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第110章 三点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:
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
    第110章 三点 (第2/3页)

   第三点便是先装孙子,再偷袭!

    大概就是骗你来吃饭,然后偷袭;

    骗你来开会,然后偷袭;

    骗你出来玩钓鱼,然后偷袭。

    这三点政治斗争经验宋煊自己个总结出来的,他是绝对不会告诉赵祯的。

    毕竟赵祯他是皇帝。

    皇帝是要天然的称孤道寡。

    不相信大臣、不相信子女。

    不相信任何人。

    就算赵祯不想走到这个孤家寡人的道路上,但是权力会把他变成这样的人,只是时间的问题。

    所以有些忙能帮皇帝去做。

    但是有些话,宋煊不能跟皇帝实打实的什么都说,什么都觉得无所谓。

    此时的无所谓,不会变成日后的无所谓。

    权力这玩意谁又能说得准,自己不是被权力掌控,而是掌控了权力呢?

    “猫教老虎还留了一手!”

    宋煊收回思绪,却瞧见赵祯一直都在等下文。

    他眼睛红肿等问道:

    “十二哥,第一步走完然后呢?”

    “我们就等着。”

    “等着?”

    宋煊给赵祯倒茶:

    “对,刘从德此人很傻很狂妄,道德经有言天欲其亡,必先令其狂,他会在这个过程当中不断的犯错,被天下人所熟知他犯下了多少罪责。”

    “而大娘娘她对于权力有着极大的掌控欲,待到她想要效仿吕武的做法,才是我们发起致命一击的时机。”

    赵祯点点头。

    因为他想清楚了,连宋煊这个外来的“乡下小子”都知道自己的身世之谜。

    朝中这些重臣,诸如吕夷简、王曾等人。

    他们就一点都不清楚吗?

    哪一个不是父皇的老臣?

    当年父皇临死前还把吕夷简的名字写在屏风上。

    赵祯不相信他们都不知道。

    不过是畏惧大娘娘的权势,所以才会装聋作哑,配合他们一起来骗朕!

    所以赵祯认为目前朝中臣子能够站在自己身边的。

    少的可怜。

    谁不畏惧大娘娘的权势啊?

    纵然是那几个宰相,也没有硬刚大娘娘的胆量。

    赵祯算是看透了。

    还是宋煊这种由自己钦点的进士,才是自己的基本盘,能够信任之人。

    “十二哥说的在理,那咱们先执行第一步?”

    “嗯,咱们先走第一步。”

    宋煊喝了口茶之后:

    “官家先找几个信得过的暗卫,去传扬这两件事,顺便散布童谣相互配合。”

    “什么童谣?”

    赵祯没想到宋煊会如此短时间就想出来童谣。

    “黄河清,圣人出;帘儿卷,真龙现。”

    赵祯连连默念了三遍,这才记下。

    他已经明白,宋煊是要把这首童谣跟着黄河工程贪腐案一起传扬。

    如此才能更有传播度。

    “等到黄河水冲毁之前,我们再让司天监出手。”

    赵祯看向宋煊:

    “什么意思?”

    “当年司天监曾经上报太白昼见,女主退位来逼退谋朝篡位的武则天。”

    听着宋煊提到了武则天,赵祯内心咯噔一下。

    他以前是不相信自己的母后会效仿武则天。

    可是今日,他知道自己不过是大娘娘掌握权力的一个小小工具人,根本就不是自己的亲生母亲。

    连武则天都不会顾及自己亲生儿子的感受,登上帝位。

    大娘娘他会在意自己这个假儿子的感受,从而拒绝登上帝位吗?

    这件事,又萦绕在赵祯心头,他想要亲政的心思越来越浓烈。

    “十二哥,我会让耿傅全面配合你的。”

    “他也是暗卫?”

    “旁人不知。”

    宋煊点点头,又拍了拍皇帝的肩膀,站起身来:

    “官家,打起精神,我们的路还很长远,困难只是暂时的。”

    “好。”

    赵祯也是站起身来,重新燃起了斗志!

    宋煊又压低声音道:“官家还是要想法子把皇城司掌控在自己手中。”

    赵祯以前觉得皇城司的调遣都在自己手里,但是随着昨日大娘娘直接把丁彦二人给带走,他就明白,皇城司也不一定听自己的命令。

    “好,我会想法子把主要几个人给换了的。”

    “官家不必如此。”

    宋煊想了想:

    “还是先从皇城司内部的人员下手,让他们成为官家的心腹,时机一到方好顶替原有之人。”

    “嗯。”

    赵祯咳嗽了几声:

    “朕今日急火攻心病了,咱们先静观其变。”

    “甚好。”

    宋煊也没有久留,宽慰好皇帝后就出了门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,刘从德躺在床榻上,御医给他诊脉。

    刘娥听着刘从德哎呦妈呀的话,很是不爽。

    到底是谁?

    胆敢堂而皇之的在大殿上踢人?

    刘从德当真是没瞧见谁在背后提了自己一脚,直接摔了个狗吃屎。

    当时他还想要抓住眼前的范仲淹,但是被老范下意识的后撤步坑了。

    待到刘从德摔在地上,范仲淹才回过神来,想要伸出双手托他一把。

    但是时间上已然来不及了。

    刘从德恨恨的道:“都赖姓范的,他若是拉我一把,我岂能会摔的如此惨!”

    刘娥没有搭理刘从德,她只是觉得此事极为蹊跷。

    这不单单是为了打击刘家。

    刘从德他有什么威胁啊?

    一个喜欢钱的孩子罢了!

    给他点就行了。

    所以刘娥已经在心中认定,是有着借着刘从德这件事,想要让自己还政!

    这是万万不行的。

    待到御医说没什么大碍,只需要在床上修养两天就行,顺便敷一敷消肿的药。

    刘娥便让其余人都退下去了。

    “大娘娘,你可得为我做主啊!”

    “闭嘴。”

    刘娥脸上有怒色,她坐在椅子上,瞧着立马收声的刘从德:

    “修缮黄河工程之事,你当真贪墨了?”

    刘从德眼神变得惊恐起来,连忙摆手:

    “回大娘娘的话,臣不敢,不敢啊!”

    刘娥只是给了他一个眼神,并没有言语。

    刘从德再也不喊疼了,而是冷汗都冒出来了,他也不敢躺着,而是跪在床上:

    “臣不敢欺瞒大娘娘,确实是从中贪墨了一些银子。”

    “臣是觉得每年修黄河的银子都打了水漂,不如不修,拿来给大娘娘修万寿宫。”

    “这么说,还是为了我,你才贪了钱款?”

    “大娘娘,是啊。”刘从德抬起头来:

    “我当真是这么想的。”

    啪。

    刘娥直接给了刘从德一巴掌。

    “要不是舍了我这张老脸,你当真以为你只是会摔一跤从金殿里走出来吗?”

    听着刘娥的训斥,刘从德下意识的捂着自己的脸颊。

    他印象当中,大娘娘对自己比亲儿子还要好呢!

    今日如何就发了这么大脾气?

    刘从德脸上尽是错愕的表情。

    “那金丝楠木你贪墨了也就贪墨了,可是修黄河的款项,你如何能动?”

    刘娥指着跪在床上的刘从德:“现在你还敢骗我!”

    “大娘娘饶了我这一次吧。”

    刘从德连忙下拜:

    “侄儿当真是想要把万寿宫建造的富丽堂皇一点,才会到处搞钱。”

    尽管刘娥还没有到六十岁,但是按照惯例六十大寿是要大办一场的。

    刘从德家里是不缺钱,但又不想用自己的钱“尽孝心”。

    所以才想着要到处搞钱。

    有为皇太后娘娘六十大寿做准备的幌子,才能更好的搂钱嘛!

    谁会嫌弃自己平白得来的钱多啊?

    刘娥给了他一巴掌之后,心情好了许多,这才伸手把他扶起来:

    “从德,你是我从小看到大的,如何能这般胡乱伸手?”

    “姑姑是知道你的孝心,你若是缺钱大可与姑姑说,如何能做这种事?”

    “当真以为大宋律法是砍不到你的脑袋吗?”

    刘从德在心中松了口气,他知道大娘娘只是生气,自己稍微一哄就好了。

    “大娘娘,侄儿当真是想要给您惊喜,更何况大娘娘日夜操劳国事,侄儿怎么敢总是拿这种小事来叨扰大娘娘呢。”

    刘娥虽然不怎么相信刘从德的话,但是这种情绪价值给的足,还是让她满意的。

    这也是当初宋煊虽然说话不好听,但是言语当中对她有所“吹捧”,举了一个她都不相信的乞丐能当皇帝的笑话。

    依旧让刘娥感到十分的高兴。

    赵祯就是太实诚了,对于在刘娥如此“严厉”的成长下,甚至都不敢同她撒娇,嘴上也不会说这种“哄人”的话。

    “这两件事他们会抓着不放的,你还有什么事瞒着我的赶紧说。”

    刘娥坐在椅子上瞧着刘从德:

    “若是再让我像今日这般被动,老身当真不一定能够护得住你。”

    刘从德擦了擦头上的汗,他知道许多事都不能与皇太后说。

    可是一件都不说,那也难免会出现差错,到时候自己解释都没得机会了。

    于是刘从德一咬牙:“好叫大娘娘知晓,有二十根金丝楠木,已经被我卖往北方。”

    刘娥听到这个消息目瞪口呆,随即很快就收拢了震惊之色。

    她把手拢在袖子里,轻轻的掐了掐自己,尽量让语气平稳些。

    “还有吗?”

    “吕公绰帮我收松木,我给了他高于市场的价钱,作为交换,陈留县的堤坝修建工程让他交给我,修建的一塌糊涂。”

    “今年若是再下大雨,怕是会被冲毁。”

    “吕公绰?”

    刘娥没想到这里面还有吕公绰的事呢。

    自己这个好侄子不仅会坑自己,坑别人那也是丝毫不手软。

    刘娥点点头:“还有吗?”

    “没了。”

    刘从德再次下拜,不敢与刘娥的眼睛对视。

    “没骗我?”

    “侄儿不敢。”

    刘娥点点头,又叮嘱了刘从德一会。

    让他老实在家中养伤,什么都别去做了。

    更别回到辖区内,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,她不方便通知以及处理。

    待到刘从德走后,刘娥把吕夷简叫了过来。

    “俗礼免了,我就问你,今日到底是怎么回事?”

    “回大娘娘的话,相比于刘从德,朝中大臣们还是更愿意相信范仲淹的话。”

    听着吕夷简如此慢条斯理的话,刘娥顿感不解:

    “为什么?”

    “因为范仲淹的名声要比刘从德好上许多。”

    吕夷简对于刘娥的问题很是困惑。

    就您那个侄儿是何等的操蛋,还用我复述一遍吗?

    他以前就是个膏粱子弟,当了官之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