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第144章 宋煊乃是奸人之雄,悍不可制!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:
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
    第144章 宋煊乃是奸人之雄,悍不可制! (第2/3页)

宋煊如今只是个小小的七品知县,可也不该如此强悍啊!

    纵然连中三元的状元有王曾这个例子在前,将来极大可能会走到相爷的位置上去。

    可是这期间稍微有人故意压你,嘴上说着磨砺你的意思。

    王相公可是三十多岁就穿紫袍当上相爷了。

    你宋煊如此强悍,岳父又是武将,本就失去了先机。

    你处处树敌,将来谁会提拔你?

    等你六七十岁当了宰相,能有多少精力去处置国家大事,并且执行自己想要执行的政策啊?

    所以钱延年不理解宋煊,为什么要掺和到权力的漩涡中心去呢?

    赵概与钱延年都在想着各自对宋煊如此处理的后果。

    “陈府尹何在?”

    “在。”

    陈尧佐抬头瞥了一眼,连忙站起身来,是大娘娘身边的宦官。

    “此乃大娘娘与官家的决议,还望陈府尹下发到各县去。”

    陈尧佐对于这种事见怪不怪。

    大娘娘喜欢越过朝廷那群宰相,对下面发号施令。

    如此一来,宰相制约皇权的限制就被打破了。

    但是说也没法子。

    陈尧佐接过后,刘娥身边的宦官直接就走了,根本就不做停留。

    他打开一瞧,便是后宫下发到各州县的旨意,都当没看见。

    “如此之快,大娘娘就做出了决断吗?”

    那自己想要利用这件事来逼迫宋煊低头的事,怕是行不通了,还得另外想个办法。

    陈尧佐把诏令交给钱延年,让他去下发到各县。

    钱延年看了一下内容,更是惊诧。

    他方才都被宋煊的胆大包天所震惊,觉得他做事过于激进。

    可是瞧着大娘娘下的诏令,又完美的契合了宋煊的判决。

    这不就是给宋煊托底吗?

    人人都知道宋煊是由官家钦点的状元郎,可是大娘娘怎么也如此照顾宋煊。

    莫不是大娘娘也在拉拢宋煊?

    毕竟上一个连中三元的宋庠,他的连中三元是有些“取巧”的。

    再加上二宋之间,也有亲戚关系。

    那么大娘娘拉拢宋煊,那也是合情合理啊!

    毕竟如今的官家,谁都知道是个傀儡。

    就算事王相公等人都无法遏制住大娘娘的权势。

    谁知道宋煊会怎么选择呢!

    但是这道诏令下来,陈尧佐却是更加坐不住了。

    宋煊怎么能把王澥判处死刑呢?

    他不知道我与王澥是什么关系吗?

    就算是王澥酿私酒,杀了邻居一家老小,那也是情有可原。

    宋煊没有细细去调查齐家是否为盗贼之事,万一他们就是盗贼呢!

    或者发现他们酿私酒,想要以此来讹诈王澥,这也说不定。

    陈尧佐也是想要为王澥开脱的。

    所以看完宋煊判案的三人,各自有各自的懵逼情况。

    “来人。”

    尽管陈尧佐知道他与宋煊的关系不好,但依旧要为王澥争取。

    “下官在。”

    “去请开封县宋知县过来,本官对于案情有疑问。”

    “是。”

    赵概与钱延年同时看向陈尧佐,他们二人都觉得这个酿私酒的判死刑,没什么问题啊。

    “陈府尹,莫不是觉得宋知县他判的轻了?”

    钱延年的小心提问,让陈尧佐都觉得他是在故意阴阳自己。

    “本官认为这个判罚有问题。”

    通判钱延年接过卷宗再次查阅起来,有理有据啊。

    甚至他觉得抄没家产全都赔付给邻居齐东辰都算是轻的了。

    最好也要把王澥家里人也都牵扯进来,连邻居知情不报,按照大宋律法都要杖责,家里人肯定知晓,如何能够不做出惩处?

    理应充足同犯。

    今天一日断五案,如此匆忙,还是让年轻的宋煊迷昏了头,钱延年准备一会提醒他。

    再重新写一份判决,把王澥家里人也全都拘捕过来。

    杖责或者罚作苦役才行。

    “确实有问题。”钱延年也附和了一句。

    陈尧佐眼里露出疑惑之色。

    难道钱延年想要进步了?

    所以才主动来附和自己的说辞!

    毕竟开封府当中的所有官员考评,都是由他这个府尹来写的。

    开封县县衙内。

    宋煊正在与桑怿聊天。

    “你今后要多练习说话。”

    宋煊靠在椅子上挥舞着蒲扇:

    “我看你没什么问题,完全是心里作用。”

    郭恩坐在一旁,愁眉苦脸的认字。

    自从他爹因公殉职,被县衙花钱发送了,又让他们祖孙两个来县衙后院居住。

    郭恩就正式被宋煊给教育了。

    就算他没脑子考科举,可是想要去禁军搏出个前程来,花名册那也是要学会念的。

    “心里,作用?”

    桑怿停顿了一会:“什么,意思?”

    “你今后就直接放弃科举考试这条路子,转为武职,慢慢就能克服自己如此说话的习惯。”

    “放弃?”

    桑怿吐出一口气来。

    宋煊可是连中三元的状元郎。

    他都不赞成自己继续走下去,那真的是没戏了!

    “对,这就是放弃一念起,顿觉天地宽。”

    宋煊指了指上面:

    “等你头上没有科举这座大山继续压着之后,你的心情会舒畅许多。”

    “心情舒畅了,今后就能说话不打呗了。”

    桑怿点头:“那我,试试。”

    “对,你如此天赋,理应将来在战场上建功立业,封妻荫子。”

    宋煊哈哈大笑两声:“若是将来我麾下有你这等悍将,定然能够顺利驰骋疆场。”

    桑怿抿嘴一笑,他知道宋煊也是有身手的,渴望对外指挥作战。

    郭恩抬起头:“大官人,我将来也能跟随你出去打仗吗?”

    “你?”

    宋煊瞥了他一眼:

    “有时间让老桑指点指点你吧,就你现在这三脚猫的功夫,上了战场也是个菜鸡,还得让我去救你。”

    “哎,我知道了。”

    郭恩颇为兴奋的应下,又继续练习写字。

    大官人没有拒绝,就是嫌弃自己现在帮不上他的忙,只要好好练武,将来必定能够跟随他一起出征。

    桑怿确实是科举无望走的武将路线,他跟王保、许显纯等人,皆是在十四年后的好水川战死。

    郭恩则是与没藏讹庞交战陷入四面重围,由早战斗到晚,最终兵败自杀。

    桑怿瞥了眼郭恩,确实是个习武的料子。

    可惜大宋对于武人并不是那么的尊重。

    像宋煊这样愿意积极融入武将团体的士大夫,实在是太少了。

    “大官人。”

    齐乐成连忙前来汇报:

    “开封府来人了,说是陈府尹请大官人过去一趟。”

    “呦呵。”

    宋煊站起身来笑道:

    “看来陈府尹与那死囚王澥的关系,当真是不简单啊!”

    “他这么快就坐不住了。”

    “王澥果然没有说谎,怨不得又是酿私酒,又是杀人全家灭口的。”

    在场的都知道宋煊与陈家关系并不是那么的融洽。

    但是也都没有搭茬。

    “行,我倒是想要听听他怎么给杀人凶手找补。”

    宋煊拿起一旁的官帽:“王保、许显纯,何在?”

    “在。”

    “去牵马来,去叫人,随我往开封府衙走一遭。”

    “是。”

    等到出了县衙大门,宋煊的官帽已经戴好了,他直接翻身上马。

    在一帮人的簇拥下,大张旗鼓的奔着开封府衙而去。

    开封府衙同样也有守门的,一瞧见宋煊这个“立地太岁”来了,连忙跑进去汇报。

    自从宋煊上次把通判给绑走后屁事没有,现在秦应还老老实实在开封县衙里坐牢后。

    开封府衙内的吏员、衙役等等。

    皆是对宋煊暴揍大宋第一外戚刘从德这件事深信不疑。

    不过这也更加让许多人都对读书人越来越推崇了。

    只要你能连中三元,打了外戚跟宗室算个屁啊?

    皇帝都得站在你这头说你打的好!

    宋煊下了马,带着人进开封府府衙,没有人敢阻拦,甚至还主动问好。

    谁惹得起这位“立地太岁”啊?

    要是一个不高兴,人家把顶头上司开封府尹陈府尹再骂一通,又有什么了不得的?

    反正以前白身的时候就当街喝骂过,更不用说如今是官身。

    那更是披上了一道护身符。

    进去通风报信的衙役出来后,连忙引着宋煊往后堂走,嘴里说着陈府尹等了许久之类的话。

    宋煊从鼻腔里发出了嗯的声音,也不言语。

    可是周遭人却是越发感受到了一股子威压袭来,他们纷纷低头,不敢与宋煊对视。

    再瞧跟在宋煊身后的县尉班峰,更是挺胸抬头仰着脑袋,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是宋煊的马仔一样。

    后面的捕快们更是有模有样的跟随,一个个鼻孔朝上。

    再也不见以前低人一等的情况了。

    就算他们蹬鼻子上脸,开封府衙里的衙役们,也没有一个敢放屁的。

    谁让人家上官是真的硬气,又护犊子。

    一个小小的衙役郭辛死了,都有宋大官人亲自抬棺,着实是让他们这帮人羡慕。

    甚至有人想着开封县死了一个衙役,他这个开封府衙役,能不能过去补缺。

    不为别的,就是单纯的想要沐浴在宋大官人的阳光下过活。

    陈氏兄弟把后堂的花厅布置的极为雅致,桌子上摆着五个卷宗,是宋煊新送来的。

    一旁的小炉上煮着茶,水汽氤氲。

    宋煊进来后,便瞧见三个人坐在一起。

    独留下陈尧佐对面的座位。

    宋煊大步流星的走过去:“见过陈府尹、钱通判,赵推官。”

    二人还礼,陈尧佐则是笑了笑:

    “宋知县来了,快请坐。”

    宋煊坐下之后,也没开口。

    倒是陈尧佐站起身来,亲自给宋煊倒茶:

    “这是新到的建州茶,快尝尝。”

    这种茶在太宗时成为贡茶,也是宋代士大夫之间斗茶的好材料。

    范仲淹、苏轼、宋徽宗、蔡襄、陆游都曾赞扬过。

    在宋人的茶经里,被誉为天下第一。

    宋煊倒是不着急,拿起精致的茶盏,慢悠悠的吹了下浮末,他不喜欢喝渣子。

    茶香清冽,确是上品。

    “陈府尹好雅兴。”

    赵概也配合的喝了一口,在陈尧佐绕过他的时候,眨了下眼睛。

    钱延年则是好奇陈尧佐这是在做什么?

    简直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。

    难不成看见宋煊如此表现,他是想要“不计前嫌”,大家共同把事给做好了?

    钱延年觉得陈尧佐定然是发现他无法把宋煊给遏制住了。

    陈尧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