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第9章 你王者归来啊?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:
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
    第9章 你王者归来啊? (第2/3页)

里撒个欢,感觉跟回家了一样。”

    “嘿,宋通判,勿要这么说,我可不是什么佩奇啊!”

    宋煊明白宋绶的意思。

    他就是怕自己走了歪路,危害整个大宋。

    丁谓、王钦若便是如此。

    而且宋绶从不怀疑宋煊将来能够身居高位这件事!

    “什么是佩奇?”

    “一种猪。”

    “哦,是种猪啊!”

    晏殊表示理解了。

    他还真没看过配猪这种事。

    毕竟羊肉在大宋才算得上是士大夫的主流肉食。

    猪肉骚臭,又没有经历大规模的阉割,自是味道及冲,不受欢迎。

    但是有些地方专门养猪的地方,是有阉割的动作的。

    “罢了罢了,既然十二郎已经在大家都不知道的时候,使出了阳谋,我等拭目以待便好了。”

    晏殊倒是想要瞧一瞧应天书院的学子们,能否识破宋煊的阳谋。

    考解元!

    宋煊的目标当众一喊出来,便引起了轩然大波。

    因为今日应天书院的热点是一个接一个。

    先是宋煊带着大家要去反对科举新规,引起大规模讨论。

    紧接着便是许拯刘子墨诬陷同窗,更是让众人明白了始末。

    结果最后宋煊更是放出了鞭炮。

    “他要考解元!”

    热点事件接连发生,吃瓜的人自是要讨论最新的瓜,才能跟得上潮流。

    “包兄,十二郎是什么时候打算考解元的?”

    包拯平日里待人和气,人缘也是不差,再加上全班里也就是他与宋煊相熟。

    自是有不少人通过他打听消息。

    包拯脸色黝黑,一般人也看不出喜怒来。

    此时同窗又在询问宋煊的事,包拯则是拒绝细谈,只是开口道:

    “大概是在落榜之后吧,受到了打击,故而知耻而后勇!”

    “这么久的准备时间,我险些以为十二郎是一时激动,才说出那样的话来。”

    包拯摇摇头。

    宋煊他很少打嘴炮的。

    至少没在他身边见过。

    包拯倒是见过宋煊直接动手,不多逼逼的场景。

    今日在高台上,他如此证明自己,定然有所算计。

    但是包拯还没有猜出来。

    宋煊意欲何为?

    一想到这里,包拯心中就忍不住暗骂几句。

    自己跟神童之间的差距,当真如此之大吗?

    明明知道此举他必有算计。

    但是自己却怎么想,都想不出来他的算计在哪里?

    这才是让包拯屡屡产生挫败感的地方。

    至于宋煊说要考解元的事,包拯觉得他能做到。

    就是此番竞争压力如此之大,自己有没有机会上榜?

    毕竟大家都是一起入学的,包拯也不想与宋煊之间的差距过大。

    包拯那也是合肥地区的“天骄”,只不过来到了竞争更加激烈的应天书院,才显得没有排在前头。

    同窗从包拯这里打探到了宋煊的消息,又继续与其余人交谈。

    可人与人之间的复述很难完全一致。

    故而原话被传歪了,也是情有可原的!

    晏殊为了见证宋煊的话,中午自是留在书院当中吃饭,在食堂排着队伍听着议论声。

    还在讨论宋煊考中解元,到底有没有可能。

    他颇为得意的瞥了宋绶一眼。

    你瞧瞧,这事还真让他给办成了!

    宋绶对此早就有所准备,只是他在担忧宋煊真的会长歪,并且切实的影响一大部分身边人,跟着他学习。

    张方平便是明证。

    多好的正人君子苗子啊!

    结果被宋煊给带的,全然不见以前的模样了。

    宋绶是无法改变的,他也没法子把张方平时时刻刻带在身边。

    “有意思,真是有意思。”

    晏殊吃完饭后,便与范仲淹说了他在食堂的所见所闻。

    范仲淹倒是没想到宋煊主动讲话,是为了给书院解决难题。

    当时自己还担心他胡乱说话。

    “此事,倒是我的不是了。”

    范仲淹放下手中的笔:

    “宋十二果真是个七窍玲珑心呐,不知不觉就把事情给办的如此妥当,还让别人挑不出什么毛病来。”

    “相比于满城都在议论宋煊要带人去闹事,百姓们还是愿意听宋煊口出狂言,要去考解元这件事的。”

    因为读书人本就在大宋受到重视,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!

    考状元更是所有人追求的梦想。

    无论你行不行,但是只要得了第一,自是会引人羡慕。

    宋煊上一次就有中解元的呼声,只是可惜被人给影响,连中榜都没有。

    如今宋煊“王者归来”,高度宣告他要夺魁一事,只会让人更加疯狂的议论,从而彻底磨灭掉另外一件事。

    “你就准备轻轻放过他们两个?”

    范仲淹摇摇头:“我还是要先给他们的家里写信,告知此事,顺便请他们来书院一趟。”

    “劝退吗?”

    “当然不是。”范仲淹摸着胡须叹息道:

    “人非圣贤孰能无过,幸亏没有酿成什么大过,该敲打还是要敲打的。”

    “索性没有酿成什么大错。”

    晏殊也不想再多说什么,总之要不是看在宋煊的面子上,此事他绝不会轻拿轻放。

    “毕竟你范希文是院长,自是该有你来处置,我不在过问。”

    范仲淹站起身来,恭敬的向晏殊行礼:

    “多谢晏知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