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第92章 三尾相公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:
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
    第92章 三尾相公 (第3/3页)

的是李迪,他与丁度争夺翰林学士失败,再加上丁度是吕夷简一派的人。

    王曾只能让李迪在应天府养望,做出一番政绩来。

    可以说应天府要治安有治安,要教化有教化,要兴修水利有兴修水利,要商业有商业。

    只要李迪不胡乱搞,晏殊把路都铺好路,王曾相信李迪也能做出一番政绩来。

    若是连摘果子都不会,那王曾认为李迪不适合在朝堂中枢厮混为官,因为他不合格。

    李迪听着外面传来的鼓噪声,当即询问发生什么事了。

    再得知是宋煊连中三元,范详连中三尾,以及一甲前五名全都出自应天书院的事情后,李迪也是有些发蒙。

    因为他知道宋煊早就提前锁定了状元。

    但是范详,以及韩琦、张方平等人的消息,他并不知道。

    “奇哉怪哉。”

    李迪当真是没想到会有这种结果。

    这说明晏殊以及范仲淹二人做的很好,天大的政绩都砸在他们脸上了。

    如今自己接替晏殊的位置,就算做的再怎么出彩,三年后,估摸也没有这种局面吧?

    若是从应天书院再次考出一个状元,李迪就觉得自己政绩算是不错的了。

    他自己个就是二十多年前的状元,知道状元有多难考的!

    宋城知县宋祁与他哥哥宋庠通信,得知了这一消息,以及他哥的新官职。

    但是今日在县衙听到这则消息,同样感到不可置信。

    宋煊他们这届的应天书院学子,如何这般强悍呐?

    本以为他们兄弟俩作为应天书院的排面,足可以让书院更上一层楼。

    但是宋煊的出现,直接把应天书院推上了天下第一书院的宝座,这件事宋祁是可以确信的。

    “宋知县,你觉得这事可信度高吗?”

    听着李迪的询问,宋祁点点头:

    “寺庙的消息来源兴许比咱们都要快,不可能是假消息。”

    寺庙的产业可是挺多的,赚钱的很。

    而且天下第一寺大相国寺更是名声在外,诸多寺庙都会派僧人去那里进修。

    灵台寺有人在东京城,并且把确切消息传回来是挺正常的。

    “这下子压力大了。”

    李迪负手而立,悠悠的叹了口气:

    “我们两个更是不能让教化这个政绩掉下来。”

    他们二人都需要政绩去升官。

    没有人愿意总是在外为官,想要抓住一切机会去东京城。

    尽管东京城的物价极高,但是总比在外漂泊没有“进步空间”强上许多倍。

    宋祁倒是无所谓,他才刚调来不久,而且主抓教化也是李迪这个知府的事。

    他作为附郭县知县,当真是不好发挥啊。

    不仅是宋煊有如此待遇,其余进士离得近的也是如此,离的远的,尚且不知道发生什么事,家里依旧是过着贫苦生活。

    范详父母在接到消息的时候,更是不敢相信,他们离家三年的儿子考中了进士。

    还成了什么三尾相公。

    甚至连本地知县都亲自来了,瞧着他们家破败的房子,直接大手一挥,明令县衙的人给负责修缮一番。

    如此人情自是要做到实处。

    毕竟范家今时不同往日了。

    天圣五年宋煊榜单,注定是要被历史所铭记的,创造了许多不可思议。

    同样这股子讨论,在东京城百姓嘴里都没有停下来过。

    啪。

    陈尧咨脸上怒气不减,这几日听着宋煊的名字都应激了:

    “二哥,这郭家怎么还不动手啊?”

    作为陈家的敌人,谁受得了,走到哪里,都有人在夸赞宋煊的话?

    “稍安勿躁。”

    陈尧佐睁开眼睛,告诉弟弟不要过于激动。

    要不然伤肝之类的,咱们本来就年岁大了,那宋煊一个小年轻子,若是使出熬老头战术,咱们哥俩还真多遭不住。

    所以在没事发生的时候,还是要多注意身体之类的。

    陈尧咨心里也憋屈。

    这件事因为二哥而起,导致陈家名声受损。

    结果自己上蹿下跳气得不停,反倒二哥却是气定神闲。

    不知道他怎么想的?

    “着什么急啊,没有郭家,还有赵家呢。”

    陈尧佐端起茶杯道:

    “我那个听说赵允迪被宗正寺放了出来,他难道就会甘心因为宋煊的缘故丢了官职,还坐了牢?”

    陈尧咨这才重新坐在椅子上追问:

    “所以二哥是准备双管齐下?”

    “吕相爷早就说过了,要耐得住性子,总会有人比我们先着急的。”

    陈尧佐脸上并无一丝笑意:“他们同样也在等着我们先出手。”

    “嗯?”

    陈尧咨随即又有些意兴阑珊的。

    三家都希望别人先出手,互相算计,那最终得利的只能是宋煊。

    “他们不在宋煊那里多吃点亏,如何能狠下心来与咱们结成同盟?”

    陈尧佐瞧着性子易怒的弟弟:

    “此事急不得,只要宋煊他在东京城,那就会有我们出手的机会。”

    四月初。

    东京城皇家园林,金池旁边彩帐连连。

    禁军手执金瓜列阵,教坊司乐工奏乐。

    宋煊等新科进士已经先到了。

    今日是天子设宴款待,也是皇帝进一步与天子门生们交流沟通,期待将来他们能够为大宋做出更多的事迹来。

    “听说今日这顿饭花里胡哨的,但是不怎么好吃。”

    张方平坐在宋煊旁边,手里拿着瓜果,充当开胃小菜。

    “谁参加琼林赐宴,真的是来吃饭的?”

    宋煊哼笑一声:“我出门之前,已经在厨房吃了好几块牛肉垫肚子。”

    “哪里来的牛肉?”

    张方平大惊失色,牛是战略物资,根本就不让杀。

    “东京城许多朝堂不让贩卖的都能搞出来的。”

    宋煊哼笑一声:“吏治如此败坏,幸亏你没去地方上为官,要不然如何能保持自身?”

    张方平深以为然的点点头,就在交头接耳的过程当中。

    宋仁宗赵祯乘坐着龙辇入园,新科进士皆是主动上前迎驾。

    赵祯示意大家免礼,各自坐下。

    然后他瞧见宋煊距离自己有些远,燧特赐御前独坐,同王曾与吕夷简二人席位相对。

    为了让王曾与吕夷简不小看宋煊,赵祯则是回头笑道:

    “朕与宋状元,当如太宗皇帝与吕蒙正。”

    吕夷简当然知道自家伯父,在太宗朝三度拜相,又为儿孙铺路,吕家才有今日。

    宋家也会成为下一个崛起的家族吗?

    但是宋煊的其余兄弟并没有中榜,而且吕夷简听堂弟说,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很好。

    王曾意味深长的瞥了宋煊一眼,也没搭茬。

    皇帝赵祯见冷场,又差人把范详给叫过来,让他坐在宋煊身边。

    如此也算是公平的对待两个宰相,不至于太离谱。

    吕夷简瞧着宋煊如此受恩宠,但是随着范详到来,他也就没有那么多意味深长的目光了。

    看样子官家是真的觉得他们二人既有运气又有实力,想要带在身边的。

    只不过范详就算是连中三尾,可依旧是最后一面,破格也不可能留在京师当官的。

    要不然就是坏了规矩。

    作为皇帝的赵祯举杯,众人皆是举杯。

    待到三轮之后,这才开始吃吃喝喝。

    赵祯许是这些日子极为潇洒。

    不仅笼络了如此多的人才,连郭皇后都不在那么死命闹腾了。

    宋煊总算是制住她了。

    就算是一段时间,赵祯年纪轻轻的也有了中年男人面对媳妇回娘家的舒适感。

    他太需要这种空间了。

    要不然一个人身边总是有个监视狂,谁都遭不住的。

    赵祯高兴之余,当即询问:

    “十二哥,你的家乡如何?”

    “那里乃是朕祖龙兴之地,朕还从来都没有去过。”

    官家开始挨个问话了。

    众人自是洗耳恭听,并且在心中盘算着该如何说。

    宋煊稍微想了想,随即笑道:

    “臣的家乡——

    头顶应天星辰(应天府),脚踏睢水沧浪(睢河绕城);

    左握宋国故鼎(春秋宋国都城),右枕梁园旧雪(西汉梁孝王建梁园);

    门前阏伯观火(阏伯台乃火神祭台),屋后仓颉造字(传说仓颉葬于商丘虞城);

    白日千帆竞渡(隋唐大运河商丘段盛况),夜来万商掌灯(宋时为京东第一大埠)。”

    宋煊几句话一出口,满座惊叹。

    赵祯抚掌笑赞:

    “好一个文武宋城!”

    可是宋煊说完,范详傻了。

    他没想到宋煊起手式就如此花里胡哨的。

    要是官家问到我,这我可怎么回答啊?

    果然有些时候越不想干什么,越会发生什么。

    他听到皇帝的询问,范详只能张了张嘴,又把嘴闭上。

    “阿巴。”

    赵祯觉得宋煊说的真好,还在回味当中,但是又没听清楚范详的回答:

    “嗯?”

    “什么?”

    “范卿可重复一遍。”

    范详急中生智,伸出大拇指:

    “臣形容不出来,但是臣觉得自己的家乡最好。”

    “哈哈哈。”

    赵祯伸手笑道:

    “范卿不必紧张,朕只是随便问问,并没有让你也跟十二哥似的,出口成章。”

    “他那个天赋,就跟张方平过目不忘一样。”

    “谁人能比?”

    听到皇帝的宽慰,范详当真是被感动的一塌糊涂。

    兴许过几年他成长了,便不会轻易被上官所哄骗。

    可是范详对于职场毫无经验可言。

    本来他的作为被排在最末位的地方,结果因为皇帝的一句话,就直接与十二哥这个大宋状元坐在一起,还是天子身边。

    如此隆重的恩宠,在座的哪一个新科进士能比得过呢?

    突然被call的张方平咧嘴笑了笑,没有回答。

    就这点饭菜,当真是量小,且没什么好吃的。

    如此良辰美景,以及场合,张方平当真觉得应该烤肉串吃。

    文彦博的排名靠后,他远远的瞧着宋煊。

    而且也认出来了那日在大相国寺,追着自己等人询问的少年郎是当今陛下。

    文彦博很确信赵受益是知道自己名字,但是并没有得到照顾。

    他不清楚缘由是在哪里,难不成当真是自己写的太差了?

    宋煊与范详而入都坐在距离天子更近的地方,而且对面也是坐着两位宰相。

    文彦博内心隐隐猜测,官家如此安排的意思,难不成是要宋煊他们两个接替王曾等人的官职?

    可是当日一块算卦的明明有我啊!
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