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第51章 年轻的狄青呦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:
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
最新网址:m.rulianshi.net
    第51章 年轻的狄青呦 (第1/3页)

    晏殊的疑问。

    宋煊并没有给他做出解答。

    这还是晏殊第一次在南京过元旦,前面他都是回到东京过年的。

    毕竟这么多年,早就在东京安了家。

    这是晏殊收到了风声,来年会调他回东京,这才是第一次在南京过年,顺便宴请好友以及下属。

    宋煊他们二人相识如此久了,也算是到了登门入室的关系。

    晏殊瞧着宋煊乘着驴车远去,就算宋十二他犯错误,还能犯什么大错误?

    顶多把人家给睡了。

    况且此时二人都是男未婚,女未嫁的。

    晏殊相信,许多女子都是愿意被宋煊睡的,只是缺少一个机会,再加上宋十二他洁身自好。

    “对。”

    想到这里,晏殊便放下心来了。

    宋十二他常常说着要去西北建功,定是想要上战场,所以洁身自好是为了磨练“童子功”!

    故而用不着回答,曾经的神童晏殊很快就理清楚了这里面的逻辑。

    宋煊在驴车里瞧着入睡的闺女,又看见钱诗诗脸上皆是兴奋之色。

    她说着那些夫人前倨后恭的模样,唯有晏夫人没有对自己另眼相待。

    待到饭后,那些女人都过来套话,全都被她给挡回去了。

    “快夸我。”

    钱诗诗抱着孩子,颇为得意的道。

    宋煊瞧着她如此模样,遂上前啄了钱诗诗一口。

    “哼,你就知道欺负我。”

    钱诗诗慢慢扭过头去,耳垂变红。

    就算是自己岁数比宋煊大。

    可是这种事上,钱诗诗觉得自己一丁点都占不到主动权。

    他怎么总是会这么多新花样呀!

    宋煊又去给自己的老师王洙拜年,范仲淹回了宁陵县老家。

    大宋的师承关系还是蛮重要的。

    尤其是随着宋煊名声大噪,反向带响了王洙的名声。

    一般而言,师长的学问是士人择师的重要标准。

    而其学问高下也成为师长立教之前提条件。

    神宗朝,求学者云集于二程之门,杨时、游酢远从东南万里问学;

    东坡流放炎方荒蛮之地,有万里致药、浮槎问道者,中道病故者亦有其人;

    王庠则欲千里辗转,拜访贬谪黔州的黄庭坚。

    能吸引学者不惧险阻,前往求学,其人所具才学则可想而知。

    虽然王洙并没有成体系,但是能教导像宋煊这样的人才,那也是一件幸事。

    别人想求都求不来的关系。

    王洙自是对宋煊一阵叮嘱,以及老生常谈说着省试的经验。

    他知道宋煊的策论极佳,欠缺的就是大型考试当中的经验。

    基于宋煊头一次落榜的旧事,王洙倒是并不觉得自己唠叨。

    “哈哈哈,多谢夫子的教诲,我定然会铭记于心。”

    宋煊站起身来行礼:“且等我的好消息。”

    “嗯。”

    王洙把宋煊送出家门,瞧着他骑着马远去。

    估摸还是要去拜访那几个举主。

    无论如何,他们也都是出了力的!

    省试近在眼前了,王洙当然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取得好成绩,一展胸中抱负,不要总是在科举考试当中蹉跎。

    王洙已经看过太多人蹉跎了。

    以前与他同窗的学子,依旧还要从发解试再来。

    宋煊骑着马带着礼品走的快,王保背着礼品走的慢些。

    其实宋煊拜访的老师无论是谁。

    今后他与范仲淹等人皆是会被认为出自晏殊门下。

    晏殊一生“喜荐引士类,前世诸公为第一。

    但晏殊为人圆融谨慎,有时甚至过分小心。

    像宋煊、范仲淹这类的激进派,晏殊的小心脏是遭不住的。

    晏殊甚至不希望出现“直谏”这种事,能委婉些委婉些。

    在朝堂当中厮混,必须要懂得明哲保身。

    宋煊在吃饭的间隙,听着晏殊话里话外便是这个意思。

    待到忙活完之后,宋煊又参加了一次掏粪队的年会。

    反正就是出钱热闹一二嘛,吃吃喝喝顺便请个戏班子在台上表演。

    不仅带着家属可以来,若是其余人想看,也可以在几排之后。

    倒是也吸引不少乡邻。

    更是让掏粪队成员个个欣喜不已。

    放在以往,哪有人会高看他们这些泼皮一眼呐。

    如今宋煊带着他们走上了正道,不光是有钱,还有面子。

    “十二哥儿,我过三个月也要成亲了。”

    “好好好。”

    宋煊举着酒碗笑道:“若是我高中回乡,定会来参加你的婚宴。”

    众人也都清楚宋煊是要去东京参加省试的,顺利的话就能中进士了。

    到时候一个进士参加自己的婚宴,可比宋煊这个解元参加当时计豪的婚宴要有面子。

    “十二哥儿,还有我呢。”

    另外一个人舔着脸道:“到时候我胡二也能请咱大宋的状元参加婚宴,可是祖坟上冒青烟了。”

    “哈哈哈,对对对,那我也要抓紧找了。”

    此言一出,更是让众人的心思全都活络起来。

    按照中进士的操作,不少人都会返回家乡,搞成一副“衣锦还乡”的模样,然后大肆庆祝一番,再去上任。

    无论如何,大宋从上到下都是对文人极为优待的,特别是中了进士的人。

    那更是麻雀飞上枝头变成了凤凰。

    许多无法走科举之路的人,自是十分迫切的希望与这类人建立关系,从而今后也能得到一些照拂。

    而宋煊的出现,不仅让他们走上了正途,更是有了一个新的期望。

    “哈哈哈。”

    宋煊闻言倒是没有谦虚,在这些人面前谦虚,就会让他们觉得自己真的不行。

    故而宋煊哼笑一声:

    “胡二,那你可抓点紧了,到时候我衣锦还乡之后,请我的人不知道有多少,早定下早排队啊。”

    “嘿嘿嘿,有十二哥儿这句话那便行了。”

    “十二哥儿,我听说有的兄弟想要把儿子送到宋家私塾那里去。”

    听着镇关南的话,宋煊连忙摆手:

    “我宋氏私塾的夫子教的挺一般的,若不是我宋十二天生聪慧,怕是科举无望,你们都不要把自家子嗣送过去。”

    “离家又远还不方便,待到我去东京考完试回来,便着手请个较好的夫子来教授兄弟们子嗣的学问,连女娃也一块教。”

    不赖镇关南给宋煊汇报这件事。

    因为宋煊出去游学“名动三京”后,许多人都想要把子嗣送到宋氏私塾去读书。

    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最新网址:m.rulianshi.net
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