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第43章 百年难得一见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:
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
最新网址:m.rulianshi.net
    第43章 百年难得一见 (第1/3页)

    钱惟演对于这次宴会很是重视。

    尤其是宋煊那么有才,兴许还能帮他扬名呢。

    毕竟如今无论是晏殊还是范仲淹,二人的名声都是很盛。

    谁都可以预见。

    他们二人今后会得到重用。

    那么多前来游学的学子,晏殊单单把宋煊这个学子拿出来说一说。

    宋煊定然是这批学子当中最为优秀的。

    钱惟演这个想要硬往中枢挤的人,如何能不懂晏殊话里的意思。

    再加上宋煊他自己的实力也那么硬!

    在科举考试当中考了解元,明年最差那也是个进士。

    万一发挥超常考中状元,上哪说理去?

    钱惟演觉得自己更是赚到了。

    名声都是相互成就起来的。

    宋煊自己硬,老师的实力也硬,再加上看重他的主官晏殊实力更硬。

    此人关系是硬上加硬。

    可惜自己就一个女儿早早嫁给盛度,要不然真想要与宋煊结亲。

    今日卖给晏殊一个面子,与宋煊结好。

    将来自己进入中枢的机会,岂不是直线增大?

    综合以上思路。

    无论如何钱惟演都得把场子热起来,帮助宋煊扬名,助他一臂之力。

    故而钱惟演在这里仔安排座位。

    应天书院游学的坐一块,太室书院坐在对面。

    再邀请几个本地官员,共襄盛举。

    反正学子都好名声嘛。

    而且从无人知晓到天下闻名,大多都是通过当代大儒们嘴里说出去的。

    那这名学子属实是有了“金牌认证”。

    毕竟有前一代大儒的名声作为背书。

    大家才会进行讨论,甚至有想法正主去探讨,瞧他是不是有真本事。

    诸如当时的翰林学士欧阳修读了苏洵送来的文章。

    欧阳修认为他的文章可以与刘向、贾谊相媲美。

    有了欧阳修的称赞,东京城的那帮公卿大臣这才争相讨论,使得苏洵名动东京。

    如今的欧阳修,不过是科举场上的老落榜生罢了!

    他连发解试都通不过。

    但发奋图强之下,倒是与宋煊一样,欧阳修今年在家乡通过了发解试。

    他的名字被推荐到礼部,大家到时候都可以在省试上与宋煊一决高下。

    “小心些。”

    钱惟演虽然不差钱,但是为了这次宴会,可是搞了不少金银器用来招待客人。

    而且个个都极为精美。

    就算有人拿走,钱惟演也只能装作不知道。

    但是做出这样的学子,定然不会有什么太高的成就。

    他拿过来瞧了瞧,确信没有出现磕碰便好。

    要不然就不美观了。

    司马池因为司马光的缘故,十分得钱惟演的看重,虽然他们俩目前平级。

    但是钱惟演也极为高兴的邀请司马池带着他儿子前来赴宴。

    “希圣兄,不必如此担忧。”

    司马池摸着胡须笑了笑:

    “你又不是第一次开,今天只是简单的看一看他们的成色。”

    “哎。”

    钱惟演却是笑道:

    “话不能这么说,既然是晏相公特意交代的,我自是要尽心尽力,当众考教考教宋十二,瞧瞧他是否真的如同晏相公所说那般有才华。”

    年岁不大的司马光,却是从钱惟演的话里听出来别的意思。

    但是他并没有提醒自家老爹,这场宴会的主角该是谁是谁。

    钱惟演说完之后,便继续去招呼了。

    司马池带着自己的儿子司马光坐在右手边,瞧着紧挨着便是宋煊。

    “爹爹,我觉得今天的宴会挺没意思的。”

    “为何?”

    脸上带笑的司马池有些不明白自己儿子的思路。

    但不重要,自己这个当爹的善于询问就行。

    反正自己儿子是神童嘛。

    旁人想要询问都没得机会。

    “因为据我观察,十二哥对于这种事并不是很热衷。”

    司马光说出了自己的判断:

    “还有太室书院的那几个拔尖的学子,也不是多张扬的性子,反倒是半桶水晃荡的学子,咋呼的最为厉害,妄想着靠这种场合扬名。”

    “嘘。”

    司马池当即用自己的手指堵住嘴,生怕儿子的话被钱惟演听去。

    毕竟谁是半桶水,谁心里清楚。

    虽然钱惟演博学多才,又是西昆体的骨干诗人,但是与杨亿、刘筠等人相比较,还是有着一定的差距的。

    司马池通过儿子的话,回想当时他与宋煊交谈,便晓得宋十二是一个务实之人。

    对于这种文会,兴许不大。

    司马池先是为大宋得到宋煊这么一个贤才而感到高兴,但是更加高兴的是自己的儿子如此聪慧。

    将来必成大器!

    宋煊倒是没有摆谱,在澡堂子好好洗刷一通后,这才换上学子的意思,带着众人前去赴宴。

    “我早就听闻钱通判他是王孙之后,博才多学,又与当世大儒交好,若是我等在宴会上大放光彩,将来入了东京,定会名动一时。”

    吕乐简很是兴奋。

    要不是出来跟着宋煊游学,他还真不一定有机会遇到这种名士!

    人家钱惟演要家世有家世,要关系有关系。

    尽管他妹妹嫁给刘美这件事让许多读书人看不上他,再加上依附丁谓,与他结为姻亲,打击寇准。

    待到丁谓倒台,他立马又公开排挤丁谓。

    如此一来,钱惟演在朝中更是无法立足。

    谁势力大便依附谁,待到事发立马跳船。

    如此两面三刀之人,没有人愿意待见他。

    或者说,大家在朝堂当中最好的守望相助。

    像钱惟演这种占便宜没够,待到翻船就直接搞背刺的人,谁愿意把他拉进自己的圈子里?

    钱惟演接到晏殊的书信,如何能够不欢喜?

    宋煊瞥了吕乐简一眼,你堂哥吕夷简在朝中为官,没有与你说过钱惟演的事?

    还得是自家老丈人曹利用,无论什么事都提前告知宋煊。

    特别对钱惟演做了介绍,此人难成大事,又自诩为王孙后代,特别喜欢“名声”。

    “今天咱们来赴宴,就是来长见识的,什么话该说,什么话不该说,还是要有点谱的。”

    宋煊甩开折扇,打量了一下跟随自己这帮人:

    “到时候吃好喝好,别整那么多没用的。”

    “十二哥说的对,我自是记下了。”

    张方平参加这种宴会,其实心中也是有些小紧张的。

    毕竟上一次参加晏殊举办的宴会,他与晏殊也算是相识许久,算不得陌生。

    如今张方平还是头一次离家这么远,前往外地呢。

    不过好在几个人身体素质都不错,没有搞出什么水土不服来。

    因为说破大天去,他们还是在河南这块平原地带上移动,只不过洛阳这边有山了。

    鱼周询与王拱寿属于是新加入团伙的,此时自是唯宋煊马首是瞻。

    吕乐简倒是不明白,如此好的场合,为何要低调起来?

    “十二哥,我觉得这种场合就是你我扬名的时候。”

    吕乐简继续劝解道:

    “别看钱惟演他如今在洛阳为官,可说不准什么时候就回到东京去了呢。”

    “届时你我考中进士,也能够更加的便宜行事。”

    吕家在朝中虽然有着一定的势力,但并不一定能够落吕乐简他头上。

    若是自己开拓出来的关系,那指定能够落在自己头上,这是毋庸置疑的。

    王泰对于吕乐简的话不以为意。

    什么便宜行事,大家先考上进士,再说那话吧。

    否则无论怎么使劲,都没什么机会的。

    尤其是钱惟演这个人,王泰是听他老爹评价过的,没什么大本事,连钻营都钻不明白。

    就是一个爱慕虚名,又想位高权重之人。

    妥妥的“王孙”形象。

    本事不大,却觉得自己才华被埋没,应该给他展现的机会。

    “出去,出去。”

    宋煊到了门口,见有人在那里推桑僧人。

    “要化缘等着饭后再来,哪有还没开席呢,你就来了,如此扫兴的事,你这出家人一点也不识趣。”

    一个老和尚被人推了出来。

    “哎,几位学子来了?”

    管家推完人后,见宋煊来了,连忙询问:

    “敢问是太室书院,还是应天书院?”

    “我等是应天书院的学子。”

    管家眼睛一亮,又是追问一句:

    “您可是应天府解元宋十二?”

    “正是。”宋煊应了一声。

    “哎呀,哎呀,宋公子快请进,我家主人早就盼着公子来呢。”

    管家邀请宋煊,又对着他身边的学子们也是极为热情,一丁点都没有瞧不起的模样。

    白马寺的香火并不差,所以宋煊多看了几眼几眼老和尚,身上穿着打补丁的衣服,不像大寺出来的。

    因为宋煊去白马寺这个景逛游过,对于那些僧人也是印象深刻。

    至少个个面色红润,一丁点都饿不着的模样。

    宋煊也懒得去管,当即在管家的邀请下,进入大门,走进了会客厅。

    此时会客厅里的人都没来几个,倒是司马光父子到了,早早的坐在那里。

    钱惟演此时正在后面更衣,没有在前厅忙碌。

    “司马先生。”

    宋煊先是行了个礼,司马池一脸惊喜的站起身来,倒是没想到宋煊等人能来如此早。

    可见他是一丁点都不恃才傲物,为人很是平和。

    毕竟这一点人情世故上,其余学子,司马池都没见到过。

    如沐春风的感觉!

    司马池不清楚,但是一同站起来的司马光却是门清。

    宋煊待人接物的“段位”定然在自家老爹之上,否则自家老爹不会有那种感觉。

    司马池代为招待,指认他这边是应天书院等游学学子的座位。

    众人坐下之后。

    鱼周询与王拱寿对视一眼,未曾想到竟然的金银器的酒壶以及酒杯。

    而且此时已经上了一盘金碟子装的瓜果,让他们大夏天的来解解暑。

    看样子是刚从井里拿出来的,还冒着些许凉气。

    士大夫时代,水果在茶点、宴会、节日庆祝及平常迎客时均是不可或缺的美味。

    司马光瞧着宋煊捡起一个水蜜桃子,擦了擦便放进嘴里。

    至于其余人见宋煊动嘴了,自是没有停下,纷纷拿起冰凉的鲜果子塞进嘴里。

    宋煊瞥了小小的司马光一眼:

    “你怎么不吃?”

    “爹爹怕我贪凉闹肚子,不让我吃。”

    司马光目露期待之色。

    他十分想要宋煊与他爹说一声,让他也尝尝这冰冰凉凉的小果子。

    就算最后贪凉闹肚子,他也愿意。

    宋煊啃了一口这才回应道:

    “那我吃桃桃的时候,尽量不吧唧嘴,免得让你发馋。”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最新网址:m.rulianshi.net
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