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第11章 官家的小习惯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:
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
    第11章 官家的小习惯 (第2/3页)

什么讹人事件发生,有也就是外地来的。

    不懂得本地规矩。

    宋祁眉头越皱越紧,他不相信这是一个年轻人能够干出来的事。

    “你说这么多,就是因为他名头够响亮?”

    “是的,宋城及时雨,哪个不知!”

    许拯内心深处是佩服宋煊的,他也想要年纪轻轻做到如此厉害。

    奈何真没有宋煊的实力,只能想到假借他的名义去做事。

    “行了。”

    宋祁摆摆手:“你小子给我在书院好好学习,莫要再搞什么事了,这件事要是让你爹知道了,腿都给你打断,免得丢了许家的脸面!”

    一提到他爹,许拯下意识的低头。

    因为实在是惹不起,更是为了逃离他爹的监督,才假借着跟两个舅舅学习,离开家里的私塾,来应天书院读书学习。

    “滚吧。”

    许拯挥挥手,随即示意宋浩过来。

    “你与你弟弟之间的关系,似乎并不是很好。”

    “十二弟很是照顾我的。”

    宋浩说完这话就觉得不对劲。

    不管如何,在外人面前,他是知道宋煊会维护他的。

    “果然如此。”

    宋祁便明白了,但他还是不死心的问:

    “宋十二他落榜之后,你有没有给他看过我的笔记?”

    “十二弟他不愿意看。”

    宋祁明白了。

    像宋煊这样能干出如此多异于常人之事,怎么可能会低头做这种事?

    “罢了,你先回去学习吧,我自是去就任,咱们今后多多交流,你在学业上有不懂的可以来县衙问我。”

    “多谢宋二郎。”

    宋浩连忙道谢,有这个承诺,他相信自己在省试上自是会有极大的突破。

    只要通过省试,就再也不用从头再考了,能够避免很多风险的同时,距离中进士也会更加的近!

    宋煊回到教室后,并没有多说什么,而是好好读书。

    如今发解试就在眼前,懈怠不得。

    晏殊正在准备此次考试的内容。

    参加发解试的学子只会更多,那务必要把题出的难一点,这样便能主动筛选出大部分不合格者。

    剩下的一小撮,再排一排名次,然后挑选优秀者。

    “启禀晏知府,新任宋城知县宋祁求见。”

    晏殊自是接到了朝廷的调令,知道宋祁要来,他也诧异了许久。

    “带他进来。”

    宋祁坐在一旁自是客气的回到上官的问题。

    晏殊对于宋祁也是有所耳闻。

    相比于他哥哥宋痒,倒是显得圆滑一二。

    “如今也没有什么要忙碌的,就是准备接下来的发解试,今年参考的学子超过万人。”

    晏殊放下手中的毛笔:

    “还是需要极大的耐心,避免出现任何差错,否则便是耽误了许多学子以及朝廷的信任。”

    宋祁也明白,科举考试对于朝廷和民间都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。

    “晏知府尽管吩咐此事,我定会仔细对待。”

    “嗯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东京城皇宫内。

    赵祯已经成长起来,此时越发显得有帝王范。

    但依旧是什么政务都交由刘太后在做。

    或者说刘娥也是不舍得放权。

    此时曹利用正在汇报西羌之乱。

    知环州崔继恩擅作主张,抑配边界地区归顺宋朝的熟户和买粮草,同时还派人进入这些熟户地区催督。

    而环州熟户根本不知道和买粮草的具体数量,负责催督的宋朝官员欺骗羌人,加倍征收。

    羌人稍不如意,他们便大打出手,因而羌人部落人心思乱。

    恰在此时,泾州蕃部首领厮铎论因犯罪逃亡后又回到了原籍。

    泾原路钤辖周文质与部署王谦、史崇信三人共同商议要诛杀厮铎论领赏。

    羌人部落都疑惑不解,不得不铤而走险,互相传箭联合起来,掠夺宋朝边境地区。

    羌人包围了平远、定边、合道、石昌等宋军驻扎的城寨。

    都监赵士隆、都指挥使杜澄等人殉难。

    周文质等人又擅自作主,准备武力镇压羌人的反抗斗争。

    因而羌族各部落群起响应,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宋朝军队,形成了严重的边境骚乱。

    刘娥率先开口:“都先议一议,该怎么做。”

    显然西边出现骚乱,着实是让她始料未及的。

    “臣以为,当让陕西转运使范雍为安抚使,去料理此事。”

    吕夷简当即推出了范雍,离得近,而且也是他的管辖范围。

    刘娥看向王钦若见他没有什么反应,随即发声:“还有推举人选吗?”

    “启禀太后,我认为吕夷简所举荐之人极好。”曹利用也是学会了抬人一手:

    “范雍虽有治理经验,但是万一事态越发严重,极有可能会发生战事,私以为以曹仪为副使,也可辅佐范雍。”

    曹仪是开国名将曹彬的孙子,属于将门虎子,是有一定的战事经验的。

    这项安排就算是王曾等人也说不出什么来了。

    其实他们发现曹利用改观了很大,不像以前一样嚣张跋扈,反倒是谁提的意见他都觉得不错。

    唯有在军事的事情上,才会发表自己的看法。

    如此一来,搞得大家都不知所措。

    他们不明白曹利用到底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