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第169章 我想起高兴的事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:
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
    第169章 我想起高兴的事 (第2/3页)

可是脚又传来钻心的疼痛。

    “你再笑什么?”

    “林夫人,我想起高兴的事。”

    林夫人瞪着他。

    杨怀敏库库两声,强忍住笑意:

    “真的,是我兄弟生孩子了。”

    如此回答,林夫人又是一阵哀嚎,直到流出眼泪来。

    开始在马车里哭哭啼啼的,嘴里嚷嚷着你们都欺负我。

    全都欺负我。

    杨怀敏对于林夫人哭哭啼啼的模样,丝毫没有什么怜悯之心。

    她这个蠢妇,走到今日这步,完全是咎由自取。

    要是直接去开封府衙,何至于如此碰壁呢?

    反正杨怀敏也不着急,在马车里闭目养神/

    她自导自演这么半天,果真是不担忧自儿子的性命。

    要不然,正常母亲自然会抓住该抓住的。

    而不是放自己亲儿子的性命于不顾,选择去跟无关紧要的人置气。

    宋煊扔掉手中的毛巾,一时间有些想不通。

    这个林夫人是为了什么来的?

    因为按照杨怀敏的要求,自己已经解决了那三个寺庙不肯继续借贷的事情了。

    此事已经完满解决。

    所以刘娥也用不着派人深夜来家里找自己,偏偏还是一个女官。

    门一旦开了,定然是麻烦事。

    宋煊是决计不可能开门的。

    “十二哥,这个女人是个麻烦事。”

    张方平也坐在一旁擦汗:

    “若是她真的是狐假虎威,也最好打先打听个什么事,如此方有完全的准备。”

    宋煊嗯了一声,随即开口道:

    “许显纯,你去跟踪一二,瞧瞧他们接下来去哪里。”

    “是。”

    许显纯也是擦完汗之后,穿上短打,直接就去了前院。

    “总归是没什么好事。”

    张方平在皇宫办差,也听闻过林夫人的名声。

    “无妨,该梳洗梳洗,一会睡觉就行了,明日醒来也有的是时间安排。”

    宋煊站起身来溜达了几步:

    “一个大娘娘身边的仆人,在东京城还翻不起什么风浪来。”

    “倒也是如此。”

    张方平也是笑了笑,以前他的自信不够。

    但是当官之后,对于权贵身边的仆人也不那么在意了。

    他们都是藤蔓,被主家抛出去也是常有的事。

    纵然是大娘娘身边的人,将来也会有被清算的时候。

    宋煊又与老仆人交代了,让他派个人守着,等许显纯回来,只要不是造反的事,明天早上再说。

    “喏。”

    宋煊去洗洗涮涮的,倒是十分惬意。

    许显纯攀着梯子往外瞧着,那马车还没有走,不知道要待到什么时候,然后他就下来等着。

    外面的杨怀敏也不劝,就等着瞧林容这个贱女人接下来唱的是什么戏。

    待到第二天,宋煊吃早饭的时候,许显纯在旁边说是林夫人的儿子被人给绑架了。

    “她儿子多大了?”

    “二十多岁了。”

    宋煊眉头一挑:“这么大岁数还能被绑架,平日里出门都得带七八个随从,此事存疑。”

    “十二哥,是不是无忧洞?”

    张方平觉得无忧洞的人神出鬼没的,兴许觉得林夫人失势了,所以试探一二。

    “无忧洞?”

    宋煊喝口甜豆浆:“兴许吧,谁知道呢,反正案子又没落在我的头上。”

    “估摸她就是想要找十二哥来处理此事。”

    张方平说完之后,随即愣住:“她该不会觉得此事是十二哥做的,所以才会深夜来堵门?”

    “不错。”

    宋煊一下子也有些回过味来了:

    “正是因为她想要如此针对我,所以出了事,第一个怀疑对象便是我!”

    “十二哥。”

    张方平也是微微眯着眼睛:

    “那既然如此,这件案子你就该接过来,怎么寻人,何时能找到,那也是你说了算。”

    “我看看吧。”宋煊放下瓷碗:

    “毕竟上赶着不是买卖,反倒会落人口实,人家都去找开封府报案了,如何能轮得到我来主抓呢。”

    张方平也是点点头,若是林夫人的儿子真的被无忧洞绑架了,那可就有点意思了。

    宋煊听闻无忧洞只绑架小孩子,方便贩卖。

    绑架成人,难不成还想要赎金?

    到时候布下天罗地网的,要黄金人少了,根本就没多少力气转移。

    除非真的放进开封城的地下通道内,这样才能逃脱官府的围剿。

    待到吃完饭后,宋煊又射箭保持手感。

    待到天气要热起来的时候,他才翻身上马出门。

    外面班峰等人也早就等待,倒是有没有当时喝了雪花酒的人,准备到了中秋节的正日子再享用。

    就跟吃饭似的,好吃的要留到最后一口吃,更加容易感到身心愉悦。

    到了县衙,赵祯早就坐下了,在那里帮宋煊处理公务。

    郭恩得知宋煊来了,跑过来汇报了昨晚的情况。

    有人假冒大娘娘身边的人,不仅踢门还敲冤鼓,想方设法的要进来。

    他与师父怀疑是有人故意找事,趁着县衙人员空虚,或者是笃定不少人都喝酒度日。

    宋煊自是夸奖了郭恩一顿,是真的有警惕心,值得鼓励。

    他喊来于高,让他给郭恩和桑怿等守夜人记上一笔功劳,昨夜有人冒充想要来抢钱,被他们机智化解。

    于高连忙应下,表示知道了,这就去记录。

    倒是郭恩显得不好意思,连忙说不要。

    “郭恩,你记住,今后进了禁军,就算是当个什长,那也要做到赏罚分明,切不可有功不赏,有过不罚。”

    “要不然这军队就从根子里烂掉了,完全没有纪律性了。”

    “是,大官人,我明白了。”

    “嗯。”

    宋煊鼓励的拍了拍郭恩的肩膀,郭恩很是受用。

    整个人都散发着我今后定然能成事的光芒,跑去找他师父桑怿汇报一二。

    “十二哥,你当真对军队有所了解?”

    赵祯小声开口道:“我真的想要借机搞一千个左右的亲卫,到时候你帮我训练一二?”

    “我帮你训练?”

    宋煊翻了个白眼:

    “六哥儿,就算你是放心的。”

    “可毕竟咱们君臣有别,我这个当臣子的手不能伸的太长了。”

    “啊?”赵祯一时间有些发蒙:“十二哥,这有什么关系?”

    “当然有关系,我一个臣子,别看现在就是个七品知县,将来是有机会做到宰相的位置,我还掺和天子亲军,我九族不想要了。”

    宋煊指了指自己的鼻子道:

    “我宋十二岂会自找麻烦,做那伊尹、霍光之流?”

    赵祯有些哭笑不得,他确实没想那么多。

    不过伊尹、霍光那也是对各自的朝廷忠诚。

    只不过霍光的家人实在是蠢笨如猪,这种队友谁都带不动的。

    “十二哥,我对你是十分放心的。”

    “当然了,我对我自己也十分的放心。”

    赵祯莞尔一笑,他知道宋煊是极为知道分寸的。

    如此良臣,能让自己遇到,那还真是朕的运气极好。

    就算如今还需要继续受气蛰伏。

    但将来是有着极大的希望的。

    宋煊随即又躺在躺椅上:

    “六哥儿,你就老实处理一县政务,好好积攒经验。”

    “不要小看了一县之地,人人都言,治国安邦,一县之才足以。”

    “人人都说我宋煊有才,可纵然就是一个几万人的小县,靠我自己也无法治理。”

    “个别的能吏已经无法应对复杂的社会,大汉之治在简,大宋之治在详。”

    “所以在这开封县,我已经把这些吏员衙役都团结在我的身边如臂使指。”

    “就算其中夹杂着什么其余势力的眼线,对我而言也并无大碍,大部人能执行我的指令就成。”

    “这一点,你将来真正亲政的时候,能够运用出来,就能处理大部分政务了,其余的就需要更加费心。”

    赵祯听着宋煊的悉心教导,这些大娘娘以及一些儒家老师,从来没有教过他的。

    要不然赵祯如何愿意跟着宋煊屁股后混呢。

    因为真的能学到一些知识。

    “十二哥的意思是我要善于用人,而不是把所有的事都堆在我自己的头上。”

    “当然。”

    宋煊觉得赵祯纵然勤政,可也比不过朱元璋,甚至都比不过崇祯皇帝。

    就算朱由检是瞎忙碌,下面大臣给他汇报的奏疏,都不是完全真实的情况。

    但也是能控制一些大臣的,至少真能搞死他们。

    “为什么要设置那么多宰相啊?”

    宋煊靠在躺椅上闭目养神:

    “除了要互相掣肘之外,就是真的为官家分忧,天下那么多事情要处理,官家日夜不休,也干不完差事。”

    赵祯深以为然的点头,因为他们赵宋是真的把皇帝当成一种职业。

    像他爹那样,虽然也处理朝政,但大多都是手下的能臣处理的。

    “对,这也是朝廷为什么要鼓励科举取士的缘故。”

    “六哥儿,你今后看事要学会辩证的去看,而不是只看见好处而不是坏处。”

    宋煊也没有教育他说什么攘外必先安内的话,作为皇帝是清楚的知道这一点的。

    “大宋通过科举考试选拔的官员,需要精通经史子集、策论、诗赋才能中榜,但是大家的基层实务能力普遍不足,犹如你目前的状态一个样。”

    “不要以为我能治理好,其余人就能治理好,毕竟像我这样的人才是少数。”

    赵祯嘴角含笑,十二哥这算是自夸吗?

    傲气里却不夹杂着鄙夷,这种情绪,赵祯觉得自己都把握不好。

    “行,那我记住了。”

    赵祯拿起一旁的花名册,还想要问,齐乐成在门口开口道:

    “大官人,宫里的杨太监又来了,在大堂候着呢。”

    “请他进来吧。”

    宋煊与赵祯换了个位置,坐在他那里。

    赵祯则是去了屏风后面。

    杨怀敏昨夜看了许久的笑话,才回到东京城的家里睡下。

    他与宋煊接触有了经验,知道来的早没有用,掐着时间来的。

    杨怀敏家里是有两套钟表的,一个是漏刻的,在夏秋两个季节使用,春冬是要结冰的就没法用,烧火还会让水蒸发,更加不准。

    另外一个是香篆钟,这种玩意是燃香类的。

    不是谁都用得起的。

    在大唐称为五孕祥云,如今在大宋并没有完全普及,直到南宋的时候才铺开。

    只不过是在宫中以及权贵手里用,士大夫们也会偶尔使用,属于四艺雅器之一,苏东坡还这种钟做过铭。

    不惧怕冬天的五轮沙漏,那还是元末明初发明的。

    杨怀敏是喜欢燃香的时钟。

    不仅可以知道时间,还能香薰他的衣服,达到遮掩气味的目的。

    所以每次宋煊见到他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