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第46章 吃天赋的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:
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
    第46章 吃天赋的 (第3/3页)

在座的哪一个夫子没有提点过宋煊?

    故而当范仲淹说完后,众人也是笑笑。

    毕竟只要宋煊代表的是应天书院,他在外面挣下多少荣誉,也会有应天书院一份。

    更何况宋煊身上的印记也早就洗不掉了。

    倒是更加年轻的王洙有些难以接受。

    “我知道宋十二很强啊,但是没想到他会这么强。”

    “哈哈哈。”

    几个年岁大的,对于王洙如此询问确实感到好笑。

    因为宋煊确实是强。

    大家都盼望着能考中状元呢。

    这才是更能宣传应天书院的招牌。

    “如此有实力的学子,此番回来之后也该让他收收心,奔着科举上使劲了,还是要考状元。”

    “是的。”

    张师德摸着胡须开口道:

    “我的老友给我写信,说是朝廷将要改革,要把策论放在诗赋的位置上去,也不知道真假。”

    “由此人心惶惶,许多学子不知道要把重点放在哪里?”

    范仲淹说不担忧宋煊有这方面的烦恼都。

    他本来就是策论写的极佳,提出的建议都能直接运用到国策上去。

    至于诗赋,经过长久的练习。

    宋煊也不至于过于离谱,否则也不会考中解元。

    故而,无论科举考试怎么变换侧重点,对于宋煊而言,都没有什么太大的阻力。

    反倒是大批通过发解试的学子,他们更容易受到影响。

    因为这批人都是先通过第一轮诗赋的考试,才能进入第二轮去考策论等等。

    只要第二轮考的不是太差,基本成绩都是按照第一轮的诗赋走。

    若是朝廷突然改变科举考试的侧重点,当真会让许多学子措手不及。

    晏殊明白张师德说在问自己的话,但是朝廷定下来的事,还没有准信,他也不能往外说。

    免得造成什么不必要的麻烦与误会。

    “此事我也有所耳闻,若是想要变化,朝廷要该出个章程了。”

    “否则学子们依旧按照以往的情况准备温习功课,怕是会用上无用功的。”

    范仲淹见晏殊也没有给个准话,他也就不过多纠结。

    这是朝廷的决定。

    其实更改科举考试的方法,范仲淹内心深处是极为赞同的。

    光会写诗赋不懂的做官,为百姓伸冤,那又有什么意义呢?

    就像是钱惟演提到的那个把小和尚屈打成招的知县,他也是进士出身,被朝廷派去基层锻炼。

    结果他就是如此断案的!

    如此操作,多么让人心寒呐。

    范仲淹觉得大宋不光是科举考试要改革,需要改革的地方也有不少,他需要好好总结一二。

    否则照此下去,大宋王朝非得病入膏肓不可。

    范仲淹暗暗想着,并没有把心里话说出来。

    有些时候他总是想要自己一个人承担所有压力。

    “是啊,该出个章程的,但是中枢里的那些相公们,不吵出个一二三四来,是绝不会把政策颁布出来的。”

    晏殊又揶揄了相公一句,表示他只是听到了风声,具体科举考试如何执行,他也不清楚。

    反正晏殊就清楚,无论怎么考,对于宋煊都是极为有利的。

    但是科举考试改革这件事,晏殊可以肯定是板上钉钉。

    若是颁布的越晚,晏殊觉得对宋煊的优势就更大。

    至于其余人,晏殊当真没有抱着连中三元的目的,他只是去催促宋煊好好温习功课。

    确保这一颗独苗能过变得给他遮阳起来。

    “不错,若是政策早点放出来,对于他们也是极好的,至少有充裕的复习时间。”

    “要不然省试无法通过,还需要重新考发解试,多大的压力啊!”

    范仲淹为学子们说话,晏殊就当没听见。

    今日就让你门瞧瞧宋煊代表书院在洛阳城,如何大杀四方的。

    至于其余的担忧也没什么用。

    朝廷制定政策,可不会管你这个那个的。

    要么就顺从规则老老实实执行下去,要么就有能力去改变规则。

    晏殊把书信收起来。

    毕竟这是他与钱惟演的私人关系。

    “院长,宋十二求见。”

    听着仆人的汇报,范仲淹忍不住大笑几声:

    “这活人是真的不禁念叨啊!”

    晏殊等人只是笑笑,他倒是不清楚宋煊来找范仲淹有什么事。

    他只是听闻宋煊与范仲淹走的挺近的。

    也不知道是讨论学问,还是因为宋十二给了应天书院钱财的事。

    总之,晏殊能探听到这一点内幕消息就已然不错了。

    况且一座书院,还能全体造反不成?

    范仲淹特意撇看了宋煊,又看了看装迷糊的老龙王晏殊。

    “范院长,我不负众望,终于游学成功回来了。”

    宋煊进了门就直接拱手行礼,这才抬眼一扫。

    他发现屋子里满满登登的,像是专门等着自己前来汇报似的。

    那个嘴角含笑的晏殊是哪个夫子来着?

    宋煊有些忙乎晕了,随机激灵了一下,晏殊怎么会在这里?

    范仲淹见宋煊没什么大问题,便照例提问:

    “十二郎你回来就好,此番前往西京洛阳城的大部分事,我们都清楚了。”

    “就算相比他人时间短促,你宋十二此番游学,感受如何?”
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