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第62章 鱼龙之变,便在此时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:
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
    第62章 鱼龙之变,便在此时 (第2/3页)

着几分不解,高遵甫连夜去办这件事了。

    反正大宋东京城夜里也没有什么宵禁,晚上正是热闹的时候。

    高遵甫出手大方,倒是让赌坊接待人员眼前一亮,自是极为喜欢这种豪客的。

    他们敢如此往外宣扬,就是笃定宋煊他考中会元的概率低。

    买的哪有卖的精啊!

    冤大头上门。

    双方都觉得自己赚到了。

    第二日天还没亮。

    焦明就把人给叫起来准备了,不仅仅是早饭吃的好一些,连带着午饭也要做出来了。

    天气还是有些寒冷的。

    宋煊用热水洗了洗脸,吃过饭后,又仔细检查从礼部那里买来的考篮以及文具之类的。

    他早就把自己那一套文房四宝装了进去,朝廷这种举措也是为了避免有人夹带。

    昨天每个人的座位图都已经记录好了。

    于是收拾好后,宋煊瞧着几人笑道:

    “希望诸位都能考个好成绩,今年第一次扩招,下一次可就不一定能有如此好的运气了。”

    “哈哈哈。”吕乐简当即大笑:

    “范兄还是要好好准备的。”

    “我可是比你多准备了一年多省试。”

    范详此时也是充满了自信。

    他与韩琦等人头一次通过的,当然是比宋煊他们准备的时间更长。

    “可惜,不再是以诗赋为主了。”

    王泰也是轻叹一声。

    因为进士科的乡试和省试的考试内容为诗、赋、论、策、帖经、墨义六种,其中以诗赋为主取士。

    为此范仲淹在执掌应天府学时,着力指导学子练习写作应举用的律赋,为此还编过一本《赋林衡鉴》。

    老范精心编纂的为律赋廓清迷障,指示方面的奇书。

    不同于一般的赋格雷书籍,一味的迎合举子速成之需。

    而是让大部分学子学会如何在理论上去运用到实际,以诗赋达到议政、论政的功能。

    从张方平到欧阳修,再到苏轼,都是在律赋上极为明显的继承了范仲淹的观念,并且还在此道上变本加厉了!

    可以说范仲淹编纂的这本书,第一批受惠者便是应天书院的学子们。

    司马光在记载范仲淹教学事说过,四方从学者辐辏,其后宋人以文学有声名于场屋,朝廷者,多其所教也!

    特别是在仁宗一朝,更是引领了宋律赋的发展。

    “无妨,至少我等不会在诗赋上拖后腿。”

    宋煊拍了拍范详的肩膀示意他不必在意。

    大家相处这么久,范详当然明白吕乐简嘴臭的毛病,此时也不是很在意。

    反倒是平日里一直怼吕乐简的王泰一言不发,向韩琦学习似的。

    “行了,都别绷着了。”

    宋煊瞧着众人笑道:

    “你们就等着瞧我考中会元吧。”

    “哈哈哈。”

    几个人笑了笑,被宋煊如此一刺激:

    “会元这种荣誉,我王泰未尝不可!”

    “还有我。”

    一向沉默的韩琦也被激发出了斗志:

    “你们且瞧我的。”

    包拯看着这几个稍微年轻的同窗,也是禁不住摇头笑了笑,遂上了驴车。

    他觉得自己能过顺利通过省试,便是赢了许多。

    至于会元那种难度较高的事,身边有如此多优秀的学子,包拯也不会去想那种不切实际的事。

    人与人之间在学习上,还是有着一定的差距的。

    于是三辆驴车直接奔着贡院而去。

    “对了,最后强调一遍,无论考的好坏,这三日都不要对答案之类的,免得自乱阵脚,影响了考试的状态。”

    宋煊又给同车的人说了一二。

    几人也表示理解。

    此时的贡院外,已经密密麻麻等待了许多人。

    他们大多都是从城外郊区赶来的,以及距离贡院更远的地方。

    此时贡院外有许多兵丁在维持秩序,并且火把把周遭全都照的极为通明。

    此时的天气依旧是有些寒冷。

    宋煊掀开驴车的帘子往外看一看,就能感觉寒意袭人,一下子就把仅有的瞌睡给赶走了。

    许多举子都在跺脚,相互取暖,等待着兵丁在门口检查。

    避免有人夹带一些不该带的玩意。

    但是不少举子都是十分的兴奋。

    因为大宋不同于大唐,隋唐进士考试的优胜者,只是国家管理人才的备选与补充,并不是主要来源。

    当门阀的狗才可以当官。

    科举制度是在大宋开始定型的。

    真正的经过严格考试来决定一个人能不能做官,能不能管理国家,并且把进士出身的文官,作为国家的管理人员的最主要来源。

    从此以后,贵族官僚阶级怼政治、文化、教育的垄断被打破了。

    血统、门第之类不相干的外在条件也不在那么重要。

    许多贫寒家庭的子弟只要肯认真读书,是完全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在进士考试当中胜出,改变自己的命运。

    鱼龙之变,便在此时!

    而且与大唐不同,只要你考中进士,马上可以做官,用不着等待。

    百分之九十九被分配到基层,从知县的助理做起(科级干部)。

    一般是两个职位,要么是主簿,要么是县尉。

    如今走到省试这一步的举子,倒是没有觉得苦的,而是前所未有的兴奋。

    再加上陛下给放出的“大饼”!

    只要通过省试,今年的殿试名额增加了一半,中进士的几率增很多。

    如此好机会不抓住了,岂不是后悔一辈子?

    故而虽然此时寒苦,但也是能忍的。

    宋煊瞧着火光下映照着的诸多学子的脸,他放下帘子:

    “倒是不着急,再坐一会,我看前面还有不少人在排队,即使进去了,也只能干坐冻着。”

    “嗯。”

    张方平倒是挺放松的。

    他觉得自己的策论在十二哥的影响下,发挥的还挺不错的,并没有什么影响。

    尽管范院长编纂了有关诗赋的书,但是他在这方面还是弱项。

    旁人皆是以为十二哥与自己都是不善于策论。

    此番省试定是要叫他们好看!

    “咱们第一场是考贴经是吗?”

    范详有些没话找话的询问。

    毕竟方才说了那么多,可是他作为最后一名,到了现场之后,还是又变得十分的紧张起来。

    “考经义。”

    韩琦对于自己这个同桌,又开始紧张的抖起腿来,便明白了他心中的惧意。

    韩琦知道范详太渴望成功了。

    因为他没有那么雄厚的资本从头再来,所以惧怕失败。

    毕竟距离他上一次参加发解试,已经过去了许久。

    就算是每次参加宋煊组织的模拟考试,他也是没有及时调整过来心态。

    “原来是考经义啊!”

    这门考试就是对五经进行阐释,从儒家经典原文中,摘出句子或段落作为题目,要求考生作文阐发其中的的义理。

    只要记住,就极为简单,一般出十七道题。

    “勿要过于担忧。”

    宋煊当即拿起自己的考篮笑道:

    “不如下去等待吧,总是待在温暖的地方,容易瞎想。”

    “好。”

    范详十分感激。

    果然到了驴车外,便是只有哆哆嗦嗦的抗冻这件事了。

    范详再也不会去想紧张的事。

    乌压压的考生依次进入考中,超过七千名的考生,来自五湖四海,宋煊也就认识一些同府之人。

    在洛阳认识的那些人,倒是没怎么看见。

    至于文彦博的名字,也只是从欧阳修的嘴里听到,因为也上榜了,是考会元的有利竞争者。

    其余举子有好事者,还在议论着赌坊列举出来的考中会元的排名。

    然后嚷嚷着自己如何没上榜,且看我把那宋煊给踩在脚下之类的话语。

    惹得周遭人一阵欢笑。

    东京城的赌坊还是有着一定的关系,除非你在发解试当中没考好,直接爆发在省试当中大放异彩。

    宋煊听着喧哗,并没有出声,而是安心排队。

    此时他的心思根本就不在这帮举子身上,此番考试过后,七千多人至少要有六千人全都罢黜。

    这还是赵祯宣布要扩张,不像以前千余人参加殿试,一般要罢黜三分之二的人。

    宋煊发现省试的官员很多,分工巨细。

    看样子科举考试的工作,朝堂还是极为专业的,至少要比地方上的发解试专业许多。

    这帮人每三年累上三天,或者半个月。

    贡院按职司又分设若干下属机构。

    如封弥院(所)、香录院(所)、对读所、编排所、别试所、过落司等。

    光是这些学子的抄录试卷工作量都不会太低的。

    宋煊在入考场前被验明正身后,由贡院监门官引导者,进入他所在的考场,对号入座。

    并且再一次被搜检是否夹带书籍入场,而且不允许自己带茶具等等。

    这也是为了防止意外,污了试卷,从而做出标记。

    当然了,考进士科的举子,在考场当中待遇会优于其他科。

    礼部贡院试进士,设香案于阶前主司与举子对拜,而且所设置的考场有茶汤。

    你若是渴了,可以跟考官说,给你倒一杯茶。

    若是卷子再出水渍问题,那便是要整张都要重新写。

    反正你看看你时间够用不!

    像是其余诸科,都是渴了饮用化砚台的水。

    如今也不需要过夜,避免了有人在蜡烛当中夹带一些纸条。

    宋煊放眼望去,与自己一个考场的举子们,多数都显得很是亢奋,恨不得试卷发下来,他就立即来做。

    也有人紧张的请示想要去如厕。

    “十二哥儿!”张源跑过来,颇为欢喜的道:“你坐的如此靠前,我是借着上厕所的事与你打招呼。”

    宋煊也颇为惊喜,哈哈哈笑了两声:

    “方才进来的时候天色还没大亮,没往后看。”

    张源随手指了一下,宋煊瞧见是自己的斜后方。

    如今考试时间还没有考试,主司并没有呵斥。

    但是张源也不敢多做停留,而是摆摆手就直接走了。

    宋煊倒出一点热水,拿出墨开始磨,做好准备工作。

    待到时间差不多了,本场的主司示意众人起身,跟着他一起对拜。

    仪式结束后,一支香就被点了起来。

    主司开始宣布考场纪律,一旦有作弊现象,立马就开革出去,并且永远不能在参加科举考试。

    若是你有关系,改过祖宗也能从头再来。

    随着一声锣响,便有专门的人举着牌匾过来,上面有考试内容。

    (锁院制:即考官一经确定,立即锁于贡院,断绝与外界联系,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