐乐成拖着走出了房间,还在发懵当中。

    在这个时候,赵祯也快速的看完了信件。

    “十二哥,那马六与无忧洞又勾结在一起了?”

    “不好说。”

    宋煊的手指微微敲了敲桌子:“但我更倾向于有人想要浑水摸鱼。”

    “浑水摸鱼?”

    赵祯或许不明白在大宋,当官是一件多么吸引人的事。

    无数读书人为之疯狂,其余人也想方设法钻进官场。

    “嗯。”

    宋煊应了一声:

    “兴许这封信便是无忧洞的人送的,但是他们手里没有真正的人质,冲着林夫人这个蠢笨之人的脑子,就想要试试。”

    赵祯恍然大悟:

    “所以十二哥把他赶走,是因为无忧洞的人一定是在盯着林家,就赌她敢不敢来报官?”

    “不错。”

    宋煊哼笑一声:

    “我这个外来的人都知道,东京城若是走丢了孩子,必须要尽快托关系去无忧洞问。”

    “若不是马六走投无路之下来投靠我,我还真不好判断,林仲容是不是被无忧洞的人给绑架走的。”

    “一般而言,无忧洞很少绑架成年男女的。”

    赵祯当然知道无忧洞绑架幼童之事。

    虽说目前没有机会彻底覆灭无忧洞,但他也不想京师重地,有这么一个威胁百姓孩子存在的势力。

    “十二哥把他赶出去的意思是,对外释放信号,不相信?”

    “对。”

    宋煊打了个响指,站起身来:

    “就是不知道林夫人那个蠢夫人能不能领会我的意思,她若是钱多烧的慌,尽管去给歹人送钱。”

    “就算我真的费尽心思解救了林仲容,林家也定然会怨恨我,若是没解救了他,还有无忧洞帮我拉仇恨呢。”

    “六哥儿,天气炎热,我要回家陪我娘子去了,你是在这里继续办公,还是回去呢?”

    赵祯倒是不觉得累:“那我便在这里继续帮十二哥处理政务,十二哥自去歇息。”

    “好。”

    宋煊也不多劝,至少在自己这个小天地里,赵祯还是能够释放自己一直想要执政的情绪的。

    如此正反馈,赵祯如何能不乐意呢?

    总比回到皇宫什么事都处理不了,心情就会强上许多。

    赵祯拿着宋煊写的遇到洪水如何自救以及县衙要做什么的册子,细细看了起来。

    他对比着账本,发现宋煊已经提前购买了陈米新米囤积,说是要给大娘娘过寿以及过元旦时,给县衙发放的福利。

    可是一旦遇到灾情,他如何不会把这些米给掏出来用?

    赵祯瞧着宋煊离开的方向,一时间目瞪口呆。

    就算司天监观测星象的手艺不如大相国寺边上算命的准,可是翰林天文院的人,也不至于会做出与司天监一样的预测来啊!

    这两家是太宗皇帝相互制衡的,绝对不可能“同流合污”!

    “同流合污?”

    赵祯脑子里突然冒出这么一个想法。

    “万一呢!”

    他眉头深深的皱起,毕竟如今大宋也不是他这个皇帝说了算。

    而且自己尚且“年幼”!

    所以下面的臣子说些好听的话,沆瀣一气也实属正常。

    赵祯随即抬头喊道:“杨守珍。”

    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最新网址:m.rulianshi.net
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