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2章 一日敲三冤鼓 (第2/3页)
吗?”
“放屁,我看你就是没把我家十二郎放在眼里。”
许显纯拿着鞭子指着他道:
“凭你也配让连中三元的状元郎给你提诗?”
“我家少爷说了,宁愿穷的像乞丐一样,也不愿意一个小人玷污他的诗赋!”
“现在钱都在这里,立马清点,要不然别怪我不客气。”
班掌柜的心里哇凉哇凉的,原来矛盾点在这里。
他当真是不想收钱,就当给宋煊赔罪。
就想着没有这回事,可是在宋煊看来,你就是想要拿捏本官。
班掌柜的轻轻拍了拍自己的脸,连忙赔罪:
“小人当真没有那份心思。”
“点钱!”
许显纯只是冷声说着:“别逼我说第二遍。”
班掌柜的一瞧许显纯如此言语,再瞧旁边立着那个壮汉,当即就怂了,连忙把伙计都叫出来当众点钱。
李君佑没什么事,成天在东京城当溜达鸡玩。
瞧见有热闹看,自是发问,到底怎么回事?
“原来如此。”
王羽丰也是哈哈大笑几声:“他怎么敢跟宋状元提这种事的?”
“就是。”
李君佑如今与宋煊可是有着亲戚关系,当即高声道:
“我看这班楼的掌柜的也该换了,不知道天高地厚,不知道是如何羞辱宋状元的。”
“就是。”
“我可是听说了宋状元为人仗义,自掏腰包请下属吃饭,还是被班县尉借着亲戚关系请到这里的。”
“结果班楼的掌柜的不会做事,兴许还把班县尉的前途给毁了。”
班掌柜的听着闲言碎语,脸上更是红一阵。
不知道是尴尬的,还是恼怒!
王羽丰是没敢把他姐夫的事往外说,但是并不妨碍他有些惧怕宋煊这位“立地太岁”!
刘从德他拎不清,但是王羽丰拎得清楚。
要不然也不会主动在孙羊正店买单,与宋煊道歉。
王羽丰清楚的知道刘太后会逐渐老去,并且新皇亲政。
大宋还是老赵家的天下。
所以在他得知刘从德这么“不知死活”后,王羽丰才有了跳下船的心思。
别他妈的好处没吃多少,但是要搭上诛九族的罪过。
毕竟刘从德的妻族,可就是他们王家!
“宋状元这脾气是真硬啊。”
王羽丰十分感慨的道:
“幸亏当日听了哥哥的教导,要不然我平白就得罪了人家。”
“咱们兄弟二人说那话做甚?”
李君佑挥舞了一下扇子:
“我听说宋状元会去县衙外的摊子吃午饭,咱们也过去溜达溜达,沟通沟通感情。”
“对对对,兄弟也正有此意。”
王羽丰觉得自己可太适合与宋煊多交流。
大家相互处成熟人了,方便自己将来好“跳下贼船”!
正打算排队吃饭的人,一听这话,直接就散了。
在班楼里面等着吃饭的人,那也是被招呼的走了出来,顺便再咒骂几声,险些都被你给骗了!
一眨眼的功夫,班楼就人去楼空。
就独留一帮伙计面前剩下的许多铜钱。
“哼。”
许显纯看都没有看他,招呼王保坐车,直接走了。
班掌柜的险些站不住,直接倒在了伙计的怀里。
宋煊宴请下属,以及在班楼闹出这么一档子事来,很快就被传扬开了。
许多人都在痛骂班楼不知死活。
尤其是许多正店和其余小店,都在抓住机会攻击班楼。
七十二家正店,以及无数人都想要把属于班楼的生意抢到自己这里来。
商战就是这么的朴实无华。
你只要出了错,那必须给你多多宣扬,到时候口碑差了,就没有人去了。
能少一家是一家!
班楼掌柜的硬生生把好牌给打成这个样子。
瞧瞧人间孙羊正店是这么做的?
士农工商。
宋煊还是“士”里面的佼佼者,你一个商人,也配跟他提要求?
县尉班峰正在好好表现,巡逻的时候听到他们议论的话,自是叫人给他说了一通。
待到听完之后,班峰恶狠狠的拍了下茶摊的桌子:
“这条老狗,我早就让他一早去大官人家里赔罪,把钱拉走,算他明事理,还有挽回的机会!”
张都头也皆是气愤填膺。
毕竟那天晚上大家吃喝好喝,结果那掌柜的竟然敢过来让宋大官人给他专门写一首诗赋。
谁听了不生气啊?
“他们不给县尉的面子,也不给大官人面子,今后就别想在这里混了。”
班峰攥着拳头,眯着眼睛。
他可害怕自己因为这件事,在宋煊面前失去信任。
“班楼的商税可是交齐了?”
“不太清楚,但是按照常理而言,应该是没交齐,具体还要等户房等人把帐拢出来。”
他们这些人也都知道户房做出来的假账,没有骗过大官人。
都等着看笑话!
谁让他们吃独食呢?
“好。”
班峰心里有底了,待到大官人宣布收税的时候,他再从中表现,尤其是要重点针对班楼。
大家虽然是名义上的远亲,可绝不能坏了我的前程!
因为班峰清楚,宋煊如此做,就是想要大干一场,将来好往上走。
谁胆敢给他使绊子,拖后腿,必然会被踢出局。
若是给他帮忙,做助力,那定然会鸡犬升天。
怎么选择,班峰心里清楚的很。
县衙内。
宋煊正在与耿傅说着散播谣言的事,可以稍微小规模的散出去。
待到他们去视察黄河工程回来之后,再大规模散发,顺便说一说童谣的事。
耿傅表示知道了,他记住了宋煊交代的细节,然后就直接走了。
许显纯与王保回来复命。
宋煊表示知道了,下次可以更狂妄一点,王保依旧保持高手的样子就成,不必多言。
许显纯很是兴奋。
王保倒是无所谓,他只想做好宋煊交代他的每一件事。
穆修意兴阑珊的走在东京城的马路上。
他先前是个官,但是数日前成了罪犯,被贬到池州。
如今他快要五十岁,途中逃回京城,方才去开封府击鼓鸣冤。
结果衙门不予理睬。
开封府尹陈尧佐不管。
而自己正是由他的下属通判秦应妒忌,指使他人诬告,陈尧佐直接贬了自己。
其实吕夷简觉得穆修有点名声,想要与他结交,并且偷偷暗示他去拜访。
但是穆修始终不肯前往。
毕竟在吕夷简的意思,我都这么暗示你,你不求我帮你,我如何帮你?
穆修心灰意冷,就想着先回到池州,待到大赦天下在回来。
依照朝廷的政策,兴许皇太后的生辰就会大赦天下呢。
穆修走在路上,便听着人们议论宋煊花费二百八九十贯钱宴请自己的属下吃饭。
结果被班楼的掌柜的“羞辱”。
穆修其实也有过这种经历,当朝副宰相张知白当年在地方上为官,一个豪士出钱修佛庙,张知白让穆修攥写记文。
但是记文写成后,没有那个豪士的名字。
豪士又派人给穆修送金银。
穆修虽然穷苦,但是就是拒绝,直接把银子扔了。
“我若是去寻宋煊伸冤,他能否帮我?”
穆修内心有些纠结,但是他又与宋煊“道不同”!
因为宋煊创作的三国演义,在他看来是褒奖刘备,贬低曹操的。
当然了,这也是目前的主流看法,把曹操当作篡逆,奸贼,贬曹之风愈演愈烈。
宋煊写的三国演义在大宋是迎合了主流思想的。
但是穆修在亳州为官,专门给魏武帝的庙写了记,大力赞扬曹操。
属实是曹操粉丝了。
结果他的这篇文章反被认为“贻玷汗青”了。
此时穆修当真是走投无路,但是又想到宋煊都敢为了朋友当街辱骂开封府尹。
他便决定压抑心中对曹操的分歧,要去试一试,找宋煊说一说。
于是咚咚的敲响冤鼓。
宋煊当了知县后,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人敲鼓。
他放下手中的茶杯,走出门来,就瞧见齐乐成飞快的跑来汇报。
只要敲鼓那就得升堂。
宋煊穿戴官服,上了大堂。
威武声一喊。
穆修就被带上来了,随即自爆身份。
如今是被人诬陷发配池州,但好歹也是个官员,并没有跪着回话。
宋煊面露异色,一时间还在思索,是不是陈尧佐故意派来找自己麻烦的。
周县丞以及郑主簿全都陪侍两旁。
免得宋煊不知道这个审案的正规流程。
“此事是开封府判的,如何能来我开封县喊冤?”
听着宋煊的询问,穆修就说了他在街上的见闻。
并且也说了自己也有过类似的经历,所以想要来试一试。
宋煊听着穆修的言语,就觉得他脑子有泡。
人间出钱修庙修桥修路什么的,不就是为了留个名吗?
结果你这个“文学大家”偏偏不写人家的名字。
那人也是以为你要润笔费,非常懂事的送上去了,结果你不仅不加名字,还羞辱他一顿。
咱俩的情况可不一样!
宋煊看向一旁的周德绒:
“周县丞,你经验多,可是知道这种事怎么办?”
周德绒哪里见过这种场面啊!
不过开封府的衙门不接,说明证据确凿。
他就是空口无凭的,咱们就算是想帮也没有用。
所以还是让他滚,老老实实去池州当官就成。
听着周德绒的分析,宋煊轻微颔首,又问了郑主簿可是听闻过。
二人都表示没遇到过这种疑难杂症的案子。
穆修瞧着宋煊左右询问的模样,心中也是极为无奈。
自己确实是被冤枉的。
看样子天下当真是没有人能够帮助自己了。
难道这官场上当真是要送银子才成吗?
可惜自己身上一文钱都没有,就算去池州,也能乞讨着去。
毕竟是私自逃回来的。
宋煊啪的拍了一下惊堂木,众人再次威武。
穆修也不明白宋煊的意思。
“穆参军,你这冤案我办不了。”
“我就知道。”
穆修想要转身就走,但是听到宋煊道:
“不过我有个法子可以教给你。”
这是个给开封府尹陈尧咨上眼药的好机会。
今日他可是跟着老范等人去城外视察黄河工程,定然能够打的他措手不及。
而且也能试探出来,穆修是不是陈尧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