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第74章 就想强扭瓜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:
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
最新网址:m.rulianshi.net
    第74章 就想强扭瓜 (第1/3页)

    不仅是赵祯面上着急,连侍奉皇帝的这群宦官宫女也十分着急。

    在宋代九位垂帘听政的太后当中,权势最大的无疑当推“天圣”、“明道”年间听政的宋真宗的刘皇后。

    天圣:天下有两个圣人。

    明道:日月同道。

    这两个年号,全都是顺着刘娥的意思来选的。

    政治意图,不要太明显了。

    尤其是在初期刘娥铲除一些反对她的政敌后,别说刘太后有武则天之心,就算是她有武则天之举,那也会得到不少人的簇拥。

    反正刘娥她娘家人都没有。

    想搞个亲侄子当继承人威胁大宋传承的事,都不存在。

    到时候皇位还是传到赵祯的手中。

    所以刘娥时不时的就要在“过线”这件事上跳舞。

    当年吕夷简在成为参知政事,被提拔为副宰相的时候,就有人劝他不要接受,隐退避祸,免得牵连吕家。

    但是吕夷简却是坚定的反驳:

    “平、勃不去,所以安汉;仁杰不去,所以安唐。”

    老吕以汉高祖吕皇后时的陈平、周勃以及武则天时期的狄仁杰自比,就是把刘娥视为企图改朝换代的吕皇后再世,以及武则天第二。

    更何况吕夷简自认为他的政治灵敏度不比刘娥一个女子差,如何能被她给玩弄于股掌之中?

    自古以来都说君御臣。

    可许多时候臣子都是向上管理的,尤其是在大宋更为明显:

    “臣亦可御君!”

    而举荐吕夷简的王曾也早就在宋真宗还活着的时候,就让刘娥的姻亲钱惟演去给刘娥暗示,要她吸取吕皇后以及武则天的教训,别总想有的没的。

    许多人都猜疑刘娥有武则天之心,也并非没有缘故的。

    宋真宗再世的时候就跟手下的大臣说自己怀疑刘皇后有不臣之心。

    尤其是在权力交接上,宋真宗是忧心忡忡,举棋不定,他甚至对臣子说在宫中,所有人都听刘氏的话。

    宰相李迪立马就说:咱们法办了刘皇后。

    宋真宗又说不用。

    再加上刘娥的僭越行为实在是太多了。

    她的生日被定为长宁节,同赵祯的生日乾元节一样要求普天同庆。

    她爹刘通的名字要求举国避讳,石元孙便是因此改名的。

    还有如通州改为崇州,通判要改为同判。

    群臣又给她上了一个与皇帝一样冗长的尊号,就这刘娥还不满足,近期又改了一个。

    “应天齐圣显功崇德慈仁保寿太后。”

    比皇帝的尊号还要长,也不知道她是不是看了西游记的缘故,参考齐天大圣。

    刘娥出入的礼仪、乘坐的车子同皇帝的没有什么差别,甚至更加的华丽,并且还会以她自己的名义派人出使大辽。

    更不用说她与宋仁宗平起平坐,同御承明殿,听百官奏事。

    事实上,天圣说是二人,但实际上还是以刘娥为主。

    整个宫内之人都清楚,万不可得罪太后。

    毕竟皇帝还可能心软,对你网开一面。

    可是到了刘太后那里就不一定了。

    于是赵祯在众人七手八脚的服侍下,直接穿戴整齐,这才乘着步辇前往太后的宫殿。

    赵祯坐在步辇上,内心则是在思索着。

    大娘娘找自己到底是什么事。

    “见过大娘娘。”

    赵祯连忙行礼。

    刘娥正在处理政务,瞧着皇帝来了,直奔主题:

    “六哥儿来了,你二姐病了,你找时间去看一下她。”

    赵祯一惊。

    他爹生了许多孩子,全都夭折了。

    仅剩他们兄妹两个还存活于世。

    赵祯如今十七岁,他那个妹妹才七岁。

    只不过身体不好,三岁就出家当了道士,如今养在玉清昭应宫。

    “我知道了。”

    赵祯连连点头,想着在与母后说会话便告退。

    刘娥一生都没有子嗣,况且她早就习惯了赵恒的子嗣接连夭折。

    否则也不会轮到赵受益当皇太子。

    天知道赵匡义的这九个儿子,生出的孩子夭折的数量极多,有好几个都是过继他人的儿子为嗣子。

    传闻赵匡义是玩毒的高手,堪称大宋的绝命毒师,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研究的时候,时不时受到了影响。

    刘娥头都没有抬,随口问道:

    “今日礼部贡院外的趣闻你可听说了?”

    “什么?”

    赵祯尚在思考自己二姐的身体状况,被刘娥问的有些发懵。

    家中女儿,父母一般称呼排行姐。

    宋仁宗管他生母叫姐姐,管他妹子叫二姐,管他大闺女叫大姐,十闺女叫十姐。

    “看样子六哥儿是不太清楚此事。”

    刘娥也没多想,反正她听人说,今日贡院外热闹非凡。

    除了王曾这个无儿无女之外,其余宰相可全都是去凑热闹了。

    “你真应该去瞧一瞧,那宋煊考了会元之后,被那些权贵争抢去给他们当女婿。”

    “他被曹侍中的儿子们率先抢了去,这傻小子就答应了,为此不惜拒绝了吕相公的求亲,你说他傻不傻?”

    听着大娘娘的话,赵祯先是愣了一下子。

    他派人打听,据石家那三兄弟讨论,说是曹侍中把他闺女推出来,都还没有谈嫁妆的事,十二哥他就同意了。

    如此草率且敷衍的话,他们都不相信。

    但是赵祯却是相信的。

    依照十二哥的习惯,他才不会管你什么家庭背景,若是那姑娘长的入眼,自是要娶的。

    毕竟可是同床共寝一辈子的夫人。

    可若是看不上眼,纵然你是什么宰相之女,他也不会要。

    赵祯又想起当初大娘娘让自己选皇后,可当自己选完后,却又被拒绝,把那女人直接赐给了她侄儿的郁闷之事。

    在刘娥看来,连她自己提拔的宋庠都积极向朝中士大夫们靠拢,宋煊他如果真的能连中三元,娶个宰相家的女儿才是正解。

    偏偏轻易答应一个“武夫”家庭。

    谁不知道如今大宋崇文抑武的国策。

    宋煊他是不是傻?

    那曹利用的独女,刘娥是见过的,长得并不是小家碧玉,也不符合那群读书人的审美。

    真不知道宋煊他是没见过女子还是怎么的?

    但是刘娥又想起真宗,当年见了自己,也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喜爱。

    旁人不认同,这种感觉,谁又能说的准呢?

    刘娥嘴上说着宋煊的行为傻,可实际上,她内心还是有些怀念自己被天下之主一直宠爱的。

    如今听到宋煊的抉择,她更加确信,这世间女子嘛。

    聪明伶俐的、活泼灵动的、读书万卷的、有勇有谋的都有,总归是有人喜欢独特的那一个的。

    刘娥放下手中的奏疏,抬眸瞥了一眼赵祯:

    “否则当官家的什么都不知道,岂不是会被下面的臣子随意哄骗?”

    “大娘娘教训的是,我今后一定多出去观察。”

    赵祯不想聊这个话题,只能自我安慰。

    她是我母后,定然是为我好的思路,来安慰自己。

    其实内心深处,他是羡慕宋煊的。

    挑夫人还不能挑个自己顺眼的,今后有什么事,能心气梳顺喽?

    难不成每次完在朝堂当中遇到难事了,回到后宫连个说贴己话的人都没有,反倒要对着嚣张跋扈的那张脸吗?

    赵祯想想都觉得头疼!

    所以他从来不去郭皇后那里过夜,甚至连见她面都懒得见。

    奈何郭皇后性格嫉妒,又有刘太后的撑腰,她严密监视赵祯的行踪,甚至让他不得亲近其余宫女嫔妃。

    就算赵祯想要与宫中其余小娘子亲热,可是郭皇后就不走,就那么恶心你。

    这导致赵祯内心十分愤怒,却又不敢言明。

    他虽然成亲数年,又有其余嫔妃,可至今一个子嗣都没有。

    至于刘娥完全是不去管这种事的。

    “嗯,多知晓民间之事,才是帝王的正事。”刘娥应了一声:

    “那殿试的题目你可想好了?”

    “还没有,到时候我会与孙学士商议一二的。”

    “好。”

    刘娥轻微颔首。

    因为应天学子的连续霸榜,那些落榜学子当中倒是传出一些科场舞弊的风声。

    不过这么多年,刘娥也都习惯了。

    每次考完试,那些落榜举子总会觉得别人考上全都靠着作弊。

    而自己考上就是实力强横。

    不仅省试如此,殿试落榜学子的心态更加爆炸。

    刘娥都遇见有殿试被罢黜后,心灰意冷,直接跳进汴河把自己淹死的举子。

    在她看来,不少读书人读书都读傻了。

    反正自己考不上就是有人靠着作弊,要么就是考官是瞎子,不懂得自己诗赋写的有多好,击鼓鸣冤的也存在。

    这种人就算是当了官,那也会惹出极大的祸端来。

    “此次乃是你第一次主持参与的殿试,还是要多加用心,积累经验,外面的人说什么要听,但也不要全听。”

    刘娥贪权,但是也愿意教导赵祯处理政务各种事。

    反正像这种帝王教育,赵恒沉迷于搞封建迷信活动来增加自己的权威,巩固自己的政权,对于赵祯的教育也不算多。

    可是刘娥作为赵恒的“助手”,跟在他身边这么多年是真的学习了一些东西的。

    “我记着大娘娘的话,定会好好准备的。”

    赵祯应了一声,他内心更加激动。

    上一次朕尚且年幼,连中三元的宋庠被母后抢走了。

    这次十二哥若是也能连中三元,自己一定不让母后再抢走!

    当天子门生才对。

    你去当太后门生,想做什么?

    “嗯。”刘娥轻轻颔首:

    “去吧。”

    赵祯这才从刘娥的宫殿里退出来,坐上步辇朝着玉清宫走去。

    随即陈尧佐走了进来,与皇帝错过了。

    他方才在家中劝韩琦当自己的女婿,但是韩琦说他有婚约,着实是让陈尧佐有些恼火。

    有婚约又怎么了?

    悔婚的多的是。

    你家里老爹韩国华至死不过是个区区五品的右谏议大夫(元丰改制为正四品),两个长兄也早亡,如今三兄进士及第也是在爬坡阶段,一个七品小官。

    若是给我当女婿,你韩琦的前途极大。

    但是韩琦即使被捆了,也没有答应。

    陈尧佐这次被调回来是接替他弟弟陈尧咨的同知开封府之职,同时还要参与撰写太祖、太宗、真宗三朝国史的任务。

    更不用说陈尧佐早就搭上了吕夷简的线,此番他能顺利回京接替他弟弟的职位,便是吕夷简从中使了力气。

    他正在劝韩琦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最新网址:m.rulianshi.net
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