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第50章 宴席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:
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
    第50章 宴席 (第2/3页)

中,是有宋煊一份功劳的。

    尤其是以前的破落户都走上了正途,光是这份“教化之功”,就是其余县城拍马也赶不上的。

    那宋祁担任宋城知县,有如此送上门的政绩,很难不会快速获得升迁的!

    “高。”

    晏殊这才明白宋煊“借别人妻女”来壮自己声势的奥妙之处。

    “活该你宋十二能文能武啊!”

    晏殊摸着胡须笑了笑:

    “我当真是期待你在今年的春闱当中大放异彩,殿试当中也能一举夺魁。”

    “那晏相公还是要拖一拖时间,等我连中三元后,再同意调入中枢啊!”

    “为何?”

    晏殊确实是收到了调令的风声。

    毕竟干的好,就得往中枢提拔啊。

    要不然天下的官员觉得晏殊干的如此好,他都不被提拔,其余人怎么想?

    “如此一来,避免了将来有人拿这种事攻讦你我,在科举考试当中有猫腻。”

    宋煊顿了顿又笑道:

    “最重要的是,此番殿试万一我真的连中三元了,你如何能把养了这么长时间的果子,让给他人?”

    “哈哈哈。”

    晏殊再次大笑起来,左右不过三个月的时间,墨迹墨迹,完全可以拖到夏天再前往中枢。

    宋煊中了进士,必定会衣锦还乡。

    到时候自己作为应天府知府,还是要出席的。

    众人都围在一个拼成的方桌上。

    晏殊虽然年轻时没有多少钱财,但是同样年轻的时候就身着紫袍了。

    高官的俸禄从来不会少,而且皇帝还时不时的赏赐。

    宋煊瞧着晏殊递过来的菜单,就足有四页,许多都是自己未曾见过的。

    山珍海味,天上飞的,水里游的,陆地上跑的,连海里的海鲜都有不少种类。

    其中许多都是自己未曾吃过的!

    什么叫钟鸣鼎食之家啊?

    怨不得他富贵词能写的如此之好。

    人家“富哥”当真是拿来写日记的。

    如何能不写实?

    在大宋,公务员以及军队的俸禄是占据朝廷支出百分之九十,这便是宋朝的冗费问题。

    大头全都是公务员拿了。

    至于底层公务员的俸禄不算多。

    更是证明了一个公理,那便是钱总会流向不缺钱的人。

    就算是大宋道德楷模范仲淹,他的钱都能买上超过千亩田地,成立范氏义庄,平稳运行八百多年,在清朝激增到五千多亩田地。

    虽然朝代更迭,但是范氏义庄一直存在,属实是“信托”模式了。

    同时期的类似组织早就没了踪影。

    道德君子范仲淹都有如此多的合法收入,更不用说其余不如他的官员了!

    宋煊一直都觉得自己挺“挥金如土”的,现如今真正参加了一次高官的宴会,才发现自己说她娘的小巫见大巫。

    这才是真正的挥金如土啊!

    宋煊瞥了一眼晏殊,他相信依照晏殊的人品,绝不会干贪赃枉法的事,他如今的家底也无需做这种事。

    但是如此赤果果摆在宋煊面前的时候,他还是极为惊诧的!

    富贵词是她娘的写实啊?

    亏的自己以前觉得晏殊一直都挺简朴的呢!

    此时晏殊的第五子刚出生不久,他的两个女儿也都围坐在一旁。

    至于最有名的儿子晏几道,如今她娘还没有嫁给晏殊为继室呢。

    宋煊放下手中的菜单:“今日当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了。”

    晏殊却是早就习以为常了。

    当年他头一次有钱置办,那也是为此得意了许久。

    如今看见宋煊这幅模样,忍不住摸着胡须笑:

    “十二郎且把心放在肚子里,将来你为官后,定然不会在我之下,去去口腹之欲,又算得了什么?”

    “晏相公与寇相公相比如何?”

    听着宋煊的询问,晏殊则是摇头道:

    “吾不及寇司马十分之一。”

    如今的寇准并没有被朝廷平反。

    而是依照从八品的衡州司马官职埋葬,连谥号都没有。

    宋煊有些瞠目结舌。

    因为他知道寇准是极为奢靡的生活作风。

    未曾想今日所见晏殊的奢靡生活,竟然不及寇准的十分之一。

    当然了,宋煊心中也有些疑惑,晏殊是不是在自谦?

    相比于晏殊所写的富贵词,寇准富贵词的水平不大行,匠气太重。

    二人说话间,便有仆人上菜。

    因为无法把菜全都自己够到,自是有仆人给桌上的人夹菜。

    宋煊仔细尝了尝未曾吃过的鹿肉、獐子肉以及一些保护动物的肉,倒是吃个新鲜劲。

    晏殊设宴邀请的人倒是也不多。

    他席间把宋煊的新诗拿出来,说给大家听。

    “总把新桃换旧符。”

    宋授摸着胡须笑道:“当真是妙啊!”

    苏耆瞥了一眼自家儿子苏舜钦,其实自己儿子在作诗上也是挺有天赋的。

    如今许多学子都喜欢用对偶,但是自己自己喜欢效仿韩愈等古文和诗歌。

    再加上他接二连三的没有通过科举考试。

    现在宋煊不仅是应天府解元,连他的诗才都名动三京,假以时日,传扬整个大宋都未可知呢。

    可以说宋煊还没有出道当官,便在一时之间,有许多才俊之人,想要追随宋煊。

    只是被宋煊给挡了回去。

    为此还专门借来别人妻女来自污,降低别人对他的好感。

    如此种种,苏耆也只能感慨自己的儿子生不逢时。

    但是苏舜钦却是不这么想。

    他瞧见宋煊也来参加宴会,当真是高兴了许久。

    纵然二人早就相识,但是一直都没有过深入交流。

    苏舜钦仰慕宋煊许久了,如今可算上逮到机会了。

    再加上晏知府方才念了宋煊的新作,苏舜钦更加高兴。

    这不就是自己所追寻的吗?

    十二哥儿他也没有秉承此时那些诗人的对偶句。

    如此“白描”的手法,与十二哥儿写的三国演义如出一辙。

    “白描”作为一种表现方法,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,不加烘托,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。

    文字简练朴素,不加渲染。

    《水浒传》、《三国演义》等多用白描的手法;

    鲁迅的作品,也有许多使用白描手法的范例。

    尤其是不尚华丽,与如今横行的西昆体大相径庭。

    苏舜钦相信,假以时日,十二哥儿的诗词定然能够革新整个大宋,掀起一阵潮流。

    到时候科举考试当中要求诗赋的西昆体,那也会被拔除这种不正之风。

    如今的科举考试改革,把策论提高并且顶替诗赋的作用,便是信号。

    凭什么大宋的诗赋,要由那些“老掉牙”的人来定义?

    酒过三巡后,苏舜钦当即起身走到晏殊面前,先按照礼节敬酒,然后才对着宋煊道:

    “十二哥儿,可是还记得我?”

    “当然。”宋煊哈哈笑了两声:“苏子美嘛。”

    他与杜甫一个字。

    苏舜钦连忙把自己心里的话说了出来,将来革新大宋诗词之道道话。

    宋煊笑了几声,随即说道:

    “那你可先在书院呆上一阵,待到梅尧臣来咱们应天书院游学,你与他相交,兴许一见如故呢。”

    “哈哈哈,好。”

    苏舜钦当然听说过梅尧臣的名号。

    三十年难得一见的宋诗嘛。

    在宋煊名动三京的同时,其中传扬最多的是梅尧臣,然后是富弼,还捎带着神童司马光。

    神童司马光早就名动京洛来。

    但是梅尧臣与富弼二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