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第77章 我太想有钱了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:
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
    第77章 我太想有钱了 (第3/3页)

这些岳父们在朝廷不会给你什么助力,反倒会存在一些“不好的影响”,以此被人攻讦。

    宋煊好色!

    范详好财!

    他们两个人的选择,当真是让别人理解不了,也想象不到原因有多纯粹!

    作为同桌的韩琦,却是脸上带着笑意。

    他知道范详自幼被钱财所困,如今这多钱都可以让他一个人调配使用,怕不是晚上都得笑醒喽。

    待到完事之后,石元孙又给范详留下两头驴子,没事可以换着骑,去东京城逛逛。

    买些东京的物件带到衣锦还乡后,带给家里人。

    当你中了进士领了官服可以先返回家乡,衣锦还乡的时间还是要给你去显摆的。

    甚至要操办婚事,待到完事后,再直接去地方上任。

    苏洵当初给宋煊来信,说他跟着他二哥一同返乡。

    苏涣是天圣二年的进士,当他们哥俩一块返回家乡的时候,本地县令以及一些乡中父老直接在二百里外就迎接到了他们。

    此事可是把苏洵羡慕坏了。

    但是羡慕归羡慕,他还是没有读书去考进士的打算。

    范详连忙道谢。

    石元孙又鼓舞了他几句,待到宋煊把钥匙递给范详,他这才带着人离去。

    “好家伙。”

    吕乐简第一个跳出来:“你小子不声不响,就被人给捉婿了!”

    “就是,这嘴可忒严了些。”

    王泰等人纷纷上前打趣。

    范详只是嘿嘿笑着,并不答话。

    待到闹了一会,宋煊才开口道:

    “行了行了,让范兄自己去点点钱,享受一下,你们都滚去温习功课,免得殿试当中排名靠后。”

    自从宋煊说大家还要押题后,自是疯狂的进入了写策论的阶段。

    外面的风风雨雨,只要没淋进来,那就不用去管。

    范详终究是没有过去自己心中的那一关,他坐在书桌前,心思百转。

    一辈子都没有见过如此多的钱财!

    他拿着钥匙,举着蜡烛进了单独给他放钱的房间。

    满满登登的,一背篓一背篓的铜钱。

    他抓起一贯,总觉得钱太重了。

    要是以前自己也有这么多钱,可就太好了!

    “考中进士,我一定要考中进士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应天府书院。

    晏殊把宋煊中了会元的消息,以及诸多应天府学子上榜的消息,给带来了。

    “哈哈哈。”

    作为书院最年轻的夫子,也就是宋煊的班主任王洙率先仰天大笑。

    宋煊他当真中了会元,状元还会远吗?

    更何况他的甲班当中也有好些个学子上榜。

    尤其是范详,作为府试的最后一名,他同样考了省试的最后一名。

    可这最后一名,那也是七千多举子当中的佼佼者!

    范仲淹只是摸着胡须发笑,并没有像王洙这般得意。

    毕竟书院学子们登上省试榜单,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。

    可还有殿试呢。

    殿试上榜那才算事正式的好消息。

    他们这群人大部分都享受过金榜题名都时刻。

    “这么说,十二郎当真有可能会达成连中三元的成就。”

    张师德是考过状元的,他脸上带着笑:

    “省试我应天书院诸多学子霸榜,看样子今年该会有更多的学子前来报名了。”

    自从宋煊他们在洛阳游学过后,便有不少学子来书院游学,如今还没有走。

    幸亏书院有了宋煊资金的支持,才不惧如此多的学子来白吃白住的,在书院学习。

    “不错。”

    晏殊也是轻微颔首:

    “应天书院举子霸榜,定然会让天下人都知道应天书院的名号,若是宋十二等人在殿试当中横扫一甲,我都不敢想了。”

    一甲便是状元榜眼探花三人,二甲头一名是全国第四。

    或者有时候过于难分伯仲,一甲也会有四五人。

    范仲淹一愣,他其实颇为期望宋煊能过连中三元,但是对于晏殊提出来的一甲三人全都是应天书院学子获得的事,他还真没想过。

    然后范仲淹再次瞧瞧省试前十名的名字。

    作为书院最强的留级生“王尧臣”旁人也不清楚。

    他一直都准备,等着在殿试上大放异彩,要夺取状元。

    可以说是宋煊最强的对手。

    若是照着晏知府的话来想,这件事也不是不可能出现!

    兴许殿试的前几名,全都是应天书院的学子呢!

    “嘶。”

    王洙也被晏殊的言论给惊到了。

    若是殿试当中,应天书院学子再次霸榜,那定然是更加权威,也没有人敢再逼逼什么了。

    反正每次有人无法通过考试,总会说有内幕之类的。

    如今科举考试极为严格,各种应对方法都有。

    就算你想要让人不中榜,甚至给谁便利,都是极为困难的。

    除非到了北宋中后期,是有出题人,可以直接给你提示的。

    因为到了那个时候,锁院制度并不严格执行。

    再加上只要通过了省试,殿试就全录取,第三级考试已经成为摆设了。

    那些考中进士的学子,可全都成了主考官的“门生故旧”了。

    毕竟能不能过,全在考官的一念之间,皇帝根本就无法左右。

    王洙脸上喜色不减,若是真的如同晏知府所言那般。

    无论是宋煊、韩琦、亦或者是王尧臣、赵概,他们是最有机会中状元的。

    状元热门争夺选手,全都是出自他的班级。

    若是真的如同晏殊所说,不仅仅是应天书院以及院长范仲淹会名声大噪。

    他这个直接的班主任的名望也会水涨船高。

    “今后你们身上的担子就更重了。”

    晏殊笑了笑,随即站起身来:

    “我本想等着宋煊等人殿试过后,出了成绩再前往东京。”

    “可是朝廷几次三番催促我前行。”

    “那我就先返回东京家中,比你们早一步知道最终殿试的结果了。”

    范仲淹倒是没想到晏殊会如此快就被调回去。

    毕竟应天书院能有今日的规模,晏殊作为带头人是功不可没的。

    “晏知府这便要返回京师?”

    “不错。”晏殊笑了笑:

    “宋绶已经先我一步返回京师为官,我也不能再拖着了。”

    范仲淹点点头,如今应天府有这般成绩,天下人都得认可晏殊的政绩。

    朝廷把他调回中枢,那实在是极为正常的。

    否则不利于大宋各地官员的“努力奋斗”!

    “若是有消息了,我便第一时间派人给你们传回来。”

    “好。”

    范仲淹等人恭送晏殊离开。

    “院长。”

    王洙作为天圣二年的进士,依旧年轻的很,遇事如何能过宠辱不惊?

    “不必多言。”

    范仲淹觉得此时公布,会给予其余人更大的压力。

    “此事暂且保密,过不来几日殿试的结果也会传回来,到时候一起公布,如何能不行?”

    “我认为不妥。”张师德摇摇头:

    “这些学子通过省试,自是一件值得庆贺之事,况且也该让家里人高兴高兴。”

    范仲淹细细思索,他觉得还是不宜过早高调的宣布。

    若是再殿试当中没有考中进士,会给学子带来更大的压力。

    “此事暂且搁置一二吧,不在乎晚这么一两天的。”

    范仲淹作为院长一锤定音后,张师德等人也就没有多说什么。

    反正几个夫子脸上都是带着笑意。

    书院学子霸榜,他们这些当夫子的,如何能过脸上没光呢?

    甚至范仲淹也在期待着晏殊所说的那件事。

    晏殊回到府衙,如今下一任知府还没有选好是谁,暂且由他的副手接替,待到朝廷指派新人前来。

    此时有不少仆人都在收拾,总归是要搬家的。

    而且在此地生活,也是有了不少物件。

    能搬走的就搬走,搬不走的就送给本地的孤寡老人。

    晏殊正在交代的时候,便是有人送来信件。

    他一瞧是宋绶的,故而进了书房,拆开看了起来。

    宋绶在信中详细描述了宋煊最近的所作所为。

    尤其是上一次当街喝骂宗室子不配姓赵的那个人,你猜对了,便是宋煊做的。

    自从宋绶被调进京师为官编纂实录,他们就经常通信。

    晏殊对此并无意外。

    宋煊他在东京城就算把天捅个透明窟窿来,晏殊都不觉得奇怪。

    这小子就不是一个容易消停的性子。

    翻来几页后,晏殊觉得自己对宋煊还是不够“珍惜”。

    这小子在宋城总是搞七搞八的,从来不醉心于学习。

    就这调皮捣蛋的样子,还有杜衍等人想要招他为婿呢。

    晏殊觉得自己是动过这个心思,但是又很快放弃了,因为他若是当了宋煊的老丈人,是受不了他搞七搞八折腾的。

    这不符合晏殊的政治理念。

    可是旁人都是不了解宋煊,就瞧见宋煊中了解元、会元,接下来准备中状元的潜力。

    以至于那么多人都争先恐后的想要当他的岳父,上赶着开出那么多好条件。

    结果这小子竟然如此不争气。

    被曹利用的女儿迷的五迷三道的,什么利益嫁妆之类的,直接连谈都没谈,便同意了。

    宋绶开始还有些不相信,但是细想想他又觉得是宋煊能做出来的事。

    晏殊却是晓得,人家翁婿两个早就定好了。

    你们这群不知真相的人,在这里上蹿下跳的着实可笑。

    晏殊没想到的是连吕夷简都掺和进来了,想要给宋煊当老丈人。

    幸亏没成。

    要不然以后有他头疼的地方。

    尤其是晏殊认为吕夷简也是一个聪慧之人,他习惯性自己做决断,绝不会听从好女婿宋煊的主意。

    二人真成了翁婿,反倒会产生更多的隔阂。

    冥冥之中,兴许早就算好了。

    晏殊正在为自己有更多的信息,而他们都不知道略感得意时,当即面色有些凝重。

    因为他看见了宋煊骂开封府尹的话。

    甚至因此还出了一次大宋亘古未闻之事,御史竟然弹劾一个没有官职的贡士,结果把自己弹劾到去岭南吃虫子了。

    晏殊站起身来,他觉得自己不能在宋城待着了。

    陈氏兄弟绝不会轻易善罢甘休。

    若是自己不尽早前往东京城复命,赶不上殿试,万一有人从中说了些话,怕是要坏了宋十二的状元之位。

    毕竟你做事过于狂妄,那些人会打着为你好的名义,故意压低你的排名来磨练你。

    晏殊当时罢黜宋煊,他是真的想要让宋煊走上连中三元的路子。

    可是其他人却是不一定如此好心。

    “来人。”晏殊当即喊了一声:

    “速速去租赁一艘快船,我明日一早先返回东京。”
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