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第53章 等俺当官了(三更)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:
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
    第53章 等俺当官了(三更) (第2/3页)

苏轼在科举考试当中编纂自创的典故,这帮考官没有看出来了的故事了。

    如今北宋时期个人的信息搜集并不强,没有什么度娘以及AI之类的作为辅助。

    许多人都是靠着家中藏书,或者借阅他人藏书来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。

    但是从古至今流传的典故,并没有总结成册,故而就算是欧阳修那样的大儒,也有没听过的典故实属正常。

    待到宋煊再次发出声音后,祝玉忍不住瞥过去,他发现宋煊翻书翻的很快。

    但是祝玉一想到宋煊年纪轻轻就能做出能让柳永称赞的词来,他善于此道,看书看的快也实属正常。

    待到早读时间过去,王洙并没有说要一起讲大课之类的。

    方才光是早读的时间,他就把整个教室都转过来了。

    根据每个学生的优缺点,直接把相应的改进办法说了,准备过一个月后再看成果如何。

    现在王洙拿着戒尺,主要是盯一盯是否有懈怠之意。

    读书这个事情,如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。

    你光是有这方面的天赋也不行,必须得勤学苦练,方能把那些先贤的话以及各种典故记载心中,到时候在考场上方能融会贯通。

    王洙就是这么过来的,此时对于科举考试越发的有心得。

    更何况他这个是甲班,许多人都是有基础的,无需像其他班级一样,主打一个查漏补缺,争取在科举考试当中取得好成绩。

    当他绕了好几圈后,张方平已经老老实实的在抄写,而宋煊依旧在看书。

    如此慢的进度,让他止住脚步:“怎么?”

    宋煊抬起头见老师过来:“俺先看一看,心里有个大概的印象,再抄写便能记忆更深。”

    王洙颔首,每个人的学习方法都不同。

    有的人必须得在那种头悬梁锥刺股的情况下,才能学的进去。

    他在应天书院这几年,也见识过不少另类的学子。

    诸如宋煊这样安安静静有自己独到的学习方法的天才,还是少的。

    晏殊找他聊过,范仲淹也找他聊过。

    故而王洙这个新科进士对宋煊还是有些了解的,被家里耽误的神童。

    若是家里父母能够知晓一些事,兴许他早就被送到东京参加神童试了,而不是还在这里备战科举考试。

    几年前参加科举考试的学子,还是竞争压力更小一些。

    如今要参加考试的学子,至少在数量上翻了一倍。

    王洙觉得通过科举考试只会越来越难,因为全家供应一个读书人的例子也越来越多。

    谁都想要通过家里出一个进士,从而改变家族的实力。

    王洙是考上了,坐在岸边,瞧着下面厮杀成血海的学子们一阵感叹。

    不知道会有多少人穷尽一生在这上面,到了年老都不一定能考中进士!

    现在,王洙主要是把自己班里的这些学子们提高实力,将来能够顺利通过那条独木桥,而不是被挤进血海里去浸泡被旁人厮杀。

    作为班主任的王洙也不会限制他的学生们出去上厕所。

    憋尿这种事,实在是没必要。

    宋煊放下手中的毛笔,揉了揉自己的手腕,便出去呼吸新鲜空气了。

    纵然是他经常习武健身,可手指肚上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因为常年握笔,出现了变形。

    宋煊憋着气撒完尿后,站在阳光下抬手瞧瞧自己的手指肚。

    这让他想起为了参加高考,经过这么多年的学习,手指肚早就变形了。

    “十二郎,尿手上了?”

    胖乎乎的雷琦过来打趣道。

    “嘿,你怎么知道?”

    “哈哈哈。”

    听着宋煊如此回答,胖乎乎的雷琦自是大笑起来。

    十二郎还是如此的荤腥不忌,一丁点都不在意他那个考了第三名的身份。

    于是雷琦连忙拉过自己的好友:

    “十二郎,这是我的好友程珦,家住伊阳县,这位是宋煊,宋十二。”

    宋煊与程珦相互见礼。

    程珦如今还很年轻,比宋煊大不了三岁,他儿子比较有名。

    程门立雪的那个二程罢了。

    程珦生了个六个儿子,只有闻名于世的老三老四二程存活,其余儿子皆是早夭。

    如今程家的家世也很好。

    祖上是赵匡胤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