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第100章 宋大官人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:
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
    第100章 宋大官人 (第2/3页)

知道宋煊连中三元的可能性最大。

    而曹利用早就与宋煊定下了婚约,如何能抢人家女婿呢!

    但是这种事在东京城的人看来,抢女婿大战,是十分正常的事。

    晏殊则是饶有兴趣的听着,还端着碗,一副吃瓜的模样。

    宋绶忍不住翻了个白眼。

    连中三尾与武将家族接亲也就罢了,范详的家世自己是清楚的。

    用一句家徒四壁都算是夸他了。

    这小子来应天书院求学,那也是因为同伴想来考,怕自己一个人不安全,给他点钱一起陪着来的。

    结果正主没考上,范详压着最后一名考上了。

    宋绶对于范详与巨富的石家结亲,是举双手双脚都赞成的。

    如此一来,就解决了范详许多后顾之忧,能够让他专心扑在工作上,不会因为些许蝇头小利就做了错事。

    至于连中三元的宋煊与曹利用家结亲,二人相识于宋煊微末之时,那个时候曹利用就有这个想法。

    所以宋煊敢于直接拒绝当朝宰相的联姻。

    其实宋绶觉得宋煊那般聪慧之人,如何能看不出吕夷简在朝中结党之事呢?

    远离吕夷简也是一件好事。

    可在宋绶看来,张方平不一样啊!

    整个应天书院所有学子加在一起,在宋绶心中都比不过张方平的。

    所以此时宋绶心中是极为着急的。

    他十分担忧张方平被这帮武将忽悠过去,也是娶了他们的女儿孙女之类的。

    堂堂探花将来前途不可限量。

    如何能与武将家族成亲呢?

    宋煊他脑瓜子活泛,将来用不着靠着岳父家的势力,也能靠自己走到宰相的那个位置。

    但是张方平不同,他是个实诚人呐!

    张方平很容易被武将家族耽误的。

    官场不是科举场,寻常人站稳脚跟就已经非常难得了。

    若是想要更进一步,那必须有贵人提携!

    这帮东京城的武将子弟,都等着别人提携呢。

    他们哪有什么权力去提携张方平这么一个后进之辈啊?

    他们想要招张方平为女婿,大多是想要蹭张方平这个进士的光,帮助他们家族恢复昔日荣光。

    这可能吗?

    大宋立国七十多年了,武将怎么可能会再次抬头呢?

    如今开国的那些将领,有几个子弟是担任过高官?

    瞧瞧石家。

    孙子都落到给皇帝御酒当库管的地步了。

    要不然也不会因为三尾相公搞如此大的婚礼排场。

    无非就是想要让官家注意石家吗?

    否则石元孙的下一代,他们连当看御酒的小头头都当不了的!

    整个大宋,也就是如今的殿前都虞候、步军副都指挥使王德用官职最高。

    他爹是王超,在澶渊之盟拉垮不听指挥的那个军头。

    有了石家、曹家的先例,没有给这些武将太多选择的机会。

    探花就在眼前,谁抓住谁就赚到了。

    过了这个村,可就没有货了。

    下一届进士们,没有被宋煊影响,铁定是选择文官集团的岳父加入进去呐。

    谁还鸟他们这群“武将”?

    “多谢看重小子,待到领了官身后,我定然抽出时间上门拜访。”

    张方平也是极为客气的道:

    “在娶妻这方面,我也是与我十二哥一样的,都是要娶一个自己看的顺眼的姑娘。”

    “毕竟是要同枕共眠一辈子,死后还要同穴。”

    “我张方平不愿意为了权势就随意成亲,还望勿要见怪!”

    “无妨,无妨。”

    王家人听到这种话,却是脸上带着笑:

    “张探花到时候只需要在门口自报姓名,我定会把全家族适龄的小娘子全都叫来,请张探花好好看一眼。”

    宋煊这位状元郎,拒绝宰相吕夷简的联姻,就是说对曹利用的女儿一见钟情。

    如此性情之人,怎能不让人相信?

    果然当状元之人,看女人的眼光就是不一样。

    “多谢。”

    张方平客气的道谢。

    然后排着队的武将家族纷纷派人前来与张方平沟通,就连边将杨文广也是舔着脸来了。

    甭管成不成的,反正机会必须得抓一波。

    要不然根本就没有成的希望。

    宋煊的婚礼已经全都成了这帮武将集团的招亲现场。

    如此行为,更是惹得前来参加的文臣不快。

    大宋状元郎被武将家族撬走了,如今连探花都惦记上了,当真是不要碧莲。

    于是也有文臣开始过来说亲,搞得宋绶根本就没有说话的空隙。

    张方平的婚事,他是想要操心操心的。

    宋煊笑呵呵的瞧着人山人海被包围的张方平,想必他应该很是享受此刻。

    晏殊不愧是神童,他也已经听腻了。

    总体而言,文官们还是要脸的。

    听着张方平那样说,是有些上脸的。

    毕竟谁愿意自己的女儿被人公然挑选啊?

    大家都是体面人!

    哪怕你偷偷的呢!

    哪能当众宣扬出来的?

    “呦,这不是宋子吗?”

    晏殊阴阳怪气的笑道:

    “你不想被灌酒,那张方平被围想必就是出自宋子的手段吧?”

    “哈哈哈。”

    宋煊把手里的小银酒杯一饮而尽:

    “张大郎十分羡慕我与范详,所以趁着今日的场合,我就与来宾说了一说。”

    “那这些武将家族,可不是跟猫见了老鼠一样的兴奋吗?”

    “哪里顾得上灌我这个新郎的酒啊?”

    宋煊的应天四句经过发酵。

    在东京城也形成了一定的宣传规模。

    特别是还没有中举的读书人,对宋煊极为推崇。

    宋子也是有人喊出来了,但是没有人会认的。

    朝廷更不会认。

    大宋立国这多年,出了如此多的大儒。

    又有哪个人被称为“子”一样的圣人了?

    没有!

    但是当了官的读书人,认为宋煊说的不过是四句空话罢了。

    独有的没有经历过官场污染的“美好认知”。

    若是等他在官场上浸染个三五年的,大家都认为宋煊这四句话说都说不出来。

    晏殊也不是讥讽。

    而是觉得宋煊在进一步为自己造声势,不过是让其余人相信罢了。

    他相信宋煊自己个都不相信自己说的那四句话能够实现的。

    “你小子今后该不会真的想要走圣人那条路吧?”

    晏殊也往自己嘴里灌了口酒。

    宋煊给自己倒酒,也给晏殊倒酒:

    “晏相公,你是了解我的,我公开说的话,能有几分是假呢?”

    “一分吧。”

    晏殊瞧着不远处的热闹:

    “九分真一分假,才会让人相信十成十都是真的,你小子最会骗人了。”

    “不过是小子初入官场的自保罢了。”

    宋煊也是脸上带着笑:

    “毕竟我可是得罪了不少高官啊。”

    “他们都是一条线上的蚂蚱,如何能不针对我?”

    晏殊颔首。

    此事他也没有什么办法。

    陈氏兄弟搞出那么大的事,殿试的案子直接因为没有证据证人,就成了无头案。

    没有人关心了。

    如此冷处置,就已经能说明很多问题了。

    大家都不是傻子。

    “宋十二,东京城的水太深了,要想长久的安稳下去,你也不要学人家去结党。”

    晏殊十分郑重的告诫道:

    “这是犯忌讳的事,否则纵然你有天大的才能,都没机会施展出来的,反而会抑郁不得志过一辈的。”

    “有人会与我结党吗?”

    宋煊指了指晏殊:

    “晏知府本就是个独来独往之人,不屑的如此。”

    “范院长他会与我结党吗?”

    “他更是一个正人君子。”

    宋煊摊了摊手:

    “至于我与武将结党,那你更是侮辱我了,我也信不过他们能成事啊。”

    “啧啧啧。”

    晏殊是不相信宋煊所说的全部话的。

    他是了解宋煊的。

    这小子心里的主意多着呢。

    不过晏殊觉得宋煊评价自己与范仲淹还是十分公允的。

    朝廷当中,他们二人独来独往,也不结党。

    宋煊喝了口酒,其实这种情况,也不好。

    范仲淹是晏殊举荐的,而自己又是范仲淹的学生,同时又是被晏殊点为的解元。

    这种关系,就算不结党,大家也会多生出心来照顾人的。

    在别人看来,你们就是在结党啊!

    不过宋煊也不着急搞什么结党之类的。

    毕竟大家如今都是低品级的官员,结党用处也不大,反倒容易被针对。

    就在热闹之际,皇帝身边的宦官来了。

    张茂则嘴里说着恭贺的话,便是把皇帝赵祯准备的礼物摆了出来。

    皇帝的贴身宦官,代表皇帝来恭贺状元郎新婚,其余人自是伸长脖子看。

    因为就算是权贵子弟成亲,皇帝都不一定送礼的。

    你什么身份啊?

    “看样子官家对宋状元看的很重。”

    副枢密使夏竦在心中做出了判断。

    毕竟石家嫁妹子,三尾相公范详,这两家结合,皇帝也没有送礼啊。

    张茂则清了清嗓子,开口道:

    “官家赐状元郎虢州澄泥砚(北宋四大名砚之一),刻“天圣御赐”款;配李廷珪墨(南唐贡墨,存世极少)。”

    “《太平御览》一卷。”

    “龙凤团茶二饼。”

    宋煊冲着皇宫方向道谢,亲手接过盘子。

    赵祯为人简朴,并没有送太贵重的东西。

    他这些都是从库房里拿出来的。

    宋煊请张茂则带人留下来吃饭,喝个喜酒,然后再走。

    张茂则也是不好拒绝,连忙应下来。

    吕夷简摸着胡须,倒是没多言语。

    但是他也能猜得出来官家对于宋煊的喜爱之情。

    在他的印象当中,这可是官家第一次在别人大婚的时候,送贺礼。

    以前都从来没有过的。

    吕夷简可以感觉到,官家是真的想要亲政的迫切心思。

    可是目前来看,根本就没有什么太大的可能性。

    晏殊摸着胡须,思索着官家送给宋煊此等贺礼的含义。

    皇帝一出手,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,总归会给人无限的遐想。

    “官家都给宋状元送贺礼!”

    折继宣瞠目结舌,他在边疆长大,从来都没有听说过。

    皇帝竟然会给臣子送礼的。

    杨文广示意自己的大表哥别言语:

    “大哥,这里人多嘴杂,你别什么话都往外说,容易犯忌讳。”

    折继宣却是不管不顾:“状元郎能得到官家如此厚爱,那其实探花郎也不差是不是?”

    “嗯。”

    杨文广可是十分清楚大宋的政策,进士就是升官最快的途径,比荫补的强上不知道多少倍。

    “其实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